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黃金:
黃金(Gold)即金,化學元素符號Au,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屬光澤,無解理。硬度2-3,純金19.3,熔點1070℃;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壓成薄箔,具極高的傳熱性和導電性,純金是最好的電子導體材料。
金的結晶屬等軸晶系。晶體的形狀常呈立方體或八面體。晶體經溶化后再凝結時,呈不規則的多角形。冷卻得越慢,晶體就越大。
金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為約1億分之1.1(0.0011PPm),在海水中的含量約為1000億分之1(0.00001PPm),由于幾億年至幾十億年的地殼運動和地質變化使金元素富集成金礦床。
天然黃金晶體
2、黃金的物理性質:
黃金很容易磨損,變成極細的粉末,因此黃金常以分散狀態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
是熱和電的良導體,但不如銅、鉑、汞、鉛、銀五種金屬。
黃金的熔點為1063。C,熔融金有較高的揮發性,隨著溫度的升高,其揮發性不斷增強。
在自然界中見不到純金,而金屬雜質(首先是銅和銀)賦予金以各種顏色和色調,從淡黃色到鮮黃紅色。
能與許多金屬形成合金,可以形成金銀合金、金銅合金、金鉑合金、金鈀合金等。
金有吸收x射線的本領。
3、黃金的化學性質: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 在空氣中從常溫到高溫一般均不氧化,金很難溶解,但仍能溶解在某些溶液中。在含有氯、硫酸或腐蝕酸的水中也可以溶解少量的金。在王水,以及在氰化物稀溶液中,以離子態大量溶解。
4、黃金的主要產地:
黃金:南非、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巴布亞新幾內亞、加納、澳大利亞、中國,產量>2000噸/年
5、黃金成色分類及標記方法:
黃金及其制品的純度叫作“成”或者“成色”。 用"k金"表示黃金的純度,在理論上我們把含量100%的金稱為24K;國家標準GB11887-89規定,每k(英文carat、德文karat的縮寫,常寫作"k")含金量為4.166666%,所以計算方法為100/24(括號內為國家標準)。
9k=100/24*9=37.5% (375‰)
14k=100/24*14=58.333%(585‰) 為方便標識,把它定在58.5%
22k=100/24*22=91.666666%(916‰) 為方便標識,把它定在91.6%
在理論上100%的金才能稱為24K金,但在現實中不可能有100%的黃金,所以我國規定:含量達到99.6%以上(含99.6%)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
這幾種K金含量為首飾的通用規格,國家規定低于9K的黃金首飾不能稱之為黃金首飾。
用文字表達黃金的純度:有的金首飾上打有文字標記,其規定為: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0‰ ,千足金—含金量大于999‰。
我國對黃金制品印記和標識牌有規定,一般要求有生產企業代號、材料名稱、含量印記等,無印記為不合格產品。國際上也是如此。但對于一些特別細小的制品也允許不打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