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教育戰線上的新兵。自任教以來,在教學實踐中,我對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作了一些嘗試,積累了一點經驗體會。現將敘述如下。
一、優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備課和上課首先要明確的一個問題,因為它不僅決定著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結構,而且決定著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總之明確教學目標是優化課堂的前提。怎樣才能做到優化教學目標?我認為首先教師本身要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吃透教學大綱的要求,再依據教學大綱,準確把握知識系統和每
節教學內客并確寧教學目標制寧的教學目標要明確,不能含糊其辭、模楞兩可。其次要具體切合實際,千萬不能空洞。比如把 “兩位數除多位數”的第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掌握兩位數除法的法則’,顯得比較籠統,而應當定為“掌握兩位數除法的基本方法、原則和技巧”。第三,制定的目標還要恰當,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即大多數同學通過努力都可以達到;第四,要完整。它也應當包括知識目標,感情目標。
二、優化教學內容
1.每一節課都必須根據已制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對教學內容精心進行組織安排。在實施教學中課本上的內容要精心選擇、增刪和補充,使內容系統性強,邏輯層次清晰,梯度適宜和富有新鮮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寬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
2.合理安排教學順序。關于教學順序一般教材中已有了安排,但是教材中設計的教學順序是籠統的而不是具體的。因此教學中還要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做更細致的安排。
三、優化教學結構
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結構,是保證師生之間暢通的信息交流,使課堂教學充滿妙趣橫生的重要一環,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合理的教學結構,主要有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1.設疑求知,激發興趣
當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也就形成了學習的內在動力。這是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過程的基礎。因此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創造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意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是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
2.充分發揮四個作用
即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以及學生間的相互啟發作用。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動腦、動手、動口、創造性思維,以理解和接受新知識。
3.溫故知識,培養四性
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多少新知識,還要鞏固舊知識,以達到知識的積累,同時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①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不僅要求學生把知識掌握好,還要向學生提出速度要求。在正確、準確的前提下,突出一乍‘快” 字,最后達到既準確又快速。
②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思維的靈活性是指思維的靈活程度。在練習中主要通過‘一題多變份‘一題多解”來培養。讓學生在掌握基本要領和法規的基礎上,把題進行多種變化,試用多種解法,區別異同點,找出規律,從而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③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思維的創造性指智力策略的獨創程度。對同學或者自己的意見都能進行嚴格的分析、判斷,能自己動手、動腦、動口,有主見,不隨波逐流,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④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這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每一節課教學完畢后,教師都要從頭至尾像編辮子那樣進行梳理,特別是對重點問題和容易出錯或者應該注意的疑點等。經過梳理總結使學生的知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優化教學方法
我的做法是根據教學目的任務、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把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綜合運用。對內容復雜,與原題知識聯系較少,學生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采取啟發講解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引導他們的思路,讓他們學得活潑、生動,有創造力。對重要概念法則加強直觀教學,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來龍去脈及本質屬性的理解,切忌從一個要領到另一個要領空洞說教。對與舊知識聯系密切的內容就采取從舊知識導出新知識,在原有概念的基礎上導出新概念的方法,讓學生憑借己有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同時注意不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必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要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不可填鴨式地向他們硬性灌輸知識,那樣會使他們對學習產生厭倦感。
在注意較好常規化教學的同時,我也比較注重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向他們提供直觀、形象、生動的感情材料,幫助他們理解抽象的教學概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盡可能直觀地感知材料,更加迅速地掌握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總之,這些年來在數學教學中積累了一些經驗教訓,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優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方面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還有很多新領域等待去探索,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蔡鳳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