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喜歡沖突,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沖突。值得說明的是,沖突不全是壞事,它能暴露組織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問題的公開討論,增強企業活力,刺激良性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講,沖突是創新的重要源泉。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云:無敵國者,國恒亡也。沖突只是發展、變化或創新帶來的副產物。
在企業中,如果兩個人總是意見一致,那么其中一個人肯定是不必要的。出現沖突并不可怕,關鍵如何有效化解。辦法總比問題多,任何沖突都有完美解決的方案。當沖突出現時,如何化沖突為共贏、化干戈為玉帛?
關鍵是基于立場(對與錯)還是基于利益(得與失)的處理方式,即競賽還是共贏的問題。如果要競賽,即導致沖突的升級。基于利益的沖突處理迫使人們走向雙贏的策略,即我需要的是什么、他需要的是什么,如何實現你好我好大家好。這就需拿出誠意,用同理心,采取適度的堅持,并注意妥善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在處理方式上,要冷靜公正、不偏不倚,充分聽取雙方意見。處理時要建立共同的目標,并要有嚴密的規章制度。在技巧上要曉以大義,交換雙方的立場,創造輕松的氣氛,同時注意冷卻降溫的妙用,最后要給雙方有臺階可下。切忌過度理性,對負面情緒視而不見,認為處理沖突是對人不對事;更不能認為處理沖突是一方的責任,只有對方需要改變;也不能等對方先行動才表達自己的善意。
在具體策略上,有9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1)做大餡餅:雙方如何各取所需?是否存在資源短缺? 如何擴大關鍵性資源?創造性地將原先沖突的資源擴大,產生更多的資源。
(2)滾木法:我的重要和次要問題是什么?雙方的重要和次要問題是什么?我的重要問題在對方是次要問題嗎?對方重要問題在我是次要問題嗎?雙方是否都把可以分開的問題栓在一起?
(3)交易法:對方的目的和價值觀是什么?我如何才能滿足對方的目的和價值觀?
(4)減輕代價:我的建議給對方造成哪些風險和代價?如何降低風險、減輕成本?沖突時替對方考慮,如何讓對方能贏。
(5)目標升級:出現沖突時,提出一個新的高層次的共同目標,該目標不經沖突雙方的協作努力是不可能達到的。
(6)搭橋法:思考對方的建議是想要解決哪些關切點?我的建議是想要解決哪些關切點?在這些關切點中,雙方的優先選擇是什么?怎樣才能滿足雙方的優先選擇?總之,相互尋找共同點,建立沖突中的“橋梁”。
(7)談判法:雙方選出談判代表,訂定目標底線與期望上限,并在協議中我希望包括哪些內容?并彼此為對方找臺階下。同時雙方要明白天下沒有全贏的談判,退一步海闊天空。
(8)調解法:調解人要清楚說明調解事由與目標,在立場上要扮演橋梁的角色,創造互信的氣氛,緩和沖突場面。調解時引導雙方尋找解決之道,不宜主動提出解決的方案。應記錄雙方發言的重點,最后供對方確認;調解成功要將調解方案內容印發給雙方,并簽名負責。
(9)權威法:這一般適用于情況緊迫時。當沖突雙方通過協商不能解決時,可以由上級主管部門作出裁決,按“下級服從上級”的組織原則,強制沖突雙方執行上級的決定或命令。
總之,沖突管理是一門學問,無論是企業管理者,還是家庭成員都必須掌握,否則組織在內耗,家庭在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