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條山客
清代有本奇書《子不語》,乃倉山居士袁枚先生編撰的“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的“怪、力、亂、神”之奇人奇事、鬼神怪異之事,類于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這些東西都是至圣先師孔老先生所不喜歡說道的事情,袁枚先生乃名其曰《子不語》。不過,在下不是想要評說《子不語》,而是僅僅借其字面之意“子不語”:尊者少言,貴人言慢,智者寡語。
活在在世事紛繁、人情攪擾的環境之中,有許多事情總想說點什么,解釋一番。不過,很多時候是適得其反,解釋無用,甚至越抹越黑。有語云:山不言高,高聳入云;海不釋深,容納百川;地不道厚,承載萬物。故云:吉人語輕,貴人言慢;尊者少言,智者寡語。
何以少語?俗云:水平流緩,心平不語。莫自重,莫張揚,看淡自己就不會有那么多自尋的煩惱;莫低估和輕視他人,不歧視任何比我們弱小的人或者生命,不傷害老實人就不會遭受那么多外部屈辱。寬以待人,溫和理事,不隨意發脾氣,平和心態,自然語少。大家都不易,人人有其難。學會放棄,學會取舍,莫患得患失。得之我所幸,失之我所命。凡事堅持中庸之道,學會妥協與忍讓,付出不求回報,努力莫求稱意,盡心做事,順應自然。過去的事情永遠成為過去,不要背負太多,放下包袱,輕裝前進,簡單務實,活得輕松。真誠而坦率,莫說謊話,莫弄虛作假。否則,謊話和假話被拆穿的時候,任你有千口萬嘴也難以解釋清楚,付出的代價將更大。
富貴險中求,平安穩中得。得到的和付出的相等,風險和利潤持平。所以,欲求富貴就一定要承受相應的風險、甚至是血本無歸;欲求平安就要正視本分的生活,甚至是貧賤低下的活法。學習充實自己是謀求富貴最基本、最塌實的途徑。盡一生充實自己,不要停止學習。學什么?志于專,則學習專門知識,努力成為這方面的行家里手;志于博,則可以學習一切。錯不了!學習如同登山,當你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就會產生“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別人那些淺顯的問題都不值得你屑顧,何須費口舌與之論辯呢?自然語少。
莫憤世嫉俗,什么時候都不要做“憤青”,看不慣別人的人,別人也一樣看不慣你。大家活得都不容易,善待別人,也就是放過自己、善待自己。把自己的才華、能力和力量用于給別人帶來吉祥和快樂,遠比批評和指責更有意義和價值。對立、情緒化是把雙刃劍,傷別人,更傷自己。
收斂脾氣,保持沉默,沖動是魔鬼,一時的沖動會讓自己做下無法挽回的事情。人們總結發現:脾氣越大的人其本事能耐越小,本事能耐大的人性格隨和沒什么脾氣,言輕語少,這是真正能做大事的人。無論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都要深思熟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做事情膽子要大,心卻要細才行。在當今這個是非不分、傻瓜都想充當大尾巴狼的世界上,少說多做、少言寡語方能減災免禍。
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主張和個性,不要試圖去改變他人——不管這個人是自己的子女、親人還是別人。可以用自認為高尚純潔的行動和無私公正的人格去影響和感化人,這個要靠身體力行去做,而不是靠油嘴滑舌去說。
懂得真誠傾聽別人的忠告而不輕信。無論何時何地,盡量不要講人是非,這是做人的最大忌諱之一。來說八卦者,必是是非人,這類人,無法信任也是不能讓其擔當重任的,給了他機會,就害了別人。所以,細心傾聽而不輕信,自然也不會有那么多是非,也無須過多的辯駁。
既要學會傾聽也要學會傾訴,傾訴一定要選擇對象。不輕易向別人袒露你的困境和脆弱。了解你的人不說他也知道,不懂你的人向其訴說說了也白說,反而自取其辱。
要相信朋友,容納朋友。什么是朋友?朋友是你混的好,他打心眼里為你高興;你混的不好,他由衷的為你著急。所以,交朋友也要腳踏實地,從平凡朋友做起,莫指望交接尊貴的朋友來改變命運。交友最重要的是付出,付出,不一定會有收獲;不付出,卻一定不會有收獲,不要奢望出現奇跡。得到的是別人奉獻的,得到的也終究會失去,因為得與失永遠是平衡的。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交友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容納朋友。關鍵是清楚到底想要什么。得到想要的,肯定會失去另外一部分。如果什么都想要,只會什么都得不到。所以,不要依賴朋友。對朋友、對所有的人莫輕諾。承諾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東西往往不會變為現實,輕易承諾的人一般會輕易放棄諾言。所以既不輕諾也不輕信。沒有輕諾、沒有輕信也就沒有那么多口舌。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可以簡單地報之以沉默和微笑。
不為已發生的和未發生的事情憂慮。已經發生且既成事實的事情糾纏其中于事無補;未發生的事情憑主觀臆斷,無法真正了解事情的走向,只是徒增煩惱而已。
不隨便評價別人,也不要隨便評價家人。輕易評價別人往往失之于信息不全、印象陳舊,此乃是非之源;隨便評價家人是家長里短、家庭糾紛之泉。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在家里,倒霉和災禍都因一張無遮攔的嘴!
為什么貴人言慢?尊貴者知道什么時候該說、該說多少,他只將自己深思熟慮后的東西告訴應該知道的人,聽者也是能夠完全懂得和理解,無須解釋和多言,他只須輕聲地、慢速地道明自己的見解即可。
當然,不語機深,世間的許多事情盡在不言中;不語最真,世間最柔弱也最純潔的大概就是不語。學不語。
2020年4月12日星期天,上陽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