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茶界人士,更盼望將,茶葉賣到臺灣
兩岸ECFA簽署后,臺灣茶葉進入大陸將降低關稅。對此,我市茶界人士認為,這有利于兩岸茶界的交流、互補。不過,他們更希望的是大陸的茶葉能早日賣到臺灣。
“事實上,福建的茶產業能有今天,相當一部分得益于臺商。”茶界知名人士沈添土說,上世紀80年代,臺商在大陸開了數千家茶館,傳播烏龍茶的泡飲文化。當時,大陸仍以喝綠茶為主,很多人不習慣以小杯子喝烏龍茶,但臺灣人帶來的茶藝讓人們感受到了審美情趣,烏龍茶由此得到推廣。當時也
有不少臺商來大陸辦茶企,傳播臺灣制茶技術,福建茶產業由此提升。“時至今日,福建的茶產業發展更快,鐵觀音、大紅袍、紅茶遍地開花,而臺灣則比較受限,集中在南投一帶。但臺灣的凍頂烏龍等,茶形精致、口感清銳,在大陸也擁有越來越多的‘粉絲’,降稅后,更多的消費者可以品嘗到臺灣高山烏龍。”
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貴卿說,一年前,廈茶公司就前往臺灣考察茶產業,將臺灣烏龍茶帶到廈門銷售,并在臺灣建立“海堤茶葉”基地,事實上就是為兩岸相互開放茶葉市場做準備。“大陸13億人口,每人買一點,就把臺灣茶喝完了。因此,降稅對于臺灣茶農相當有利,同樣,也有利于兩岸茶葉界的交流融合。”王貴卿說,目前廈茶公司出品的“海堤茶葉”中,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就含有臺灣茶原料。今后,更多臺茶入廈,廈茶公司可以選取更多的臺茶精華,拼配到海堤茶葉中。
王貴卿更盼望早日將“海堤茶葉”賣到臺灣。“大紅袍、海堤紅、老樅水仙,都是臺灣沒有的,如果臺灣對大陸開放茶葉市場,就可以讓更多的臺灣民眾享受到大陸茶產業的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