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認為假期孩子在家正是充電的好時機,因此絕不能缺少書籍的陪伴。
但家長們也都有著相同的煩惱:市場上的讀本玲瑯滿目、良莠不齊,想要挑選出適合孩子閱讀、充滿吸引力同時有利于他們成長的好書,簡直是在考驗家長的學識和智慧。
那么,深諳教育之道的老師會給自己的孩子挑選哪些書呢?
從事了十幾年高中語文教學,又是兩名小學生家長的我,尤其討厭孩子們癡迷于言情、魔幻類的圖書。前階段,小兒班級流行《查理九世》、《怪物大師》,對此我個人嗤之以鼻,這類書籍紙張質量一般、情節平平、文化底蘊缺失。說這話可能有些小清高,或者說是小傲嬌,老師的孩子嘛,閱讀的書籍必須富含營養。
何為有營養呢?我主要選擇側重提高文學素養、掌握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習慣等方面的書籍。
小兒剛剛邁入小學時,雖之前學過拼音,但掌握的并不是十分牢固,我總想找制敵必勝的法寶以解燃眉之急。所謂病急亂投醫,正當我焦頭爛額地尋求度娘幫助的當下,閨密送來了他家寶貝典藏的注音版《西游記》。
因為之前看過《西游記》的動畫片和電視連續劇,兒子對情節較為熟悉,沒花幾天功夫就看完了,而且愛不釋手。這本書,保留了名著原作的精華,語言童趣十足,對于他拼音的鞏固提高功不可沒。此后他還當上了語文老師的小助手,教其他小朋友拼音。
四大名著都有拼音版,但其他三部對于小學生而言并不適合。《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太過復雜,相互牽扯;《紅樓夢》太高深,連高中生和老師都很難把控;《水滸傳》渲染“造反”豪俠仗義、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壯舉,引導不當就會產生反作用;相比之下,《西游記》故事簡單,情節易于理。
我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好閨蜜,各自的孩子都差不多大,所以大家經常相聚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多年來大家一直保持著一個傳統,每年寒暑假,我們都會購買起碼兩套書籍,一套相互贈送,一套自留。對于大家共有的書籍,我們要求孩子在閱讀中做好勾畫圈點,寫寫讀后感,不定期舉辦讀書沙龍,交流閱讀心得。這樣會有固定的閱讀任務并會有競爭的意識,做到量上有保障,質上有飛躍;自留的一套則做讀書推薦和圖書漂流,所謂“書非借不能讀也”。
基于小兒英語最弱,去年寒假閨密給幾個孩子買了中英雙語的《棚車少年》套書。它是暢銷60年經典童書,是一位美國女教師用500個英語單詞寫成的探險勵志故事。做深入的閱讀,不僅能夠增加孩子英語詞匯量,熟悉常用的英語語法,還能讓他們遇到挫折時笑對人生,既是知識的貯備更是心靈的洗滌。
其實,我在指導兒子閱讀時還是留下了一點小遺憾,當年沒有讓小兒涉獵外國經典名著,以至于他現在對外國文學并不十分感冒。幸而家有老二可以補救,如《優等生必讀文庫﹒世界經典兒童文學注音暢讀系列》中的《愛麗絲漫游仙境》、《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木偶奇遇記》《綠野仙蹤》都值得推薦的。
這些經典的故事被一次又一次地印刷、演繹,仿佛對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具有神秘的吸引,這其中就包括我的女兒。
拿到這套書的時候,小兒抱怨老天不平,長嘆一聲:“我小時候怎么沒有這樣的,妹妹就有了,哼!”經兒子一提醒,我恰巧翻到了屬于同一系列的適合小學中高年級的《優等生必讀文庫·世界經典名著主題悅讀系列》。每本書均設有“作家小傳”、“作品簡介”、“知識百寶箱”、“延伸閱讀”等助讀板塊,能夠讓小讀者在高品質文學的滋養下開闊眼界,增進才智。特別是《福爾摩斯探案集》,正值英劇熱播、電影來襲,孩子更能接受,更感興趣。
總結我選書的經驗,書籍最好是“有圖有真相”,“圖”即為影視作品、精美圖畫、照片等,能夠帶來視覺的沖擊;“真相”即為原著,完善閱讀的體驗,而且必須是紙質的,而非電子書。
家長重視文化成績,最易忽視安全教育,即使教育部門三令五聲要求學生上網完成安全教育作業,也大多草草了事或是干脆家長代勞。
生活在江南水鄉,前不久南方洪水泛濫,臺風肆虐,問及小兒如何應對,他竟說得頭頭是道,原因無非是我經常陪他收看央視的“荒野求生”欄目,并買了一套《貝爾寫給你的荒野求生少年生存百科》。
培養孩子掌握生活技能和強化安全意識迫在眉睫,相比較荒野求生系列,《做自己的安全衛士》系列更接地氣,其中《災難面前我有辦法》就寫到了洪水和臺風襲來時的注意事項。它通過有趣的故事,配以色彩亮麗又充滿童趣的插圖,還原多種生活場景,講述在不同環境下需要重視的安全問題,讓孩子身臨其境,便于理解和記憶,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遠離危險,快樂成長。
生命安全固然重要,但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同樣牽扯家長的心。不時傳出的校園學生自殺事件令人毛骨悚然,我試探性地把這種嚴肅的問題拋給兒子分析,鑒于他情商頗高,有時分析得頭頭是道。例如在談到愛情糾葛時,兒子說道“可以找其他女孩啊,干嘛吊死在一棵樹上”,讓我們大人啼笑皆非。
小學二年級,小兒開始閱讀《淘氣包馬小跳》。這是一套屬于中國孩子的貼心成長讀本,通過描寫一群調皮孩子的快樂生活以及他們和家長、老師、同學的好玩的故事,映射當下兒童的生活現實與心理現實,呼喚張揚孩子的天性,舒展童心、童趣,倡導理解、溝通,孩子甚至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對其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幫助較大。
除了楊紅櫻的作品,還推薦《畢淑敏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這本來是我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作為暑假禮物送給孩子們的,沒料到畢淑敏為我也開啟了一堂有趣而真摯的心靈成長課。從愛、成功、人生、自信、成長和親情等六大主題不同方面引導孩子遇到問題勇敢面對,妥善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心靈謎題。
提到生活習慣的養成,就不得不說《最好的我》和《胡小鬧日記》,特別是家有獨生子女必看,其中《爸媽不是我的傭人》和《再見了,壞習慣》兩冊印象最深刻,到目前為止對孩子的影響也最大。
每篇故事后均附有極具引導性的人生箴言和成長啟示,通過“故事——引導——思考”的結構幫助孩子在閱讀中領悟,在領悟中成長,自覺自發地去“做最好的我”。
另外,《曹文軒系列繪本》將嚴肅主題用圖畫書的形式輕松表達并引領讀者思考探索,《少年讀史記》最適合孩子閱讀的歷史故事,《希利爾講藝術史》可謂史上最通俗易讀的藝術史普及讀物,《魔法樹》中純凈、溫暖的魔幻冒險故事也能讓家長放心、滿意。當然,還有一大類,那就是經久不衰的《十萬個為什么》。
暑期才過了四分之一,正是最好的讀書季,再不行動,還在等什么!
本文編輯 | 葉婷
責任編輯 | 趙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