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蒙古族的音樂和舞蹈,并對其產生興趣。 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歌曲。 3、通過聽、唱、舞、創等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蒙古族的音樂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 3、為歌曲創編不同的動作。 教學過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師:同學們們,愉快的音樂課開始了。今天的音樂課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瞧! (出示小紅馬畫面) ,它來自遼闊的大草原,今天特意來請我們到它的家鄉做客呢!想不想 去?那好,全體起立,我們拉好韁繩,擺好姿勢,跟著小紅馬出發吧! 2、律動:隨《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騎馬動作。 二、走進大草原 1、欣賞草原風光。 2、學跳筷子舞。 師: (出示筷子)咦?這是什么?你可別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 老師看到有些同學們似乎有些懷疑,那讓老師給你們跳一段吧! 師示范動作。手位:簡單的筷子交叉敲擊動作腳位,前蹲、后仰。 師:怎么樣?信了吧!誰學會了?——全體學生跟音樂齊跳。 3、變化筷子舞節奏。 師:簡單的筷子舞同學們一學就會了,現在老師要給筷子舞變個魔術,你們仔細找一找,它 變在哪? 師示范:在第二樂句和第四樂句的最后一小節加入 XX X。 師:同學們的眼睛可真亮啊! (出示節奏譜)變變變,你們瞧!這個新節奏變到這兒來了, 老師用紅色的符號表示,還變了一個動作在這兒呢! 4、師生合作表演節奏:我邀請你們跟老師合作一下,我來念前面的節奏,你們來念后面紅 色的節奏,可以嗎?師念前面節奏,生念后面。 三、歌唱大草原 1、師:歡快的筷子舞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們 勤勞、勇敢、放牧、歡歌,你們聽。 2、聆聽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 2、隨琴哼唱。 你覺得小牧民在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跟著老師的琴聲高興的唱起來吧! 4、指導缺點。 5、隨老師琴聲再唱。 6、師生用歡快的歌聲對唱:聽到小牧民唱的這么自豪,老師也想來當一回神氣的小牧民, 讓我們來比一比,誰唱得更神氣? 7、師:同學們的表演就像草原上一個個神氣的小牧民,現在就讓我們唱起歌,跳起舞,做 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嗎? 8、拓展。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在草原上度過了快樂的一節音樂課,我們一起騎馬、唱歌,最高興的 是一起學習了筷子舞。其實呀,筷子舞只是蒙古舞蹈中的一種,聰明的蒙古人民還能用許多 生活中的東西跳出一段好看的舞蹈呢。你瞧(出示蒙古族各種舞蹈畫面) 。 四、告別大草原 1、師:蒙古的舞蹈多姿多彩,蒙古的人民熱情好客。瞧!小紅馬又來了,讓我們騎上小紅 馬跟大草原告別吧! 2、播放歌曲,生隨音樂唱起歌,邊跳邊出教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