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 ’ 《景岳全書》 , 【組成】 陳皮精炒 柴胡各=錢(6 g) 川芎 香附 枳殼麩炒 芍藥各一錢半(4.5 g) 甘草炙五分(l.5 g) · 【用法】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l疏肝行氣,和血止痛。 【主治】 跌撲損傷,斗毆惱怒,氣滯作痛。癥見胸脅腰腹脹痛,或寒熱往來,脈弦者。 【方解】 跌撲損傷,氣機郁滯,則胸脅腰腹脹痛;或氣機內郁,正邪相爭,則寒熱往來。病在肝經,傷及氣分。治以疏肝行氣之法。方中柴胡疏泄郁熱;香附疏肝理氣;陳皮、枳殼助香附疏暢氣機;川芎行氣活血;芍藥、甘草緩急止痛。諸藥合用,共奏疏肝行氣止痛之功,正合諸傷必歸肝經之說。 【應用】 (1)本方以理氣止痛見長,適用于胸脅損傷,氣滯作痛。《傷科方藥匯粹》亦用于天將明腰痛者。 (2)加減應用若肝郁化火,可加山梔、黃芩;氣滯血瘀作痛,可加郁金、元胡。 (3)近代用法亦可用于肋軟骨炎,肋間神經痛、婦女月經失調、痛經等癥。 (4)區別應用 本方與加味烏藥湯均能疏肝理氣止痛。但后者兼能調暢肝脾,用治臍腹氣滯作痛為良;前者功專疏泄肝郁,用治胸脅氣滯作痛為優。 【附方l (1)理氣止痛湯(《中醫傷科學》) 丹參3 g 木香3 g 青皮6 g 乳香5 g 枳殼 6 g 制香附9 g 川楝子9 g 元胡索5 g 柴胡6 g 路路通6 g 沒藥5 g 用法:水煎服。功效:行氣活血,和營止痛。主治;氣分受傷郁滯作痛諸癥。 (2)金鈴子散(《圣惠方》) 金鈴子延胡索各等量用法:共為細末。每服9一 12克,溫開水或溫酒送下,每日2—4次。功效:理氣止痛。主治:跌撲損傷后心腹胸脅疼痛,時發時止,或流竄不定者。 (3)逍遙散(《和劑局方》) 柴胡30 g 當歸30 g 白芍30 g 白術30 g 茯苓 30 g 甘草15 g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6—9克,生姜、薄荷少許煎湯沖服,每日3次。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功效:疏肝解郁,健脾益血。主治:用于傷后肝氣郁結,肝氣犯胃,脾虛血虛,胸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寒熱往來。 , (4)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即加味逍遙散) 柴胡 當歸 白芍 白術茯苓丹皮梔子薄荷煨姜甘草用法:藥量適當,水煎服。功效:清熱涼血,疏肝解郁。主治:肝膽兩經郁火,胸脅疼痛,頭眩,日晡發熱,寒熱往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