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縣陳集中心小學
關于教育教學常規的補充說明
一、 計劃制定
1、所有學科都必須制訂計劃,欄目填寫要完整,目標具體明確,重點難點突出,方法措施可行,書寫工整認真(用黑水筆書寫)。
2、計劃制訂要有實用性、科學性、時間安排要合理(按校歷表)安排要合理。
3、計劃制訂一定要結合校情、學情、班情,要切實可行。
二、備課
1、集體備課
(1)要認真抓好一課三備(如何體現讓學?如何體現引思?)
(2)要完善好集體備課(以備課組長為具體牽頭人,每次備課后交由備課組長保管)
(3)所有備課組成員都要參加集體備課。
2、個人備課
(1)所有學科均要備課,要體現“讓、學、引、思”的具體要求。
(2)教學環節要完整
課題、課型、具體目標(含學生核心素養:九大素養)、重難點、教具、學具準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3、不得使用電子稿備課形式。
4、要超前3課時備課。
5、要認真撰寫教學反思。
三、上課
1、所有老師都要提前備好課,帶備課筆記、教具(小黑板、掛圖、課件)進課堂。
2、要做好課前3分鐘候課工作。
3、課堂教學要體現“讓、學、引、思”課改精神。
課堂教學中要讓時間、讓空間、讓機會、讓活動。
讓學的內容:
① 書本讓學生研讀
② 問題讓學生主動提
③ 見解讓學生自由地講
④ 實驗讓學生親自做
⑤ 重難點讓學生充分議
⑥ 思路讓學生自己悟
⑦ 規律讓學生反復找
⑧ 總結讓學生慢慢寫
讓學的策略:
忍——有氣度的讓,與學生換位思考,不能怕學生反應慢,也不能怕學生講錯。
準——有目的地讓,凡是課上讓學生做的事,都要貼近教學目的的設計與實施。
順——有計劃地讓,要注意學生課堂活動的合理設計,使其符合認知規律。
活——有藝術地讓,注意課堂上偶發事件的分析與應對,及時調整“讓”的形式與內容。
如何引思?
(1)講究規范,科學地引
① 要引發思考
② 要引導思維
③ 要引領思想
(2)講究藝術,智慧地引
提問要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弱到強。
(3)講究生成,靈動地引
善于傾聽,善于捕捉,善于點評,善于追問。
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課堂要重抓以下工作:
① 有效預習,讓學生、老師走進教材。
② 小組合作,走出教材。
③ 當堂訓練,鞏固教材。
④ 分層教學,細化教材。
4、不得提前離堂,不得坐著上課,不得接打手機,不得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
四、作業
1、作業門類
一年級:拼音、語練、抄書、寫字、數學、美術等。
二年級:語練、抄書、寫字、寫話(下學期)、數學、美術等。
三至六年級:語練、大作、小作、毛筆字、鋼筆字、數學、英語、美術、勞動(手工)等。
2、作業等第
所有作業一律按“優秀、良好、及格、需努力”四個等級評定成績。
3、作業用筆
一、二年級用HB鉛筆,三至六年級用0.5mm黑水筆。
4、作業內容
語文
1、 學生作業
作業內容需精選,具有科學性,有利于鞏固“四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同年級作業需根據集體備課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大致相同。
一、二年級以漢語拼音、生字書寫為主,二年級適當增加詞語訓練和寫話內容;
三、四年級以詞語、句子、段落訓練為主;
五、六年級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需增加語言表達方面的訓練及一些開放性練習。
各年級要最大限度地將課后習題落實到位。
三至六年級課文后的練習題中操作性強、綜合性的題目必做。
2、教師批改
(1)批改用筆:統一用紅水筆
(2)批改符號: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有錯題或錯字的作業不可以得“優秀”,批改后要在篇末一行頂格寫上“訂正”。
《補充習題》每課批改一次,記一個等第和日期,并讓學生在指定位置訂正,訂正后教師要及時回批。
(3)各項作業批改等第與日期寫在篇末偏右位置。
作文
1、 學生習作
(1) 篇目要求:課內習文。中高年級大小作隔周進行,小作內容原則上要為大作服務,輔以摘抄精彩語段、寫課文中的小練筆等訓練形式。習作必須達到每單元一篇的要求,必須在課內完成。
(2) 文題寫在第一行居中位置,正文每節開頭空兩格,書信類應用文不得缺少題目。
(3) 字跡工整,書寫規范。字形見方,高度占格子的2/3,寫在格子的中間。
(4) 譽寫前要反復推敲,認真修改,保證習作質量,并按時完成。譽寫后要認真檢查。
(5) 要求學生認真通讀老師批閱后的習作,仔細琢磨批語,及時訂正錯別字。
2、 老師批改
(1) 批改用筆:用紅色水筆。
(2) 批改符號:教師在批閱學生習作時,批改符號應與指導學生修改病句的符號一致。
錯別字號。在錯字的正下方打“×”,并要求訂正,別字要求在右邊比較組詞。
訂正號。畫在右邊空白處,學生訂正后教師再封口。
替換號。畫在需替換處,符號張口向上,也可以朝下。
刪減號。畫在刪掉的句子。
贊美號。記在優美詞句下方。
調換號。劃在調換的地方,前者為兩顛倒符號,后者為三顛倒符號。
保留號。劃掉的字、詞、段還有保留的必要,將此號打在下面。
另起行號。畫在需另起行或另行分段的地方。
添加號。畫在需添加名段。
(3) 教師批改作文時,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不大刪大改,多批少改。采用眉批和總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批語應寫在適當的位置上,字跡工整,明確具體,要做到一字一格,起到示范作用。
(4) 批改的內容主要從文章的內容、語言、結構、書寫四個方面評價。淡化文體,主要看內容是否充實,情感是否真實,語言是否通順,條理是否清楚明晰,書寫是否規范等,既要肯定優點,也要指出缺點,要多鼓勵,多教給方法。總批率原則上不少于60%。
(5) 批改方法要多樣化。每次大作精批示例不少于30%。
(6) 批語要有針對性、鼓勵性、藝術性、啟發性和差異性,批語文字要簡明、扼要,有文采,書寫要工整。
(7) 等第寫在右上角,日期寫在篇末總批右下角。
數學
1、 學生作業
(1) 數學課必須堂堂做作業,且在課內完成。
(2) 作業用筆:一、二年級用鉛筆;三至六年級用0.5mm的黑水筆,不準用圓珠筆。作圖用鉛筆。
(3) 字跡要工整、清楚,課堂作業要寫清練習幾(頁碼)、題號。
(4) 遞等式中的等號和簡易方程的未知數另起一行,保持等號對齊書寫。
(5) 阿拉伯數字占格子三分之二,等于號、分數線等要與作業本中的橫線平行,擺布勻稱,長短對齊,長度適當。“〉”或“〈”兩條邊的夾角50度-60度之間。幾何圖形靠左排,大小占3-4格。
(6) 應用題要有答案(一年級上學期除外),“答”字后面要有冒號,答案末尾要寫上句號。文字題只要列式計算,不必寫答案。
(7) 作業要按時、獨立完成。完成后要認真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錯題要及時訂正,訂正作業不得覆蓋老師批改的等第、日期、批語等。
(8) 每題之間空一行,每次作業空兩行。
2、 老師批改
(1) 批改用筆:統一用紅水筆。
(2) 批改符號:正確的打“√”,錯誤的打“×”,不可就錯改錯。書寫工整且完全正確的方可得優秀。如有錯誤在等第下面一行頂格寫上“訂正”。
《補充習題》教師要及時批改。
(3) 計算題、文字題和應用題只有過程和結果都正確的才能打“√”號。根據答題份量、大小要適中,一般占兩格左右,“×”號占一格。
(4) 等第與日期記在篇末占兩行。
英語
1、 學生課堂作業
(1) 英語作業用筆:鉛筆或0.5 mm黑水筆;英語各項作業需做到細致認真,字跡工整,書寫美觀整齊。
(2) 課堂作業本和第一行必須要求學生先在正中間寫上課題,如unit1 Who is younger? 每頁作業的第一行要寫明要求,如:翻譯詞組、編寫對話等。
(3) 英語課堂作業必須精心設計,年級統一,當堂完成。
(4) 高年級可讓學生在作業右下角畫一個表格
日期 次數
等第 批改日期
表格長、寬各4cm,日期、次數由學生寫好,等第、批改日期由教師填寫。
2、 教師批改
(1) 教師批改作業時一律使用紅水筆。批改符號、等第書寫、批改日期必須做到規范整齊,字跡工整。
(2) 批改時打“√”不得超過三格,有錯的在其下劃波浪線提示學生,多余的用刪除號表示,缺的用“^”表示,模糊不清或不解其意的用“.”表示。對于作業中出現的錯誤,教師應該在作業后寫上“Correct”(單詞拼寫錯誤要求學生訂正3遍)。要求學生及時在教師寫的“Correct”下一個四線三格內訂正。
(3) 教師批改等第分A、B、C三個等級,根據學生作業的整潔程度和書寫規范可適當進行表揚和鼓勵,如寫上“Good!”、“Very Good!”、“Better!”、“Best!”等進行鼓勵。批改日期用英語,如十月二日簡寫成Oct.2nd等。.
五、輔導
1、要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余時間,加強對后進生的個別輔導。
2、要認真做好學困生輔導記錄。
六、考核
每個單元結束后都要進行單元檢測,并認真做好試卷分析講評工作。
七、聽課
1、普通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40節(含一半點錄課一半隨堂課)。
2、校長、中層干部聽課節次按縣局文件規定執行。
3、聽課前要先調好自己的課務,不能因聽課而出現空堂的現象。
4、聽課時,聽課教師要提前進入教室,聽課中不評論,不中途離場(特殊情況例外)。
5、聽課老師要認真記好聽課筆記,寫好隨感及具體改進建議。
6、聽課后要認真組織評課,不說空話、 套話、假話,要提出兩~三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