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還是珍珠
哈佛心語
要有所行動,然后認識自己。——蒙田
故事殿堂
有一個自以為是全才的女郎,畢業以后屢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她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對社會非常失望,因為她感到,是因為沒有伯樂來賞識她這匹“千里馬”。
痛苦絕望之下,她來到大海邊,打算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她正要自殺的時候,正好有一個哈佛助理教授從這里走過,救了她。這位教授就問她為什么要走絕路,她說自己不能得到別人和社會的承認,沒有人欣賞并且重用她……
教授從腳下的沙灘上撿起一粒沙子,讓女郎看了看,然后就隨便地扔在地上,對女郎說:“請你把我剛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撿起來。”
“這根本不可能!”女郎說。
教授沒有說話,接著又從自己口袋里掏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也是隨便扔在了地上,然后對女郎說:“你能不能把這個珍珠撿起來呢?”
“這當然可以。”
“那你就應該明白是為什么了吧?你應該知道,現在你自己還不是一顆珍珠,所以你還不能苛求別人立即承認你,如果要別人承認,那你就要由沙子變成一顆珍珠才行。”
智慧點睛
我們對自身價值的估量不是太高,就是太低,這真是令人感到遺憾的事。不適當的估計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都是非常態的,而且這種預計的結果,常常又會導致人們對生活、學習、工作等產生不良的心態。不是自感懷才不遇,與周圍人格格不入,就是感到壓力太大,跟不上他人的腳步。
恰當的自我認識造就美好的人生,當我們去抱怨現實對我們的不公之時,不妨先問一下自己到底是珍珠還是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