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風性關節炎妙方
1上下通用痛風方
【來源】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歌訣】上下通用痛風方,柏蒼星桂神曲紅,
川芎桃仁龍膽草,芷防己威靈仙。
【組成】黃柏(酒炒)、蒼術(泔洗)、南星(姜制)各60克,神曲(炒)、川芎、桃仁、龍膽草、防己、白芷各30克,羌活、威靈仙、桂枝各9克,紅花6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面糊為丸。每服9~12克,日服2~3次,溫開水送下。也可改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劑量酌減。
【功效】祛風散寒,清熱除濕,化痰行瘀,通絡止痛。
【方解】痛風,痹證之一,以全身骨節疼痛為主要臨床特征,故又有“白虎厲節”之名。其病因有風、寒、濕、熱、挾痰、兼瘀等不同。故方用黃柏、蒼術清熱燥濕;龍膽草、防己瀉火行水;南星化痰散風;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羌活、白芷散頭面骨節風濕;桂枝、威靈仙祛手臂足脛游風寒濕;神曲消食化滯,合南星可增祛痰之效;川芎行氣和血,配桂枝、威靈仙猶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諸藥同用,既可祛風散寒,清熱除濕,又能化痰行瘀,通絡止痛,全身上中下各部之痹痛,皆可以此通治。但臨癥應用,應隨癥【加減】,務求藥證相符。
【主治】痛風。還可用于風濕性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癥。
【加減】若屬體虛可加扶正之品。靈活【加減】,務求對證。
2加減蒼術石膏知母湯
【來源】現代·《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歌訣】蒼術石膏知母湯,通過加減效更彰,
二活赤芍鴨跖草,甘草防己西河柳。
【組成】羌活9克,獨活9克,鴨跖草30克,赤芍15克,蒼術15克,石膏30克,知母9克,防己9克,西河柳15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祛風化濕,清熱止痛。
【方解】方用白虎加蒼術湯清熱化濕為主;配以羌活、獨活、西河柳、防己祛風除濕;赤芍涼血,鴨跖草清退邪熱;以臻祛風除濕、涼血清熱并重。
【主治】熱痹,癥見關節紅腫熱痛、發熱、口渴、舌質紅、苔膩而潤、脈數??捎糜陲L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以及勞損性腰背痛等病癥。
【加減】如見局部焮紅,加牡丹皮、紫草、地骨皮以涼血清熱;高熱,加金銀花、連翹、黃連以清熱解毒;高熱汗多,正氣已虛,加黃芪、太子參、當歸、生地等補養氣血藥;疼痛明顯,加重防己、甘草用量;病在上肢,加桑枝、姜黃;病在下肢,加牛膝、黃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