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寶寶很難受,孩子一年得上5~6次感冒是屬于比較普遍的。感冒的典型癥狀包括: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嗓子疼、疲倦、沒有食欲、發熱等。1歲以內的嬰兒感冒,常常會出現發熱(體溫超過38℃)、咳嗽、眼睛發紅、嗓子疼、流鼻涕等癥狀;感冒的寶寶也常常會出現食欲下降的情況;6個月內的寶寶,由于還不會在鼻子完全堵塞的情況下進行呼吸,所以常常會出現吃奶和呼吸困難的癥狀。
關于小兒感冒發熱的常識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10%~20%的感冒是由細菌所引起的。1歲以內的嬰兒由于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3個月內的寶寶,一出現感冒的癥狀,家長就要立即帶他去看醫生。較大的寶寶,一旦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家長要立即帶他去醫院:感冒持續5天以上;體溫超過39℃;耳朵疼痛;呼吸困難;持續的咳嗽;老流黃綠色、黏稠的鼻涕。
一般情況下,寶寶的感冒將持續7~10天,小寶寶有時可持續2周左右。咳嗽往往是最晚消失的癥狀,它可能會持續幾周。寶寶感冒期間,家長應在家悉心護理,并及時正確的用藥。一般來講,如果治療及時并護理得當,寶寶的感冒3?5天即可痊愈。 寶寶感冒大多表現為流清水樣鼻涕、打噴嚏、鼻塞、咳嗽,常伴有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個別寶寶還會因發熱而引起抽風,或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等癥狀。
小兒感冒發熱常用藥物
目前的家長朋友們常常在寶寶們感冒發熱、咳嗽面前手足無措,以下是很多兒科醫生們和媽媽們的用藥總結:
(1)感冒:保嬰丹、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珠珀猴棗散、雙黃連口服液、柴胡顆粒
(2)咳嗽:止咳平喘糖漿、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氨溴特羅口服液、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藍芩口服液
(3)抗炎:頭孢克洛干混懸劑、鹽酸克林霉素棕櫚酸酯顆粒、阿莫西林顆粒、百蕊顆粒、猴耳環顆粒
(4)抗病毒:利巴韋林顆粒、板藍根顆粒
(5)退熱:布洛芬混懸劑、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懸液
(6)不推薦用藥: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
(我個人覺得以上用藥很多不妥之處,首先抗生素不得自行使用,其次抗病毒藥利巴韋林顆粒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與支氣管炎,皮膚皰疹病毒感染,普通感冒根本無效。而且此藥有極強的致畸性,孕婦禁用。僅供參考)
小兒發熱應該怎么辦
當寶寶出現明顯的感冒癥狀時,家長應及時給寶寶量體溫,如果寶寶只感冒不發熱,可以針對癥狀喂相應的感冒止咳藥。如果寶寶發熱了,若溫度在38.5℃以下的,應先給予物理降溫,如貼降溫貼、敷溫濕毛巾等方法來降低體溫,少穿衣服,多喝水,多測量;若溫度超過38.5℃的,應及時服用退熱藥。
目前最常用的兒童退燒藥主要有兩種——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小兒感冒退熱的藥物中大多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不同品種的感冒退熱藥物如果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會使藥物用量疊加致使超量,大劑量、長時間使用可能發生肝毒性。布洛芬混懸液不僅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兒童退燒藥,同時也是美國FDA推薦的兒童退燒藥。其退熱作用比對乙酰氨基酚強且維持時間久,特別是用藥后4~6小時,但口服對乙酰氨基酚后體溫下降的速度在服藥后0.5小時比布洛芬更明顯。由于在感冒藥中極少包含布洛芬成分,若正常劑量服用布洛芬混懸液進行退熱,較少引起因藥物劑量疊加導致的藥物超量。但以上兩種藥均需按照常規用量服用,不能過量使用,否則容易產生毒副作用。為避免多次用藥增加單一退熱劑的用藥劑量,對于嚴重持續性高熱患兒,建議可采用對乙酰氨基酚與布洛芬交替使用的方法。
如果寶寶只發熱,沒有任何其他感冒癥狀,這種情況建議先進行退熱處理,然后去醫院給寶寶查一下血常規。因為發熱大多說明寶寶體內有炎癥,根據血常規確定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然后對癥用藥。
為什么小兒發熱不推薦使用阿司匹林、安乃近和尼美舒利
阿司匹林 曾作為兒童退燒藥的阿司匹林有誘發急性腦病合并內臟脂肪變性綜合征(瑞氏綜合征)的危險,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死亡率高。該綜合征會影響所有器官,對肝臟和大腦帶來的危險最大。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快導致肝、腎衰竭和腦損傷,甚至死亡,多見于4月~5歲的寶寶。1984年,美國披露該病與阿司匹林有關,在兒科用藥中撤銷了阿司匹林,不得給16歲以下兒童,特別是應用于流感、水痘發熱;主張不用于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引發得發熱;僅限于兒童風濕熱,幼年關節炎和川崎病。目前阿司匹林在國內兒科也趨于淘汰,家長千萬別冒這個險。
安乃近 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大人、小孩普遍服用,退燒快。70年代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致命性粒細胞減少。1977年美國停止安乃近的多種劑型使用,目前有30多個國家禁用。我國1982年淘汰復方安乃近片,注射劑、單片和滴鼻劑仍保留使用。
尼美舒利 1985年投入使用,解熱抗炎作用好。因引起嚴重的肝臟不良反應,1999年葡萄牙禁用于兒科。一些國家、地區禁用尼美舒利的所有制劑。歐盟進行安全性評價后建議使用不能超過5天,建議醫生在處方前對患者先作總體評估。美國修改說明書加黑框警告,提示引起肝功衰竭。我國曾廣泛使用,2011年11月26日北京兒童用藥安全國際論壇提醒,兒童發熱需慎用,因其在對中樞神經和肝臟造成損傷的案例中時常出現。2011年“尼美舒利事件”, 尼美舒利被冠以“奪命退燒藥”的稱號。2011年5月20日,國家藥監總局修改尼美舒利說明書,禁止用于12歲以下兒童。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