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中最有錢的額門派
金庸的武俠世界里哪個門派最有錢,或者說是綜合實力最強的門派?
你一定不會想到竟然是這個弟子并不算多的——逍遙派。
為什么會這么說呢?其實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佐證——
一、逍遙派的武學典藏和人物武學修為最為逆天:
《天龍八部》中有一段提到關于無崖子與李秋水生活過的瑯環福地的武學秘籍收藏情況——
一踏進門,舉目四望,登時吁了口長氣,大為寬心,原來這“瑯擐福地”是個極大的石洞,比之外面的石室大了數倍,洞中一排排的列滿木制書架,可是架上卻空洞洞地連一本書冊也無。
他持燭走近,見書架上貼滿了簽條,盡是“昆侖派”、“少林派”、“四川青城派”、“山東蓬萊派”等等名稱,其中赫然也有“大理段氏”的簽條。但在“少林派”的簽條下注“缺易筋經”,在“丐幫”的簽條下注“缺降龍十八掌”,在“大理段氏”的簽條下注“缺一陽指法、六脈神劍劍法,憾甚”的字樣。
除了大理段氏的《一陽指訣》《六脈神劍經》、丐幫《降龍十八掌》(歷代教主口述,沒有拳經)、少林寺《易筋經》之外,天下武學,逍遙派都能夠取到。
這是逍遙派硬實力的一個體現。
二、逍遙派是慕容家族一系,曾建國大燕《天龍八部》中有一段提到慕容家族。
慕容復的祖宗慕容氏,乃是鮮卑族人。當年五胡亂華之世,鮮卑慕容氏入侵中原,大振威風,曾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好幾個朝代。
其后慕容氏為北魏所滅,子孫散居各地,但祖傳孫、父傳子,世世代代,始終存著這中興復國的念頭。中經隋唐各朝,慕容氏日漸衰微,“重建大燕”的雄圖壯志雖仍承襲不替,卻眼看越來越渺茫了。
到了五代末年,慕容氏中出了一位武學奇才慕容龍城,創出“斗轉星移”的高妙武功,當世無敵,名揚天下。他不忘祖宗遺訓,糾合好漢,意圖復國,但天下分久必合,趙匡胤建立大宋,四海清平,人心思治,慕容龍城武功雖強,終于無所建樹,郁郁而終。數代后傳到慕容復手中,慕容龍城的武功和雄心,也盡數移在慕容復身上。
大燕圖謀復國,在宋朝便是大逆不道,作亂造反,是以慕容氏雖暗中糾集人眾,聚財聚糧,卻半點不露風聲。武林中說起“姑蘇慕容”,只覺這一家人武功極高,而行蹤詭秘,似是妖邪一路。慕容氏心懷大志,與一般江湖人物所作所為大大不同,在尋常武人看來,自是極不順眼,再加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名頭流傳,漸漸的竟致眾惡所歸。
圖謀復國的慕容氏,暗中糾集人眾,聚財聚糧,應該能如符合題目中的“有錢”。而《天龍八部》中提到的慕容龍城,在熱心網友的推(Y)理(Y)下,得出了是逍遙派創派祖師“逍遙子”的結論。
這段引用雖沒能親自去驗證,但也言之有理,博君一樂。
逍遙派創始人慕容龍城的考證:其一,慕容龍城為五代末(907~960)趙匡胤建宋(960)時期人物,他創出斗轉星移,在當世無敵(參見卻試問章)。
這與同一時代武功獨步天下的逍遙派建派時期(960~999)吻合,又與逍遙派第一代弟子天山童姥(999~1095)、無涯子(1002~1095)、李秋水(1007~1095)拜師入派年代吻合。
其二,西夏(1038~1227)開國年代與無崖子、李秋水在大理無量山及之后無崖子與李秋水生王夫人(約1035);李秋水回西夏;無崖子到函谷關,收徒蘇星河,丁春秋(1050)等一系列時代事件吻合
其三,無崖子,李秋水,王夫人,慕容家族歷來的共同嗜好:收集天下武學書籍又是吻合。
其四,天山童姥的八荒六合惟我獨尊暗喻王者,無涯子的珍瓏之局暗喻天下之爭(天山童姥、李秋水均無技破解),逍遙建派那個時期正是天下動蕩逐鹿中原的時代。
黑棋象征中原外圍的大理,吐蕃,西夏,遼四塊厚勢,而糾纏廝殺苦苦做活的白棋則象征力圖中原復國的慕容氏家,誰想到頭來機關算盡終不成活,轉眼化為一片宋代江山。
其五,書中所說靈鷲宮百年前舊主人(995年以前,童姥及慕容龍城)留下石壁圖畫,以及西夏皇宮同源一脈的石壁圖畫均為鮮卑族武學,且與慕容龍城、趙匡胤年代再次吻合,另外還可以看出鮮卑壁畫要遠高于太玄經壁刻的武學境界。
故靈鷲宮,西夏王宮壁畫由來的相關文獻資料線索可以作為慕容氏家及鮮卑武學留傳的佐證。
最后,結合各類證據線索,推理分析下當年慕容龍城在逍遙派幕后的布棋天下(以下指天龍時代的地理位置,而非五代十國時具體國名) 東北遼國,慕容龍城,坐鎮山東,暗建義旗,力圖收復燕代故地。
西方吐蕃,天山童姥,坐鎮天山靈鷲宮,慕容氏收買吐蕃國師鳩摩智作為強援。西南大理,無涯子,坐鎮瑯嬛福地,廣集天下武學,應防大理段氏。中腹西夏,李秋水,坐鎮西夏皇宮,掌控朝政,連年攻宋,應時而動。東南中原,慕容氏族,坐鎮燕子塢(還施水閣),博覽天下武學,繁衍生息,暗積勢力, 等待天下大亂時機,聯手吐蕃、遼國、西夏、大理,慕容氏族瓜分中原,意圖重演五胡亂華一舉復國甚至統一天下局勢,是以天下一盤珍瓏局之由來。
可惜當年趙匡胤突發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輕易拿下大宋江山,至此慕容氏家前功盡棄,至天龍時代均在“右下小小一塊白棋”間死活難測,正可謂“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同一笑,到頭萬事俱空”。
三、逍遙派財大氣粗的直接體現《天龍八部》里段譽初入瑯環福地的一段描述
走向光亮之處忽見一支大蝦在窗外游過。這一下心下大奇,再走上幾步,又見一條花紋斑爛的鯉魚在窗悠然而過。細看那窗時,原是鑲在石壁的一塊大水晶,約有銅盆大小,光亮便從水晶中透入。雙眼帖著水晶幾外瞧去,只見碧綠水流不住幌動,魚蝦水族來回游動,極目所至,竟無盡處。他恍然大悟,原來處身之地意在水底,當年造石室之人花了偌大的心力,將外面的水光引了進來,這塊大水晶更是極難得的寶物。
這種像極了現代社會中海底餐廳的居所,在那個年代想要造出來,其耗費的財力、物力想必是相當驚人的。
后言:
其實各個門派分屬不同時代,沒法橫向比較,也難以得出個統一結論。
逍遙派是我印象中線索不多但又露出其冰山一角的逆天存在。
其實,根據天龍寺本因的說法——本因道:“依這六脈神劍的本意,該是一人同使六脈劍氣,但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咱們只好六人分使六脈劍氣。師叔專練拇指少商劍,我專練食指商陽劍,本觀師史練中指中沖劍,本塵師弟練無名指關沖劍,本相師兄練小指少沖劍,本參師弟練左手小指少澤劍。事不宜遲,咱們這便起始練劍。”
想必,在北宋之前,五代十國之時,是個天下武學奇才紛呈的年代。獨孤氏的獨孤求敗、慕容氏慕容龍城的斗轉星移、段式的一陽指和六脈神劍。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