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指瘺管。多因熱毒瘀結,氣血虧損榮衛運行失職而成。癥見瘡破久不收口,成管流膿水,以瘰疬破潰,肛周膿腫成瘺最多,其他部
位亦可發生。
1.主治:結核形成竇道。
處方:天龍30克,冰片1—2克,煅珍珠3克。
制法:凈水洗天龍,焙干研末,過篩(40一60目)高壓消毒,再將冰片及煅珍珠研極細,拌均勻即成。
用法:用時根據竇道大小,選適當引流條與上藥攪拌,置入竇道內,每日更換一次。
療效:經治療102例因結核形成竇道的患者,病程最短三個月,最長五年之久。治療結果,18例1—3個月治愈,86例20—30天且p愈。
方源:江蘇徐州市陳學連獻。
2.主治:腮漏。
處方:臭大姐一個,冰片少許。
用法:先將臭大姐陰干,用沙鍋焙黃,同冰片共研細面,用香油少許調涂患處,外用窗戶紙貼之,四天一換。
注意事項:忌貼膏藥(患部)。
療效:半月即愈,-治愈多人。
方源:河北保定趙慶福祖傳十代秘方。
3.主治:久不愈的瘺管。406
2.主治:瘰疬。
處方:癩蛤蟆一只,雞蛋一個。
制法秋冬之交,取活癩蛤蟆剖開,去內臟置雞蛋一個縫合于內,清火煮熟。
服法去殼食蛋,七天一次,連服3次。
療效:治愈多人。
方源:云香寺秘方。
3.主治:淋巴結核潰瘍瘺管。
處方火硝21克,白礬24克,水銀15克,輕粉6克,為一‘劑量。
制法:先將一個鐵勺擦凈烤干,于勺中央按順序鋪上藥(3克火硝,6克輕粉、9克白礬、12克水銀)。然后扣上乎口碗,用石膏泥封閉
碗與勺間空隙,再用黃土泥糊上,但必須露出碗底,并在碗底中央放塊小棉花,用銅錢壓上,觀察火力,先用文火,后用武火,當棉花發
黃時,證明藥物已升好,時間一小時左右,升好后去火炭,冷卻后取掉封的黃泥,石膏和平口碗,勺底藥物上層白色是白降丹,下層紅色
為紅升丹,是治療本病的藥物。
用法:用藥前將潰瘍周圍用碘酒消毒好,再用生理鹽水洗凈潰瘍面膿汁,然后把少許紅升丹撒于潰瘍表面,蓋無菌紗布,3—5天更換
一次,至潰瘍瘺管愈合為止。
注意事項:忌酒、房事、刺激和生冷食物。
療效:曾治愈百例長達6個月至3年不等的瘰疬,治愈時間平均為10—60天,治愈率100嚦。
方源:哈爾濱馮繼武祖傳三代秘方。
4.處方:豬膽10個(去皮取汁),上好陳醋240毫升,生南星(細面)15克,生半夏(細面)15克。,
制法:先將膽汁,陳醋共熬至挑起成絲狀即加入南星、半夏,再文火收膏。
用法:敷于患處,初起未潰者方可敷,日久核大者先將瘡蝕潰,再用本方收功。
療效:一般三星期痊愈。
方源楊立湯祖傳秘方。
5.主治:瘰疬
處方:①紫草90克,蜈蚣、全蝎各2條,香油180毫升。
制法:將蜈蚣和全蝎放入香油內炸透,然后倒入盛紫草的容器內,泡曬七天,過濾、即將紗布浸入紫草油,用時取一塊敷于患處。
②內服藥:蜈蚣50個,全蟲30個,天蟲15個』I軍9克,雄黃6克,朱砂6克,甲珠450克,共研細末混勻,再加米飯制藥丸如黃豆大。
服法t每次服3克,日服三次。
方源,李宗楹先生獻方。
6.主治c瘰疬。
處方海藻,昆布、海帶(各洗凈)、海螵蛸,海粉(飛過),海螺(醋炙),甘草少許。
用法:以上各等份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肉大,每夜臨臥,口中噙一丸,功效甚佳。
方源: 《萬病回春》祖傳秘方。
7.主治:瘰疬。
處方:全蝎12個,穿山甲12克,火硝1克,蜈蚣一條。
服法:共為細末,每次服o.5一I克,日服2—3次,黃酒送下。
方源: 《河南秘驗單方集錦》第306頁。
8.主治:瘰疬。
處方:鮮螻蛄一只,青皮鴨蛋一個。409
制法:蛋切開小孔,螻放入蛋內,七層濕紙包裹,火上燒熟(死火)吃蛋。
服法:早食1個,連食一14個痊愈。
方源:河南民間秘方。
9.主治:瘰疬。
處方:麝香2克,煅珍珠一粒,雞爪皮(烘干)5個,蜈蚣3條,輕粉1.5克,壁虎半條。
上藥共為細末,以大棗3枚研泥調勻,裝瓶,石蠟密封瓶口備用。
用法:取以上藥量的一半,用鼻嗅1至3小時,十日一次。
注意事項用藥7日內禁食鹽,堿、油等,1月內禁房事,孕婦及肝功能損害患者禁用。瘰疬潰后,若膿腔流黃水,夾有絮狀物的,可用
金銀花、甘草等份,加冰片適量研末撒于瘡面,若膿水清稀、冰片改為琥珀。精神因素與本病的關系至為密切,凡憂愁、抑郁、悲怒等刺
激均能促成本病的惡化。
方源:《浙江中醫》1985年6月,邢增修獻秘方。
10.方名:大乘丹方。
主治:瘰疬、乳痛,疔瘡,骨關節結核。
處方水銀45克,食鹽45克,白礬90克,火硝45克,硼砂15克,皂礬45克,寒水石15克,硇砂7.5克。
用法:研為細末,陽證瘡瘍初起,用水調涂患處四周,陽證初起,用酒調涂患處。
注意事項:有汞過敏者,瘡深見骨者禁用。
方源:成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艾儒棣獻祖傳秘方。
11.主治:瘰疬。
處方:貓頭(真麻油浸過三個月)3個,當歸,川芎、白芷、生地各]2克、乳香、沒藥各9克,廣丹300克,真麻油1000毫升。4
制法:將貓頭從油中撈出,當歸,11芎、白芷、生地共浸真麻油中一宿,然后火上熬之,并以桃樹或槐樹枝攪之,熬至上藥皆焦黑而枯,
去藥渣、油再熬,下丹收膏,末尾時下乳香,沒藥攪勻,收膏備用。
用法:貼患處數日一換。
方源 《河北中醫》1985年2月。
1 2。主治:淋巴腺結核。
處方:馬錢子15克,血竭,乳香,沒藥各10克,蛇蛻,蜈蚣各4條,露蜂、血余各6克,樟丹230克,香油300毫升。
制法:把香油煎一分鐘后,納蜈蚣,蛇蛻,血竭煎二分鐘,過濾去渣,再將藥煎到滴水成珠,納丹,約2分鐘,備用。
用法敷黑布上貼患處。
方源:民間秘方。
13,主治:淋巴結核。
處方:黑胡椒30克,大蜈蚣5條,斑贅4個,巴豆仁1 2克,大棗6枚,銀珠15克,紅娘12個,白砒30克,紅砒30克。
用法:諸藥共為細面,棗泥為丸,銀珠為衣,將藥丸握在手心,男左女右,用繃帶固定,并取棗碾藥面用綢布包裹納鼻、男左女右,
每晚睡前用,并以胡椒紅糖熬茶半碗服下,蓋被以后發汗, (側身睡、汗過不蒙頭,汗過膝即可將藥取下,于次日夜間重新使用,連用
五天)。
方源: 《土單驗方選編》。
14.主治淋巴結核。
處方:紅砒6克,螺始蜊10個。
用法將蛤蜊洗凈,紅砒研細面放入蛤蜊內,陰干研為細面,用雞毛沾藥面撒患處。
注意:遇較大血管神經部位慎用。
方源: 《土單驗方選編》
15.主治:淋巴結核。
處方:大棗2個,蜈蚣l條,斑蝥9個,紅娘9個,巴豆9個。
制法:大棗用水泡后去皮,巴豆帶皮微炒(炒后去皮)斑蝥不去頭、足、翹,蜈蚣按頭、體,尾,三部各取七節,然后諸藥相互配開,
共分三等份,分別焙黃研面,裝入三個棗中,將棗放凈石板上砸成糊狀,填入粗細適當長約2公分的蔥管中(大蔥葉將兩端截斷即成),納
入鼻孔(男左女右)約十幾分鐘后患者前后心出汗,即可將藥取出。
用法:七天納藥一次,若瘡面潰爛,可用炸油果子面外敷瘡面。
注意事項:每次納藥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鼻部起泡,每次納藥依照先用蜈蚣頭,再用蜈蚣身,后用螟蚣尾的順序。
方源: 《土單驗方選編》祖傳秘方。
1 6.主治:老鼠瘡。
處方:土狗蛇一條。
制法,土狗蛇用黃泥包固,后用星火燒一宿取起去泥,研細面,撒膏藥內,貼瘡頭上,七日消,如潰者亦如法貼之,瘡多與嚴重者可服
蛇面2,4克, (白酒煎服或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體弱者禁服。
療效:李氏,年五旬患此病十年余,此方自治一月即愈。
方源:河南省光山縣林紹放獻祖傳方。
17.主治:老鼠瘡。
處方:斑蝥35個,雞蛋多個。
制法:斑蝥去頭,足研極細末,分十四包七星期吃完,每星期用雞蛋兩個,先打開一頭,將蛋清倒一點出來,即412
將斑蝥面裝入里面(每蛋一包),用小火煨熟食之。
方源:河南省信陽市中醫進修班李習之獻方。
18.主治:瘰疬。
處方:外用藥方:地苦膽30克,韭菜花60克,黃花菜90克,雙灑90克。內用方地苦膽30克。
用法:外用方將藥搗爛調雙酒炒熱貼患處,每隔兩天換藥一次,連續換三次。內服方:地苦膽用水三碗、煎取碗半,分三次服,每天
服一次。
注意事項:忌食雄雞、牛肉,大蒜。
方源:天峨縣人板鄉公昌大隊李玉綠秘方。
19.主治:潰爛淋巴結核。
處方:貓眼睛草。
制法:先將此草一大包,勿放長時間,急用干凈鍋清水久煎去渣取汁,再將汁放原鍋內熬成膏即成。
療效:可在一日內痊愈。
方源:河南省信陽市中醫進修班王旭初獻方。
20.主治:癭瘤枯萎落后搽貼此藥生肌完口。
處方:鵝蛋15個,海螵蛸、血竭,輕粉,龍骨、象皮、乳香各3克,共研細末。
制法:先將鵝蛋煮熟用蛋黃熬油一小時,將余下藥研面,將藥面入鵝蛋油內攪勻。
用法:每日早晚甘草湯洗凈患處,羽毛蘸藥涂之,膏藥蓋貼。
方源: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科》祖傳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