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肌健力飲(鄧鐵濤)
[組成] 黃芪30克五爪龍15克黨參15克 白術15 克當歸10克升麻10克柴胡6克陳皮10克甘草5克 [功效] 補脾益氣,強肌健力。 [主治] 重癥肌無力。其主證為脾胃虛損,證見眼臉下垂,四肢倦怠乏力,吞咽困難,納差便溏,少氣懶言,舌胖嫩,齒印,苔薄白或濁厚,脈虛大或弱。 [用法] 每日一劑,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方解] 方中重用黃芪,甘溫大補脾氣,以作君藥;五爪龍粵人稱之為“南芪”,與黃芪南北呼應,功能補脾益肺,生氣而不助火,與黨參、白術同助黃芪,加強補氣之功;據“血為氣母”之理,用當歸以養血生氣,與上三藥共助黃芪以為臣,脾虛氣陷,故用升柴司升陽舉陷之職;脾虛失運,且重用補氣之品,則須防氣滯,故用陳皮以反佐,達理氣消滯之的,與升柴共為佐藥;甘草和中,調和諸藥,任使藥之職。本方源于李東垣之補中益氣湯,但又有異于原方,東垣用藥偏輕,意在升發脾陽,以達補益中氣,健運脾胃;老師之強肌健力飲中參、芪、術之用量較大,針對脾胃虛損而設,雖只增五爪龍一味。其益氣強肌之力倍增。 [加減] 復視斜視者,可加首烏以養肝血,或加枸杞子、山萸肉同補肝腎,抬頸無力或腰脊酸軟,加枸杞子、狗脊以補腎壯骨、腰酸,夜尿多者,加杜仲、桑螵蛸固腎縮泉;畏寒肢冷者加巴戟天、淫羊藿以溫壯腎陽;吞咽困難者,以枳殼易陳皮,加桔梗一升一降,以調氣機;口干、舌苔花弱者,加石斛以養胃陰;舌苔白厚或白濁,加云苓、苡仁以化濕;咳嗽多痰者,加紫菀、百部、橘絡以化痰;夜寐多夢,心煩失眠者,加熟棗仁、夜交藤養心寧神。 (按語] 鄧師擬本方治療重癥肌無力旨在抓住脾胃虛損這 個主要矛盾,顧及五臟兼證,以一方統治,隨證加減。并強調,因虛損難復,故本病纏綿難愈;容易反復,亦易再發,治療不要隨便更弦換轍,即使臨床治愈后,還需堅持服中藥2年左右,方能根治。這對臨床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典型病例] 胡某,女,23歲,未婚,護士。 周身軟弱無力,極易疲勞,不能梳頭穿衣,下蹲無力站起,吞咽困難,上眼瞼下垂,復視9個月,關節疼痛4年。舌紅少苔,脈尺沉寸弱。診斷為:(1)全身型重癥肌無力;(2)類風濕性關節炎(緩解期)。辨證為氣陰兩虛,脾腎不足。予強肌健力飲,選加紫河車、石斛、生地、杞子、首烏、云苓、山萸肉等二、三味隨證加減。每天1劑,服藥20天后,能自己梳頭,下蹲能立起。服藥4個月后生活完全自理,囑其繼續服中藥鞏固療效。 附鄧鐵濤簡介:出生于1916年,廣東開平縣人,著名中醫學家,1937年畢業于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致力于中醫事業’50余年。歷任廣州市中醫學院教授、副院長,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等職。不僅擅長治療心血管病,消化系統病,而且對某些疑難雜癥病如眼肌型重癥肌乏力、硬皮病,紅斑狼瘡等病的治療亦有豐富的有效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