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指的是一種由高尿酸血癥引起關節疾病,嘌呤則是我們細胞內的一種遺傳物質。當我們身體內老的細胞死亡后,嘌呤物質就會被釋放出來并且代謝成尿酸,然后以尿酸的形式排出體外。當我們吃了一些高嘌呤含量的食物時,體內的尿酸數量也會升高,但這部分產生的尿酸只占到總尿酸濃度的20%
如果我們體內的尿酸產生得過多,或者尿酸排泄出現了障礙,體內的尿酸濃度就會出現異常升高的情況。當我們血液中的尿酸濃度超過了420微摩爾每升時,就會被診斷為高尿酸血癥。如果此時我們遠端肢體(如大拇指)受到了寒冷、勞累、飲酒或者外傷的刺激時,就有痛風發作的可能。
因此要預防痛風的發作,就要從降低體內的尿酸值做起,同時盡量避免外界對遠端肢體的刺激。要降低體內的尿酸濃度,也可以從減少尿酸生成,或者促進尿酸排泄兩個方面努力。不吃高嘌呤含量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貝殼類海鮮和濃肉湯等;少吃高熱量食物,防止體重過度增加等措施,都是從減少尿酸生成的角度考慮的。
降低尿酸的主流措施,是促進尿酸的排泄。我們體內70%的尿酸都是通過尿液排出的,因此及時補水、保障尿量是促尿酸排泄的基礎;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一方面可以保護我們的腎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堿化我們的尿液,都可以有效促進尿酸排泄;少吃肉食、少喝酒、少鹽少糖飲食,可以消除妨礙尿酸排出的因素,也可以促進尿酸的排出。
當痛風已經發作了,或者尿酸值高于540微摩爾每升時,或者在醫生認為的其他需要服藥降尿酸的情況下,患者一定要遵從醫生的治療方案、規范服藥降尿酸,這樣才能防止高尿酸血癥對我們身體的傷害。
分享
舉報
小哥康起 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售后工程師08-27 07:27謝謝邀請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復雜的關節炎類型,各個年齡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痛風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突然性的關節疼,發病急,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水腫、紅腫和炎癥,疼痛感慢慢減輕直至消失,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當疼痛發作時,患者會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于大腳趾被火燒一樣。最常發病的關節是大腳趾(醫學術語:第一跖骨),但發病的關節不限于此,還常見于手部的關節、膝蓋、肘部等(見圖集)。發病的關節最終會紅腫、發炎,水腫后組織變軟,活動受限,最后影響日常生活。這些癥狀會反復出現,所以一旦關節出現強烈、突然的疼痛后,就要及時看醫生,做好癥狀管理和預防。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拖延的后果是疼痛感將越來越強,讓人難以忍受。如果這時候發燒了,就說明已經出現了炎癥。不僅如此,關節本身也會受到損害,骨質會被腐蝕,導致關節變形(見圖集),整個發病過程腎臟也會受損,嚴重的會發生腎結石甚至是腎衰竭,危及生命。
造成痛風的本質原因是體內尿酸水平的升高,造成了尿酸鹽在關節和腎臟部位的沉積。通常來說,造成痛風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①飲食原因。吃了太多的肉類和海鮮,暢飲了過多的啤酒之后,人體的尿酸水平升高,就可能造成尿酸鹽沉積;②肥胖。肥胖導致的后果是體內尿酸的增加,腎臟無法徹底清除多余的尿酸;③服用了某些藥物。這些藥物會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④家族史。如果家人患有痛風,那么你患病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分享
舉報
高級營養師培培 三級營養師資格證持有者08-27 22:12痛風和嘌呤是一回事嗎?不是。
那他們有什么區別呢?
1、痛風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長期嘌呤代謝紊亂、血尿酸增高引起組織損傷的一組特異性疾病。
臨床特點:高尿酸血癥、特征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嚴重的可導致關節活動障礙和畸形、間歇性腎炎、尿酸性尿路結石等;
2、嘌呤是身體內的一種物質,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人體內嘌呤氧化形成尿酸,人體內尿酸過高引起痛風。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人體每天尿酸的產生和排泄保持平衡狀態,維持血尿酸處于正常水平,當這種代謝發生紊亂,尿酸不隨尿液排出,被帶到血液中,形成高尿酸血癥,處于痛風的前期。
我是有高級營養師培培,畢業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學營養專業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關注,我會用自己所學和經驗為大家解疑答惑,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