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宇
摘要: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提高審美能力、 激發其對美的愛好與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個性,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激發;提高;發展;活力
美術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可以給人帶來美的心靈感受,美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也可以完全地融于生活,融入人們的內心。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其對美的愛好與追求,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不論是從學生個體的發展還是從提高民族素質的高度認識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一、情境游戲——激發興趣
情境教學是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把教學活動引入正題,還可以喚醒學生內心最真切的情感。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進行適當的情境導入,有利于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探求新知欲望強烈的小學生能夠受到相關情境的吸引,更快更好的投入教學內容當中。
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從而使美術教學變得趣味化,為實現教學目標提供有利條件和平臺,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于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開展游戲教學,能夠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美術知識。學生在游戲的驅動下,會在游戲氛圍中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二、品析賞美——提高品味
美術教學中的欣賞課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對于開啟學生思維乃至學習美術技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每一位老師在學生的心中都是知識的海洋,認為教師無所不知,要上好一節高效的欣賞課,在備課上要下足功夫,要查閱大量的與此節相關的資料,這樣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發揮時才能游刃有余,充滿自信。教師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我們的學生對所欣賞的作品能夠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和感受,通過作品強大的視覺沖力,直觀地激發他們的欣賞和審美欲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美術語言來描繪作品。這樣很容易把學習技能技巧的層面提高到審美文化的層面上來,增強了學生對美的事物的感悟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熱情。教師要注意結合作品講授必要的美術術語,以幫助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結構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體驗觀察——自然發展
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將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加工創造并由畫筆展現出來。美術教師應努力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開拓視野,體驗生活,體驗美術帶給生活的魅力,體驗成功學習的喜悅。小學美術教學應當倡導自然發展,而不應設計形形色色的條條框框來約束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當具有開放性的思維,采用開放性的教學手段,不對學生所要開展的畫作進行顏色、形狀的限制。讓學生在完成畫作時發散自己的思維,倡導美術教學的自然發展才能營造活潑的美術課堂。
四、完善定位——釋放活力
完善小學美術教學的定位評價,才能夠更高的從根本上保障小學美術教學的有序進行,只有定位準確,才能夠更好的保障教學課時、教學硬件等因素的保障。素質教育并非只是一句空話,要認識到素質教育對于國家以及學生的重要意義,才能夠更加清醒的認識到美術教學對于學生的意義與作用。
小學美術教學雖然簡單,但是也必須要經過篩選和選拔,必須是專業知識技能過關的教師,不能將其他學科的教師抽調過來代任美術教師,這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行為。選擇美術素質較好的老師擔任美術專職教師,分管學校美術教學、美術特長生培養、學校文化宣傳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學校美術總體水平的提高。美術教師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美術水平的高低,因此,為更好的開展小學美術教學,需要不斷提升美術教學素養,要不失時機的對美術教師進行培訓,開闊美術教師的視野,讓其對于教學、對于美術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樣通過美術教師水平和素養的提升來不斷豐富學生的美術素養,提高學生的基本繪畫能力;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渠道提高教師的美術素養;此外,要鼓勵教師不斷總結經驗,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科學的態度和創業精神去研究美術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提升個人素養,增強美術技能,成為學生喜歡,家長放心,同事欣賞的合格的美術教師。
總之,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美,就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藝術來源于生活的加工創造,教師只要為其架好橋梁,學生就能在在教師的引領下在美育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參考文獻
[1]林巧鳳.小學低年級美術趣味性教學的策略探討.新課程(上).2015(10)
[2]黃榮玲.新時期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12)
[3]顧萍.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5(10)
[4]蔣洲鷗.基于小學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育[J].時代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