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發展學生的個性與人性,堅信人性的力量,堅信所有現在活著的人心靈深處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欲望和需求——這是鐵的法則。 ——魏書生
看到魏老師的這段話時,我心里總有一份莫名的感動。再回頭看看班里那些“問題”孩子,不禁這樣問自己:你是否珍視過他們內心那份向善、向真、向美?除指責與失望之外,你給過他們肯定與贊揚嗎?
班里有這么一個孩子:不太懂事,總是用消極與極端的方式引起老師的注意,平時學習極不努力,作業質量極差。但他有著一顆善良的心,禮貌待人,幫助同學。用他父母的話說:“我們已經和他一起做了十幾年的差生了,什么辦法都用過,這心里的滋味真的沒法和別人說……”每每回想這句話,我心里總是很難受。
后來,我發現對于這個孩子硬性的教育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于是,我采用最傳統的方式——寫信與這個孩子交流。
XXX:
說真的,在這個班里,你是最讓老師操心的一個孩子。看著你的時候我總在想:什么時候你才能真正長大?什么時候你可以和別的孩子一樣用理性的、負責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生活,面對自己的人生?孩子,你讓人擔心,你讓人心疼!
知道嗎,孩子,十幾年來爸爸媽媽在你身上傾注的心血?知道嗎,孩子,在你調皮不懂事的背后爸爸媽媽流下多少的眼淚?老師一直保存著期中考試后你媽媽寫給我的字條,每句話每個字都深深刻在我心上,我實在不忍心去多看它。孩子,我能想象當你把那張考得極差的試卷給你媽媽簽字時她難過的表情。孩子,我能想象當你入睡后,你媽媽提筆給我寫字條時濕潤的雙眼。孩子,這些你都想過嗎?
其實,你很懂事,也很善良。當我正埋頭批作業時,你望著我說:“老師,你給我們布置作業,其實你批起來比我們做起來還累,因為你一個人要批那么多本。”看著你認真的樣子,我心里好甜。
我知道你也渴望老師的關注,你更需要老師的理解。對不起,孩子,很多時候我對你缺少耐心,很多時候面對你的行為或話語我的指責過多、過重。能原諒我嗎?孩子。
真希望以后你能振作起來,認真、負責地對待學習,對待生活。其實你能做到的,是嗎?孩子。永遠祝福你,我的孩子。 徐老師
孩子收到信的第二天,他父母打電話告訴我,他們陪著孩子流著淚看完了這份信。從此,我與孩子之間一直走得很近。
但是,孩子的行為發生具有反復性,有些方面他不可能一下子達到要求。所以,對待這樣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有信心。喚醒孩子內心向真、向善、向美的欲望和需求,我要做得還有很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