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心悸
【病例1】肝炎后遺癥
王某,男,40歲,2006年11月27日就診。素有肝炎,經治療痊愈。但因精神負擔較重,以致心慌、氣短半年余。因其妻高某在馮老師處治好了股骨頭壞死,所以特意從石家莊來北京就診?,F在除心慌氣短外,尚有右肋疼痛、乏力、身冷、四肢逆冷、口干等癥,舌質淡紅、苔白,脈細弦稍數。
肋痛、乏力、四逆、口干等寒熱夾雜證,正是柴胡桂枝干姜湯上熱下寒之玄機。
馮老師診后認為病在厥陰,當與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
柴胡12克,黃芩10克,花粉12克,生龍牡各15克,桂枝10克,干姜6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蒼術10克,澤瀉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
結果:服上方七劑,病愈。
體會:仲景于古人八綱的基礎上,加入了半表半里的概念,完善了六經獨特的辨證論治體系。是各科疾病的辨治綱要,如果能詳細理解、靈活運用,可以說是百用百效,不分古今、中外的。但臨床上很多醫生往往受到后世學說的影響,一時還難以分清六經的本質,要不以經絡解釋,要不以六氣標本分析,要不就以為六經僅能辨治外感熱病,其實這些都是片面的。本案就是一個雜病,采用先辨六經,再辨方證的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療效。其結果恰恰說明了這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