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追蹤】患者張某,男,52歲,2016年05月03日以“顏面、雙下肢水腫1周”為主訴就診。既往無高血壓等病。刻下癥:顏面、雙下肢水腫,尿中大量泡沫,夜尿多,4次/夜,口干飲水多,無惡寒,大便正常。舌暗紅,邊有齒痕,苔白厚膩,脈細。
【中醫診斷】:水腫(慢性腎小球腎炎)。建議其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必要時行腎穿刺病理檢查。
【處方】:黃芪100克,熟地30克,芡實30克,荊芥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丹參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土茯苓30克,佩蘭15克,砂仁5克。水煎服,日1付。
2016年05月31日復診: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5373毫克;建議患者腎穿刺病理檢查,患者拒絕。自訴4天前感冒,周身水腫減輕,小便仍有泡沫。
【處方】:黃芪100克,熟地30克,芡實30克,荊芥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丹參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土茯苓30克,佩蘭15克,砂仁5克,細辛15克,辛夷花6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1周后復診:感冒已愈,水腫減輕,仍以初診方加減治療。
2016年07月12日復診:自訴水腫明顯好轉,小便泡沫減少。24小時尿蛋白定量2140毫克。
【處方】:黃芪100克,炒白術15克,荊芥15克,熟地黃4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芡實45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防風10克,蒼術15克,白豆蔻5克,草果5克,浮萍草30克,連翹15克。
囑其避免感冒、勞累,堅持服用中藥治療。2016年12月10日查24尿蛋白定量140毫克。
【評按】黃芪在臨床使用極其廣泛,在腎病治療中有益氣、利尿、減少尿泡沫作用。然劑量跨度相當大。筆者用于腎性水腫之合并氣虛者,黃芪每每在100克以上,甚至250克;用于特發性水腫黃芪大劑量100~150克,與益母草90~120克配伍療效顯著。(雷根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