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朋友優秀吧;如果你要
得到朋友,就要讓你得朋友比你更優秀。”
這個世上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不如他人。
不讓他人的光環遮住自己,這事每個人起碼的虛榮心。”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中國人由于總結出優秀者往往有不幸的結局,而不主張做過于優秀的人。實際上人的本能是要做優秀者的,所以“大智若愚”成了處世的經驗。19世紀的英國政治家斐爾爵士告誡那些向他求教處世技巧的人說:“如果可能的話,要比別人聰明,卻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聰明。”
蘇格拉底則告訴門徒一個圓滑處世方法:“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人人都有虛榮心。有的人為了一點虛名,什么事都干得出來;有得人為了一點兒小面
子,不惜捋起袖子拼老命。反過來,如果你滿足了別人的虛榮心,讓他覺得有面子,就是對他對他最好的贊美,他一定會對你心存好感,并回報于你。
有一個有特長和能力的人,可是事業難以成功。為此他孤獨痛苦,思想彷惶,后來心理
醫生聽了他的陳述,一語點破他造成困境的原因,他才意識到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里。從此
他很少談自己如何高明,而多聽同事的說話,因為同事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而夸耀自己的
成就遠比聽別人吹噓更令他們興奮。他與同事閑聊的時候,總是先請對方滔滔不絕地把他們
的歡樂炫耀出來,與其分享,而只是在對方問他的時候,才謙虛地說一下自己的成就。這樣
一來,他的人際關系越來越好,無論上司、同事還是下屬,無不樂意與他交往。當他升職的
時候,沒有一個人說閑話。
“良賈深藏寶若虛,君子盛德貌若愚。”這句古話的意思是:商人總是隱藏其寶物,君子
品德高尚,而外貌確卻顯愚笨。所以需要展示自己時,就一定要露一手,讓別人記住你,對你刮目相看,但是必要時“藏起鋒芒,收其銳氣,”不可將自己的優勢讓別人一覽無遺,這才是最善于雕節心理平衡的處世策略。
無論實在言語還是在行為方面向別人暴露自己的優越心理,都是令人反感的,所以智者會
盡量保持柑甘居人下的謙遜姿態,結果他們反而受到大家的敬仰,這難道不是一種更高明的策略嗎?
不要試圖告訴別人正確的應該是什么,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說:“你不可能教會一個人
任何事情,你只能幫助他自己學會這件事情。”
文字節選于《讓生活簡單一點【生活中的心理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