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對   聯  入   門

       

一、字數相等。

四字聯:伐薪作炭;合束為柴。

五字聯:逐去千家冷;迎來萬戶春。

七字聯:

一味黑時猶有骨;

十分紅處便成灰。

十字聯: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臥薪嘗膽,三千兵甲定吞吳。

對聯字太少難以表達完整的意思,字太多了又不易駕馭,不便使用。當然,少到一兩個字、多到數百個字的對聯也有,但屬個例。

二、句式一致。

所謂句式一致,是指上下聯句子的節奏必須一致。節奏指聯語的頓挫,相同字數的句子誦讀時有不同的停頓節奏,上下聯的這種節奏必須一致。下面舉幾副五字聯為例,各聯節奏就不同:

二三式:逐去|千家冷;迎來|萬戶春。

二一二式:揮毫||錦繡;落紙||云煙。

一四式: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其他字數的對聯也有不同的節奏,恕不列舉。但要提醒的是,幾十字數百字的對聯也要做到節奏一致,不可出現錯雜的情況。這要特別注意,不要字數一多,就忽略了節奏。

三、詞性相當。

詞性,也可稱詞類,就是詞語的性質分類。現代漢語把把詞語分成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其中實詞又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等類別,虛詞又有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感嘆詞等類別。對聯要求詞性相當,就是指在上下聯對應位置的詞性原則上應當相同,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以此類推。我這里說詞性相當或原則上相同,有兩個意思、兩種情況:一是對聯的對仗要求有時候更嚴格,僅僅依從現代漢語詞語的分類還不行。由于對聯起源于古代,古人對詞語的分類跟現在不同,我們創作對聯,原則上要遵循古人的分類,以傳承對聯古雅的格調。比如古人就把名詞分為天文、地理、時令、宮室、國號、倫道、姓名、身體、衣帛、文史、珍寶、器皿、食饌、果品、蔬菜、毳食、茶酒、草木、藥石、鳥獸、水介、蟲名等二十多個門類,創作對聯時大致要按這樣的分類去對,否則就被視為失對。二是有時候對仗的要求又比較寬松,無需過分拘泥于詞性。比如虛詞就不必刻意追求詞性一致,通常把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看作一類詞互對便可。還有古人對動詞和形容詞的區別不很嚴格,對仗時常常可通融。前一種要求嚴格的情況一般稱為工對,后一種要求交較寬松(還可更寬松)的情況一般稱寬對。看看下面幾個例子:

例一:新水影搖雙檻碧;舊山光映四圍青。(西湖湖心亭聯)

例二:一縣[][][];五溪[][][]。(林則徐贈某知縣聯)

我們把例一的七字聯上下聯分別拆成七個詞,對應的詞性完全相同,無一失對,此為工對;后一副也是七字聯,如果也把上下聯拆成對應的七個詞,則有三處(上[ ]號)詞性不同,上聯第三字對下

聯第三字是形容詞對名詞,上聯第五個字對下聯是動詞對介詞,句尾處

是動詞對形容詞,但我們在欣賞時,為什么沒有失對的感覺?原因之一是全聯文筆優美老辣,立意高遠,人們看到時只會贊嘆其藝術的感染力而不會注意到形式上的不足,瑕不掩瑜是也;二是聯語除了詞性上的微瑕,其它方面都完全符合對聯規則。

四、語言結構相同

所謂結構相同,是指上下聯的詞、詞組、語法的結構要相同。漢語言的詞或詞組的構成方式多種多樣,如聯合結構、動賓結構、偏正結構、主謂結構、動補結構等等;還有漢語的句子有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等成分。創作對聯時,上聯使用的是哪種結構的詞或詞組,下聯對應的位置上也要用哪個結構的詞或詞組。上聯是主語,下聯對應的位置上也必須是主語,上聯是謂語,下聯對應的位置也必須是謂語,以此類推。舉例如下:

例一: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于右任贈蔣經國聯)

例二:著作最嚴謹,豈徒中國小說史;

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蔡元培挽魯迅聯)

我們把例一按句式二二三的節奏分成三節,是這樣的: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上聯計利是動賓結構,做主語;當計的偏正結構,作謂語;天下利是偏正結構,做賓語,全句三個詞組組成了一句完整的主、謂、賓句子。下聯的詞組結構和句子結構與上聯完全相同。

例二字數稍多,略微復雜一些,但上下聯對應的詞或詞組的結構、句子的成分結構也完全一致,讀者可按例一的方法自己分析,此不贅述。

需要了解的是,對聯一般字數不多,語言較凝練,有時候只是由人名、地名、專用詞匯或短語構成,并非完整的句子,句子成分隱藏或省略了,所以我們主要把握住詞性和詞的結構便可。

五、平仄相對

漢字的讀音有四種基本聲調,叫做四聲。四聲又有古四聲與今四聲之別,古四聲稱作平、上、去、入,今四聲稱作陰、陽、上、去,即一般所說的一二三四聲(兩處的皆讀作 /shǎng/”),四聲又分平聲仄聲兩類。

古四聲的即平聲(大致是今四聲的陰平和陽平),其余上、去、入三聲皆歸仄聲。今四聲的陰平、陽平通稱平聲,上聲、去聲統歸仄聲,古四聲里的入聲在今天的多數語音里都已消失,但部分方言里仍由保留,那些古入聲字在今四聲里都有分布。

創作對聯,我主張仍應使用古四聲,至于不了解又不愿意學習古四聲者,使用今四聲也無妨。但我們見到的文學性較高的楹聯,尤其是楹聯最興盛的明清和民國時的楹聯,都是依古四聲的作品,我們鑒賞時,不可用今四聲揣度,以免鬧出笑話。

我們說對聯的平仄相對,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說上下聯的每一句要平仄相間,就是說一句話不管多少個字,平聲字與仄聲字要變換著使用,不可平聲到底,也不可仄聲到底,一般應當是兩字一換,最多三字一換,要盡量避免四連平或四連仄的情形。如果是五七言句式,稱作律句,平仄基本遵循律詩的平仄律即可;另一方面是說上下聯同一位置對應的字,必須平仄相反,就是說上聯平聲字的位置,下聯必須以仄聲字相對,反之亦然。當然,平仄相間又不是絕對的,有些位置的字可平可仄,并不算出律。一般來說,不論律詩還是對聯,每一句句首的字是可以不論平仄的,還有第三第五個字在大部分條件下也可不論平仄,但個別時候又必須論平仄,這個比較復雜,不是此次入門知識要說的,此處擱置不談。

我們將上面的規則編成便于記憶的口訣:平對仄,仄對平,仄仄對平平。一三五,可不論,二四六,要分明。舉幾副例聯如下:

例一:[][]時猶有骨(仄仄仄平平仄仄)

[][]處便成灰(仄平平仄仄平平)(題薪炭聯)

例二:[][][]何益(仄平平仄仄平仄)

入木三分罵亦精(仄仄平平仄仄平)(鄭燮自題聯)

例三:閑看[]水心無事(平平平仄平平仄)

靜聽天和興自濃(仄仄平平仄仄平)(梁章鉅自題聯)

例四:疏松影落空壇靜(平平仄仄平平仄)

細草春香小洞幽(仄仄平平仄仄平)(王原祁賀友人壽聯)

一般人都比較熟悉七字聯,所以上面聯例都選用七字聯,其中例一、二、三都有應平而仄,應仄而平的情況(有[ ]標記的字),但皆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可以不論,不算不工。例四是典型的律句,極工。

識平仄,調平仄是創作律詩和對聯的難點,上面謹就一般規則而言,實踐中特殊情況非常多,限于篇幅,今后有機會再說。

作者的楹聯大賽得獎登報

六、幾個特別規則。

第一,上仄下平。是指對聯上聯的最后一個字必須用仄聲,下聯聯尾的字必須是平聲,這是古今一致認可的鐵律,不可更改。有上平下仄的個例,過去或現在的楹聯都屬偶見,切不可作為常例,但上下聯尾全平或全仄的對聯絕無先例。比如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上下聯尾字都是平聲,是絕不可以的。有朋友以為是工對,就是因為不懂這一規則。

第二,對聯由上下聯構成,上下聯的意思可以是平行遞進的,也可以是正反對立的,但不能是相同的,就是說上下聯只是變換了詞匯,但表達出來的意思是一樣,是重復的,這種情況叫做合掌,兩只手掌合起來,都還是手,這是聯語大忌。比如天天日日”“年年歲歲”“家家戶戶”“神州華夏”“耕夫農人等等,這種情況要力求避免。

第三、一副對聯中,不要出現重復的字,就是說同一個字在一副對聯里不要出現兩次或兩次以上。但疊字詞、同位虛詞和處于某種修辭的需要可以例外。

最后,簡單地說說對聯的分類。稱對聯為對聯或楹聯是總稱,類乎詩歌是詩的總稱,按照不同的標準可分為不同的名稱,如古詩、新詩,格律詩、自由詩等等,小說亦然。對聯也有不同的分類和名稱。最早為對聯分類的是清人梁章鉅,他在道光年間編纂的《楹聯叢話》將對聯分為故事、應制、廟祀、廨宇、勝跡、格言、佳話、挽詞、集句、雜綴等十類,但梁氏分類的依據偏重于創作目的和應用范圍,標準不統一,后人多不采信。今人一般以對聯的用途和內容分類,前者如春聯、婚聯、壽聯、挽聯、致賀聯、勝跡聯、居室聯、題贈聯、雜言聯等等;后者如寫景狀物聯、敘事詠史聯、抒情勵志聯、格言哲理聯、諷諫諧謔聯等等。除此之外,有人從鑒賞、研究、介紹的角度歸集、引用、說明某些對聯,有必要就對聯涉及的對象進行分類,給予某個稱謂,比如要介紹和鑒賞有關“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對聯,將相關內容的對聯分別稱為“柴聯”“米聯”“油聯”等,在明確的特定的語境下,讀者都能理解所指,不至于誤讀或曲解,是完全可以的。但這是一種特定需要的稱謂,不會作為固定或專用的詞匯被《辭書》收錄,這也是完全正常、合乎語言習慣的作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對聯格式的要求
楹聯創作基本規則
學聯撰聯賞聯析聯知識要點
對聯百科
對聯、對句語法技巧的一些知識(二)
略談七言嵌字聯的作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东县| 淮阳县| 宿州市| 阳高县| 会宁县| 石景山区| 宁蒗| 焦作市| 金平| 大悟县| 航空| 漳平市| 江口县| 滨海县| 赫章县| 关岭| 珲春市| 桂阳县| 闽侯县| 梁山县| 河津市| 新安县| 高陵县| 怀安县| 招远市| 赤壁市| 德阳市| 鲁甸县| 格尔木市| 大港区| 古浪县| 吴旗县| 玉屏| 张家川| 大方县| 汝南县| 新丰县| 翁源县| 舟山市| 甘南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