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帶狀皰疹
6.1加減龍膽瀉肝湯(趙炳南)
[組成] 龍膽草9克連翹15克生地15克澤瀉6克 車前子12克黃芩9克梔子9克丹皮9克木通9克生甘草9克 [功效] 瀉肝膽實火,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 帶狀皰疹。 [用法] 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 [方解] 帶狀皰疹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急性皰疹性皮膚病。俗稱“纏腰龍”。因其好發于胸腰部,故祖國醫學稱為 “纏腰火丹”、“蛇丹”,其他如顏面,下肢也可以發生,稱為“蛇串瘡”。本病常急性發作,因劇烈疼痛使患者痛苦異常。本病的發生,可因情志內傷以致肝膽火盛;或因脾濕郁久,濕熱內蘊,外受毒邪而誘發,毒邪化火與肝火、濕熱搏結,發于肌膚,故以龍膽瀉肝湯加減,瀉肝清熱,利濕解毒。方中龍膽草、黃芩清肝膽火;連翹、梔子、生甘草清熱解毒;生地、丹皮涼血活血,木通、車前子、澤瀉清熱利濕。 [加減] 伴有高熱者,可用生石膏30至60克,煎水煮群藥,或加生玳瑁9克;疼痛甚者,加郁金、延胡、丹參、沒藥、乳香;皮損潮紅疼痛明顯者,加大黃以清熱破瘀,并有釜底抽薪之妙;內有食滯、濕滯者加枳殼;后期癢感明顯者加白蘚皮。發于顏面者加菊花;侵犯眼、眉者加谷精草;發于下肢者加牛膝;發于腰部者加桑寄生、杜仲;發于上肢者加姜黃以引經。 [按語] 帶狀皰疹起病,急在辨證施治上,清熱利濕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絡理氣以治其果。本方據此立法選藥,效驗甚佳。 (典型病例] 李×英,女,23歲。 五天前右側下胸部開始疼痛,而后相繼起紅斑及水皰,一堆一堆出現,從前胸漫延到后胸,劇烈疼痛,夜不成眠,口干思冷飲,大便秘結,三日未解,尿黃而少。檢查:右側胸部,自7、8、 9前后肋間散在密集成簇的大小不等的水皰,基底為紫紅斑,充血,周圍輕度紅色浸潤,未見破潰及糜爛面。脈滑數,舌苔薄黃, 舌質紅。西醫診斷:帶狀皰疹。中醫辨證:肝膽溫熱,熱盛于濕。治法:清利肝膽濕熱。膽草9克,黃芩9克,赤芍9克,茜草9克,川楝子9克,柴胡9克,當歸9克,木通6克,車前子9克,大黃9克。三劑后,局部水皰逐漸消退,疼痛減輕,大便已通,又繼服三劑,局部皰疹已干燥結痂、脫屑,疼痛基本消失。再服三劑,大便通暢,其他癥狀消失,表面留有色素沉著,未再復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