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是一種皮膚出現(xiàn)斑疹、脫屑如糠秕之狀,四周淡紅呈玫瑰色的急性皮膚病。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確,有感染、變態(tài)反應(yīng)等多種假說。本病好發(fā)于青年和中年人,以春秋兩季最為多見,皮疹泛發(fā)全身,愈后極少復(fù)發(fā)等特點。大多數(shù)患者首先在軀干部出現(xiàn)一個直徑為2—3厘米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淡紅或黃紅色鱗屑斑,逐漸增大,直徑可達數(shù)厘米,稱為母斑或先驅(qū)斑。約經(jīng)1—2周后,漸在軀干及四肢近端出現(xiàn)多數(shù)斑疹,稱為子斑或繼發(fā)斑,為玫瑰紅或黃紅色,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少量細碎糠狀鱗屑。在皮疹邊緣,鱗屑更為明顯,呈領(lǐng)圈狀。皮疹境界清楚,散在或密集,但不彼此融合。軀干部皮疹的長軸與皮紋走向一致是其特點。自覺癥狀輕微,可有不同程度瘙癢。皮疹好發(fā)于軀干及四肢近端,少數(shù)亦見于頸部,但顏面及小腿一般不發(fā)生。本病多見于青中年。春秋季節(jié)多見。皮疹有自限性,可自然消退,整個病程約6—8周。愈后一般不復(fù)發(fā)。本病相當于中醫(yī)學“風熱瘡”、“風癬”等范疇,治宜清熱涼血、疏風潤燥。
驗方大全
驗方一
【組成】生地30克,牡丹皮9克,紫草15克,茜草12克,黃芩9克,大青葉15克,元參9克,麥冬6克,石斛9克,瓜蔞9克,白蒺藜9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涼血清熱,滋陰潤燥。適用于血熱風燥型毛發(fā)紅糠疹。
驗方二
【組成】紫草15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玫瑰糠疹。
驗方三
【組成】生地15克,牡丹皮、赤芍、黃芩、牛蒡子、蟬蛻、浮萍、白蒺藜、蒼耳子、荊芥、防風各10克,金銀花15克,苦參、白鮮皮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涼血,疏風止癢。適用于玫瑰糠疹。
驗方四
【組成】茜草、生地各24克,紫草、大青葉各15克,生槐花、墨旱蓮、牡丹皮、玄參、赤芍、防風、荊芥、生甘草各10克,蟬蛻6克,蜂房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配合外用潤膚膏(生地、熟地、首烏、白及各15克,冰片5克,凡士林適量調(diào)勻),每日2次。
【功效】清熱涼血,散風止癢。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五
【組成】生地300克,當歸90克,荊芥90克,蟬蛻60克,苦參90克,白蒺藜90克,知母90克,生石膏150克,紫草、桃仁各90克,生甘草60克。
【用法】上研為細面,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次2丸,每日服2次。
【功效】涼血活血,消風止癢。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六
【組成】蟬蛻、荊芥、蒼耳子、炙麻;黃、當歸、草河車、車前子、蒼術(shù)各9克,地膚子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疏風清熱,祛濕止癢。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七
【組成】玫瑰花30克,生地15克,金銀花15克,板藍根20克,天花粉10:克,生槐花15克,苦參10克,白鮮皮15 克,地膚子20克,防風10克,蟬蛻10 克,白茅根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祛風潤燥止癢。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八
【組成】紫草30克,當歸、麥冬、玄參、荊芥、防風、白鮮皮各10克,生地15克,蟬蛻、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7天為1療程。
【功效】清熱涼血,疏風潤燥。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九
【組成】紫草10克,板藍根30克,大青葉15克,金銀花10克,蜂房12 克,荊芥12克,防風12克,地膚子10克,生甘草6克。
【用法】上藥水煎,分早晚服,每日1劑。一般服用3~6劑而愈。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玫瑰糠疹。
驗方十
【組成】赤芍、白芍各12克,當歸、茜草根各9克,白茅根30克,蟬蛻6克,浮萍3克,白鮮皮30克,刺獲黎15克,金銀花15克,生枳殼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涼血疏風,清熱解毒。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十一
【組成】蟬蛻、荊芥、蒼耳子、炙麻黃、當歸、草河車、車前子、蒼術(shù)各9克,地膚子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疏風清熱,除濕止癢。適用于玫瑰糠疹。
驗方十二
【組成】生地、元參、黃芩各30克,銀花24克,山梔子15克,牡丹皮、赤芍、蒺藜、野菊花、生甘草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祛風。適用于玫瑰糠疹。
驗方十三
【組成】生地15克,苦參12克,菊花8克,蟬蛻5克,牡丹皮8克,赤芍9克,山梔子9克,白鮮皮9克,稀薟草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解毒。適用于玫瑰糠疹。
驗方十四
【組成】生地20克,牡丹皮20克,黃芩20克,金銀花30克,連翹20克,板藍根30克,防風30克,牛蒡子20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涼血,疏風止癢。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十五
【組成】紫草15~30克,當歸6-1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功效】涼血解毒。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十六
【組成】荊芥、防風、赤芍、生地、白鮮皮、苦參各10克,金銀花、地膚子、白蒺藜各12克,紫草15克,板藍根20克,浮萍、甘草各6克。
【用法】上藥煎煮濃縮為100克,分2次服。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玫瑰 糠疹。
驗方十七
【組成】枇杷葉15克,桑白皮15克,黃芩15克,連翹10克,防風15克,紫草10克,甘草15克,白鮮皮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疏風止癢。適用于單純糠疹等。
驗方十八
【組成】生地15克,苦參12克,菊花8克,蟬蛻5克,牡丹皮8克,赤芍9克,山梔子9克,白鮮皮9克,稀薟草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解毒。適用于玫瑰糠疹。
驗方十九
【組成】生地20克,赤芍、牡丹皮、紫草、板藍根、蚤休、荊芥、防風各10克,銀花15克,薄荷5克(后入)。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5劑為1 療程。
【功效】清熱涼血,祛風解毒。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二十
【組成】硫黃20克,豬脂(或凡士林)80克。
【用法】將硫黃研為細末,豬脂調(diào)成膏。涂搽患處。
【功效】殺蟲止癢。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二十一
【組成】生地20克,牡丹皮12克,牛蒡子12克,赤芍12克,丹參15克,蟬蛻10克,大青葉30克,板藍根30克,紫草30克,白鮮皮30克,薏苡仁3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涼血解毒,祛風止癢。適用于玫瑰糠疹。
驗方二十二
【組成】防風、當歸、白芍、芒硝、大黃、連翹、桔梗、川芎、煅石膏、黃芩、薄荷、麻黃、滑石各30克,荊芥、白術(shù)、梔子各8克,甘草60克。
【用法】上藥研粗散,每服6克,加100克水,加3片生姜,煎至60毫升,去渣溫服。
【功效】解表通里,疏風清熱,化濕解毒。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二十三
【組成】生地30克,當歸9克,荊芥9克,蟬蛻6克,白蒺藜9克,知母9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消風清熱。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二十四
【組成】紅花9克,雞冠花9克,凌霄花9克,玫瑰花9克,野菊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涼血活血,疏風解毒。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二十五
【組成】干生地30克,當歸9克,赤芍12克,川芎3克,丹參30克,白蒺藜30克,地骨皮15克,白芷12克,炒地膚子30克,羌活9克,大青葉15克,制香附9克,炒枳殼9克,生甘草6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日早晚各服1小匙,白開水送下。
【功效】活血祛風,清熱利濕。適用于玫瑰糠疹等。
驗方二十六
【組成】白茅根、白蒺藜、連翹、玄參各30克,生地、黃芩各20克,赤芍、牡丹皮各10克,紫草根、梔子各15克,石膏40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祛風止癢,清熱解毒。適用于玫瑰糠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