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一名小學老師罰站學生,卻被通報批評甚至給學生家長道歉,小編對于這樣的事件,感悟到的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近年來關于“教師不敢管學生”的現象似乎成了一個常規話題,甚至還有老師因為合理教育而被學生打罵的情況發生。這些擺在眼前的悲劇,猶如一盞警示燈,再一次提醒我們當前的中國教育出現了不容忽視的問題。
中國教育遭遇尷尬原因何在?
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為什么現在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的比例越來越高,以致連老師也成了他們的犧牲品?
其實,這和現在的老師“不敢管”或“管不了”學生的現狀是密切相關的。不管,學生的問題就會愈發嚴重;而學生問題愈嚴重,老師愈不敢管。如此惡性循環,便埋下了悲劇的禍根。
我們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老師“管不了”學生?
因為在許多學生心目中老師“根本算不了什么”。我們知道,哪怕再野蠻的人在他敬畏的人面前也一定會規規矩矩的。可由于許多學生對老師沒有敬畏心理,如果老師管他,就很容易激化矛盾,因此老師往往“不敢管”學生。
我們再進一步思考:為什么學生對老師沒有敬畏心理?因為在社會大環境中,教師并沒有受到尊崇,而孩子的價值取向是直接受社會環境影響的。
現在不少農村中小學教師被稱作是“站著喝酒而唯一穿長衫”的孔乙己先生。尊師風尚的缺失,加上新聞媒體一邊倒地譴責教師如何“體罰”學生,進一步影響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
以前學生頂撞老師是大逆不道的嚴重事件,現在卻屢見不鮮,見怪不怪了。這些不僅嚴重影響教學質量,而且直接影響教師對學生的管理。而缺失管理的學生是很容易走向違法犯罪道路的,更何況是那些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呢?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古人拜師時,要在孔圣人畫像前三叩九拜以示隆重。先生在學生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哪怕是太子,若不尊師也會受到責罰。“程門立雪”就是古時尊師的典故。然而,由于諸多原因,許多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熱情正在消退。
一位中學老教師坦言:“這幾年,我當老師體會不到自豪的感覺。”
教師受尊重之地皆學風良好
研究表明:凡是教師受尊重的地方,不僅學風良好,而且青少年違法犯罪率很低,相反,凡是教師不受尊重的地方,不僅學風敗壞,而且青少年違法犯罪率很高。
日本在二戰失敗后,把戰略重心轉向教育和人才的培養,教師受到國人尊敬。大約10年后,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今天我們也許感覺不到不尊敬教師的危險,但若干年后,我們可能將不得不為此品嘗苦果。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只有“像尊重上帝那樣尊重教師”(以色列諺語),共同營造尊師的社會大環境,才能真正走出當前我國教育面臨的尷尬處境!
教師不受尊重,就是教育不受尊重。如果教育不被尊重,那么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精神追求又算什么?
一位老師感嘆:賣菜的最怕教師,裝修的最怕教師,導游最怕帶教師團,只有學生最不怕教師。社會給了教師太多壓力的期待,卻唯獨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口誅筆伐,這樣的待遇太不公平。
請尊重每一位教師教書育人的權利,因為他握住的是每一個孩子的明天,和我們期待的變得更好的未來。
為什么說尊敬老師,最終受益人是你的孩子?
有不少人至今認為,教師只是“三百六十行”中的普通一行,領了國家薪水,沒什么好特別尊敬的。況且有的教師自身素質不高,不值得尊敬。
上述質疑者大概認為尊敬教師純粹是教師想要別人尊敬,把尊師理解為對教師的一種施予。這種狹隘的尊師觀本質上誤解了尊師的真正內涵。
尊敬教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拜師是要舉行儀式的,而且莊嚴隆重,目的在于激發弟子對文化修養的渴求,增強先生的責任心,同時更是樹立先生的權威。因為同樣一句話,通過普通人之口說出來,和通過有權威的人說出來,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尊敬老師是人之為人的底線。尊敬老師和孝敬父母一樣,體現的是個人品行和感恩心態。不講品行,不思感恩,社會就會陷入一片混亂。無數的實例告訴我們:不尊敬教師的人,也往往不會孝敬其父母。
有經驗的班主任都知道:一個學生,哪怕他再吊兒郎當,只要他對老師還有敬畏之心,對父母還有孝敬之意,轉化他就不是什么難事。相反,如果一個學生把父母和老師都不放在眼里的時候,恐怕已是“病入膏肓”,難以拯救了。
大凡當過老師的人都有這種體驗:當學生對老師愛理不理時,老師的課就可能上得干癟癟的,難以發揮正常水平;相反,當學生畢恭畢敬聆聽時,老師往往會激情澎湃、文思泉涌,水平發揮得淋漓盡致,讓學生在愉悅之中收獲更多的知識。所以說尊敬老師,表面上是老師得到了尊敬,實際上真正的受益人是學生。
那么,有的教師素質不高,是不是就能成為“不值得尊敬”的理由呢?
我們當然希望老師個個才高八斗,德無瑕疵,但事實上這是不現實的。教育學中有一種奇怪的“情感效應”:學生一旦對某個教師產生厭惡心理(老師可能對此一無所知),他這門功課就很難學好。
相反,學生如果內心對老師有好感,即使這個老師教學水平不高,學生的這門功課也可能學得不錯。我們一直提倡老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其實,學生對老師多一點包容和諒解,懂得用欣賞的眼光看老師又何嘗不重要呢?退一步來說,“子不嫌母丑”,難道我們能因為自己的老師素質不高就可以不尊敬他們嗎?
現在,不時聽說有家長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沖到學校“修理”教師的事件。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教師面對的是一個群體,他們充當的只是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如果教師喪失了應有的權威,學生群體就可能陷入一盤散沙的局面。所以,家長有事情要盡可能和老師多溝通,如果一味意氣用事,損害的不僅是教師個人的尊嚴,無形中損害更多的則是孩子所在群體的利益。
所以,我們敬重的不只是老師,更是家庭的未來和國家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