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蘭欣賞標準,是數(shù)千年來我國人民賞蘭心得的結晶。它以人體美來串形,用人品美來定格,納百花之美來分品,集珠寶與美玉之質來鑒色,定幽雅來辯其香,標君子之風來賞其神韻。由此可見,中國蘭花的欣賞標準確實是一門十分博大精神的園藝知識。中國蘭花的花朵雖小但它的包容性都很大,無論梅花、荷花、水仙花、菊花、牡丹花以及各種奇花它均容得下,甚至動物飛蟲如蝴蝶、獅子、神龍、麒麟均能包容于 下。就是它那片片株葉也可以集縞、線、斑、邊、錦于一體和著金銀之色編織最美的圖畫。中國蘭花決非一般花卉,它藝術內涵深厚,知識性極強而且個性明顯,真可以說一花一世界,每朵蘭花都印證著人的心靈美。我們可以毫不含糊的說,中國蘭花是世界花卉中最美的花。本人才疏學淺,養(yǎng)蘭實踐經(jīng)驗少,賞蘭更沒入門,《西部蘭花》雜志社的程豫先生硬要我寫此命題,執(zhí)筆放知艱難,錯漏更怕誤人,請讀者多諒。 國蘭以欣賞可分為花藝與葉藝兩大類,之下又可以分十三個\品系,如梅、荷、水仙、素、奇、蝶、色花、奇葉、線藝、葉戀花、雪花點龍抱珠、麟生體等。無論欣賞國蘭的花藝或葉藝,其創(chuàng)意均是,求形象為象征,化自然為意境,而目的是使人的心靈美印證于蘭,由此相互應和提升。我們明知了創(chuàng)意和目的,只要端正欣賞的態(tài)度是不難把握其標準的。 一、 中國蘭花的花藝欣賞標準: 國蘭花藝欣賞的基本標準約有十五項。 1、 主正:主瓣要端正,歪斜者均為劣品。 2、 肩平:二片副瓣之中線呈水平為平肩,高于水平線者為飛著均為上品。漸落著、落肩大落肩又俗“三腳鳥”均為形,格有病。 3、 瓣圓:外三瓣要短闊趨圓,凡狹長似竹葉、線條、雞爪者均難入正品。 4、 邊緊:外三瓣之周緣向內微裹形似淺勺者為緊邊、平邊、反挺、翹角均為劣。 5、 三瓣拱抱,花盛開后外三瓣仍呈含抱之勢為佳、反卷,飄翹者較次。 6、 捧短:捧瓣必須短圓,凡尖狹者均為普通蘭花。 7、 兜軟:捧兜必須軟糯光潔,捧心厚硬粘結者均為劣品。 8、 唇大:唇瓣要短圓闊大,凡尖舌,狹長無舌者均難入品。 9、 點鮮:舌上紅點要鮮艷突目,點要成形而不散亂,紅點淡而三或色暗者均較次。 10、 口舌端正:蟲媒授粉入口處為口,口形要端正,凡敞口或口形歪斜者均為病。唇瓣舒啟要適度,姿態(tài)要端正,歪舌、吊舌、斜扭者均難入選為品。 11、 桿高:花梗要細圓高挺出葉架,花梗粗木、彎曲、方棱、低矮者難為上品。 12、 色俏:花色要亮麗嬌艷,凡花色混濁,色暗而不明凈者均為次品或劣品。 13、 質糯:花瓣肌理要細膩滋潤,質地厚糯者方為上品,質 又肌理粗松者均為下品。 14、 守好,花開經(jīng)月色不凋,形不變?yōu)榛ㄊ睾?,俗稱:“勁骨好”?;ㄩ_七天方定形,花開半月方能分花守好否,若花開三、五天后色漸懨。形漸變劣者花守就極差矣一次類推可定花守之優(yōu)劣。 15、 神韻高貴:花與葉的形姿、色澤、精神氣質、風度、韻味等合而為神韻。神韻雖由花與葉的色、香、形、品、格、姿為表象,然而其意境卻在有形之外。要排賞蘭人的較高的文藝修養(yǎng)去領悟。以上前十四項標準均是為神韻服務的,神韻不佳則全部盡失,如花形尚好,花色已佳而花朵俯首低頭,這就全無神韻可言了。又如花有品,形有姿,色亦佳卻梗矮柄短又花朵間距緊擠,這就有失風度與韻味了。 以上十五項是中國蘭花欣賞就花而立的通用標準,配以葉的標準與香氣的標準就較全面了。以下暫不說奇葉與線藝的葉上標準。 1、 株形文秀:中國蘭花的株形看似相同,其實形態(tài)個黑有直立雄健的,有半垂而曲線優(yōu)美者,亦有斜披或全垂的等等,總以文氣而秀美者為上品,雄健而不失秀美方為剛柔并舉,否則是為粗木。彎垂不等于柔弱,柔中有剛彎垂適度方曲線優(yōu)美,葉片排列要整肅或屈曲有姿具古樸之味,蓬頭亂舉總覺欠美。 2、 葉片優(yōu)美:古蘭譜稱:“線香腳、螳肚、蟮尾為美葉”也就是說,葉柄緊企如“線香”,葉幅中部似“螳肚”,葉尖部好似“蟮尾”其實細串蘭花的葉尾部佳者均似“船尾”,古蘭譜中“蟮尾”可能是音似而產(chǎn)生筆誤。葉片優(yōu)美者較多如“永露葉”,“圓頭勺葉”等等,總以有形又有型為美,平坦而又無型者均為平常之花。 3、 葉質糯潤:國蘭的葉質糯潤,脈紋細含方能花開上品,葉枝粗糙,脈紋粗亮或夾細者均無好花。 4、 葉色滴翠:葉色碧綠滴翠者為好,素心葉色潤而偏淡,奇花葉色多數(shù)泛黃,質厚起皮色沉無光澤者非奇則荷,葉色油亮又粗澀者均為劣品。 5、 葉鞘堅挺:葉鞘又俗稱腳殼、甲子、葉褲等。葉鞘堅挺,質地厚糯、形態(tài)有型、色澤掛彩方為上品,淡軟油澀無彩者均較劣。 6、 香氣清遠幽雅:中國蘭的香氣清遠幽雅方顯其氣品高貴。香氣濃、烈、濁、郁、悶,均為不好。甚至無香或有臭氣者均不入選。 以上二十一項是中國蘭欣賞的通用標準,中國蘭花種類多品系更多,種類和品系的個性極強均有精細嚴格的欣賞標準,以下異詞介紹國蘭梅、荷、水仙、素、奇、蝶、色花、奇葉,線藝以及新品系葉戀花、雪花點、龍抱珠麟生體等的欣賞標準。如有錯漏,請讀者和方家更正以便同進。 二中國蘭花瓣型的欣賞標準: 約于260年之前,清朝乾隆年間,安徽省的鮑倚云總結前人賞蘭心得寫了一部蘭花專著名為《藝蘭雜記》書中,首先提出了國蘭的瓣型分類。從此以后260年里人們不斷深化和完善瓣型花藝的鑒賞標準,可以說已至善 美,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努力學習,進而理解和悟透其精髓。在自然美中求形象為象征,化自然美為藝術之意境,使人的心靈美印證于蘭,這就是國蘭瓣型學說的真諦,以不光說國蘭梅瓣花藝: 1、 梅瓣:又稱梅、梅花瓣。 查歷代古蘭譜記述最諍細者寫到:“梅瓣三扮結圓,捧心有兜有白頭,舌短而圓,綻放時酷似早春寒梅?!惫湃藷捑渚ё智Ы?,卻使今人理解和把握上出了難題,以致初學后養(yǎng)國蘭的人很難吃透標準。 在選品種和養(yǎng)蘭欣賞的實踐中仔細觀察方能悟透梅瓣的標準,以下談一些我在實踐中觀察與領悟到的極不成熟的經(jīng)驗和教訓: 梅瓣的新芽萌發(fā)出土時,芽色均較鮮艷,芽尖多數(shù)有一點白色玉峰,或芽體掛彩,質地晶瑩滋潤,芽色混濁或油澀者決不出梅。葉褲勁挺而散,每有一片葉褲扭向前,葉褲企緊峰尖似針。葉姿多半垂,葉片排列整齊似拆扇,底葉多數(shù)呈魚狀,葉柄緊企而細長,中幅呈螗肚形,葉面多數(shù)有“行龍”,葉尾呈船形,葉面通常呈溝漕形而不平坦,葉脈細含無狹絲,葉質滋潤,葉色碧綠富光澤。 花苞頭形端正而文氣,雀咀空頭而底部緊收,圓渾而不鼓漲。若花苞圓鼓似拳,花未開而光見捧心白頭者,捧心定硬結,外瓣不翹必飄。梅瓣花苞殼色有多種,然殼尖必掛綠彩或玉白峰,衣殼由外向內層層增彩添色麻紋漸稀,上品梅瓣常有2至3片彩殼,邊緣有玉白色邊衣殼無麻紋酷似花瓣,子房衣殼全彩殼而做起皺者花形必圓整而大。彩殼有翠綠殼、紫紅彩殼、赤綠彩殼、白玉殼、玻璃彩殼等。 花蕾透出衣殼時形似蓮子或似花生長,頭形朝天定不俯首?;ɡ夙敹擞邪追澹吘夎偘走叄菏淄π貪u漸放瓣。細細觀察梅瓣綻放的過程真有,梅花迎春,冰雪消融的意境。 梅瓣花藝品種較多,然外瓣圓捧心愈易緊硬粘結,唇瓣也就易尖小,而捧心愈緊硬粘結,外瓣雖圓卻易飄翹,外瓣上亦易出現(xiàn)硬白筋,俗稱“背背”雖時不有人稱其為“水晶梅瓣”然以傳統(tǒng)標準論則為劣品。 梅瓣花藝品種的優(yōu)劣,中宮是關鍵所在。 梅瓣的捧兜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軟蠶蛾捧:形似蠶蛾的頭形,捧瓣前端遠而向內卷呈玉白色或乳黃色。捧瓣質地較軟糯滋潤具肉質感,兩片捧瓣分窠卻合抱端正,圓潤而光潔。捧心頂部不露鼻背,捧心側面不見舌腮。如意圓舌,劉海舌更佳。配以圓整的外瓣如春蘭“宋梅”是為梅門中的極頂上品。 半硬蠶蛾捧,又稱半硬捧,捧兜較厚硬。捧瓣尚能分窠或分頭合背,唇瓣較短小,中宮略感緊小。已可以開梅門上品。 硬捧:捧心厚硬,捧瓣連肩搭背,舌瓣尖小,中宮緊縮,外瓣雖圓僅入中宮。 琵琶頭捧、油灰塊捧、拳頭捧,捧瓣與蕊柱粘結僵化為一體,舌瓣尖小似米?;驘o舌瓣,少數(shù)亦有下啟的舌瓣,然均無口而吊舌。此類梅瓣無論外瓣如何結圓,均似冰雪凍僵后無法正常開放的梅花,均為劣品而不入選。 古人顏曰:“梅無大舌”確實,梅瓣無藝品種若能舌瓣短圓闊大放啟適度,捧心軟糯光潔圓整,中宮不緊小與外瓣配比合理,外瓣圓而緊邊,主正、肩平,展綻有姿而含抱,色俏質糯、桿高、神韻軒昂,花守又好。這種梅瓣真可以說萬在一選。 中國蘭花中花容端正,花形舒展的瓣型花并非梅瓣,而是梅形水仙與荷形水仙。欣賞那些凍僵的梅花瓣真不如欣賞普通蘭花,平平常常卻落落大方。 梅瓣花藝自提出至今已260余年了,欣賞的內容沒變,鑒賞的標準沒變。因此,人們稱它為傳統(tǒng)標準,意思是老品了。確實以國蘭欣賞的品系來論,梅瓣花藝是夠老的品種了。然而200余年來人們一直在梅瓣里鉆牛角尖,尋覓新品種,無論我出多少新的梅瓣來。嚴格而認真地說,具新意有突破者太少了,可何來那么多新品種呢?說出一新梅瓣花,尚可以說,統(tǒng)說是新品種似乎對“品種”一詞的認識有些欠妥了??磥?,我們對繼承傳統(tǒng)方面仍需努力,愿同志趣者與我共求知。 丁永康 客居于成都 寫在2004年童屈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