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 女性 34歲售貨員 門診病歷
1991年12月9日就診
主訴 發作性哮喘4年. 加重3月
患者于1987年秋季受涼后發生咳嗽哮喘.以后每年入秋則發病,持續至次年春夏乃止.一般晨起即喘,入夜加劇,遇風寒則噴嚏頻作.涕淚交流.繼之喉中痰鳴.哮如拽鋸,甚至不能仰息平臥.口服抗菌素,平喘西藥暫時緩解,但停藥又反復.之次哮喘一持續3月,我院變態反應科檢查皮膚實驗(吸入組)
對室內塵土.春夏秋季花粉,霉菌塵螨.棉絮.香煙煙霧.多價獸毛及羽毛等多種物質過敏,診斷為支氣管哮喘,給予綜合脫敏.口服復方氯喘片.酮替芬等藥物治療兩月無明顯效果.
現證 哮喘遇冷則發.伴流涕.噴嚏頻作.痰白粘不爽.胸悶咽堵,乏力.大便不暢,夜間能平臥,舌質暗,苔白厚膩,脈炫細.
辨證立法 痰濁壅肺 風寒外束. 治宜豁痰下氣,散寒平喘 方用自擬五子定喘湯加味.
治療經過 服藥7劑,12月16日二診, 晨起未喘,流涕及噴嚏明顯減少,仍咽堵,咯白痰,之為風寒已解而痰濁仍重,原方去荊芥 防風桔梗 前胡 加炙杷葉五味子10 法半夏10 陳皮10 再服14劑1992年1月3日三診哮喘一直未發.咳嗽減輕,痰亦不多,效不更方.再服14劑.同時配制丸藥鞏固.炙蘇子30 萊菔子30 白芥子30 葶藶子50 杏仁30 炙麻黃15 連翹30 桑白皮30 赤小豆50 炙杷葉30 炙紫菀30 款冬花30 生甘草30 .諸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0 重每日3次
按語 哮喘為不易根治之疾.誠如張景岳所云:"喘有夙根,遇風寒即發或遇冷即作者,亦名哮喘," 祝師認為.肺臟所伏之痰濁水飲是哮喘屢發屢止的潛在病理因數,即所謂夙根,強調,治喘先治痰,治痰 先調氣 .嘗制五子定喘湯加味治之.本案病延四年,痰濁久踞肺臟,每因受風寒之邪誘發,痰氣交阻,搏擊氣道古喘鳴有聲.治療以豁痰下氣的三子養親湯為基礎,加杏仁宣肺平喘,葶藶子瀉肺行水,一宣一瀉,氣機通暢則哮喘自平.初診時因兼有鼻塞流涕噴嚏頻作的風寒束表之證 ,故加荊芥防風去風散寒.前胡白前紫菀款冬花止咳化痰平喘.雖變態反應檢查對多種物質過敏,但從辨證著手,抓住治痰之關鍵,而收藥到病除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