六十二、麻黃桂枝各半湯
本方為風寒外束,日久邪微,陽氣怫郁的主方。見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一日二三度發,無汗,脈浮緊,面赤,身癢。即桂枝湯、麻黃湯原方量的1/3而成。現代用治外感病、蕁麻疹、皮膚搔癢癥、濕疹等。
案90、蕁麻疹
劉某,女,35歲,2009年12月10日診。
患蕁麻疹3年,每至冬天或天冷受涼即發作,天氣轉暖后不治自愈,曾多處求醫,用過中、西藥,久治無效。此次發作已月余,經人介紹,特來求治。
刻診:皮疹成團,分布全身,色淡紅,在冬季或接觸冷水時易發作,在溫暖環境下可消失,平時怕冷,少汗,診脈浮稍緊,舌淡苔白薄。
診斷:寒冷型蕁麻疹。中醫辯證—風寒犯表,營衛不調。
治宜疏風散寒,調和營衛。用麻黃桂枝各半湯。
麻黃10g,桂枝12g,杏仁12g,白芍12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棗5個,荊芥15g,防風15g,蟬衣15g,羌活12g,獨活12g,白鮮皮30g,地膚子15g,徐長卿15g,浮萍草30g。 3劑,水煎服。
上藥服后,全身遍出微汗,皮疹全消。后用桂枝湯合玉屏風散善后。臨床痊愈,隨訪至今,愈后未發。
按:本案患者蕁麻疹每至冬天或天冷受涼即發作,天氣轉暖后不治自愈,反復發作長達3年,久治無效。診見皮疹色淡紅,平時怕冷,少汗,診脈浮緊,辯證為風寒犯表,營衛不調。《傷寒論》23條說:“┈┈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用麻桂各半湯,一汗而表解疹消身癢得除,經方之效不得不令人信服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