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培養兒童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和培養兒童創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孩子眼里的世界,充滿著各種神奇的色彩。無論是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還是人類生活的景象,無一不是孩子所追求的對象,孩子們樂于用畫畫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內心意愿。因此,繪畫在兒童健康成長過程中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是學校不可缺少的教學活動。轉眼間,又一學年近尾聲。回顧這一學年的美術教學工作,是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當然在工作中享受到收獲喜悅,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追憶往昔,展望未來,為了下學期更好的工作,我現將本年度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本學期在中低年段美術特長班中實施兒童刮蠟畫教學活動,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為目標,孩子有了興趣,才能有刮畫的愿望,才能提高刮蠟畫的技能。
首先,選擇豐富有趣的內容,引起學生對刮畫的興趣。興趣與好奇緊密聯系,沒有好奇產生不了興趣。因此,我根據我所教的兒童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及繪畫特點,來選擇兒童生活中熟悉的、感興趣的、具有吸引力的題材。如:二三年級喜歡的花朵、房子、動物簡單的形象等,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刮畫的興趣,而且學生樂于接受。
其次,通過生本教育培養學生對刮蠟畫的興趣。中低年段美術教學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游戲,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用鼓勵的口吻,激發學生想象力,引起學生作畫興趣,讓學生在觀察老師刮畫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感受線條的走向與畫面的基本構成。由小到大,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以表現好的同學到黑板上幫著老師一起畫為獎勵來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對于孩子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一律給與肯定與表揚,培養他們的信心。有時在教學中還穿插一定的游戲與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進行調節。在創作方面,對孩子不作硬性的要求,允許學生異想天開,允許他們犯錯誤”,如變形的造型、歪曲的線條、夸張的表情等等。充分給學生一個自主自由的表現空間,讓他們通過自己手中的刮畫筆畫出自己的感覺、刮畫出想法來來最為重要,提倡孩子把自己心中的最佳搭配給刮畫出來。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教學,在刮畫的過程中,有的孩子在刮畫的過程中越來越細心了,有的學生敢于把畫面展現得越來越大了,他們從不同程度上都產生了變化,這是讓我感到欣慰的地方,換一個方面來說,孩子們的刮畫習慣在慢慢的養成。而在教學過程中讓我感到不足之處是,部分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有時不能按時間來,有的總是今天來明天走的。還經常不帶刮畫筆,無法鞏固學習內容,在一定的情況下還會對其他的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總結匯報形式:從每名孩子的作品中選擇一幅以展板的形勢進行展覽,其余的作品則發放給學生自己進行保存。從教的這段時間里,我充分感受著培養小學美術特長生的樂趣。教學的過程是快樂的,面對充滿活力的學生們,會被他們的生機感染。面對一雙雙求知的眼睛,你怎么忍心敷衍?美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家羅思菲德在說到美術的精神價值時認為:“在藝術教育中,藝術是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目標。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的過程中,變得更富于創造力而不管這種創造力將施用于何處。假如孩子們長大了,他能用他的美感經驗獲得較高的創造力,并將之應用于生活和職業,那么,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就已達到。”
美術特長生的培養,促進我與學生的共同成長與提高,我將一如既往地探索前行,為美術教育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