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全國豬肉價格大漲,爬著走的豬變成了飛起來的豬,就叫飛豬。但是不管豬肉價格怎么漲,農村那些小的養殖戶還是賺不到錢,廣大農村現在還是空著的豬圈多,要想尋覓到一頭農戶養的豬可真是難。
老農想了很久,今天終于悟出點原因來,關鍵還是農村散養豬肉價格太便宜。有的人可能要罵了,還讓不讓人過日子了,都特么的20多一斤了還便宜。不過話說回來,一分錢一分貨,農村散養豬肉品質那么好憑什么還和養豬場的飼料豬肉價格一樣呢?且聽老農給你娓娓道來。
比人工,一般農戶養豬可能只養一兩頭豬,而養豬場一個工人可能要養一兩百頭。
比豬舍,農村家家戶戶的豬圈修的都怕不夠大,再多的豬都能在豬圈里跑馬拉松,而養豬場就怕豬運動過多,很多豬一生就沒看到過身后的風景。
比口糧,農村的豬吃玉米面、米糠、剩飯、紅薯、白菜幫子、青菜葉,基本上農村人能吃到的五花八門豬都能吃到,而養豬場的豬就只有吃飼料喝水,那里知道紅薯是什么味道。
比原生態,農村的豬如果不生病都不會有人去給它吃這個藥那個藥的,而養豬場的豬沒生病就早吃了藥,有的還在飼料里里加這個精那個素的,就怕豬長不快瘦肉少。
你說農民花了那么多精力,全憑良心養出來的豬肉口味能不好嘛,但是付出了更多的時間人力和物資,卻沒有換來相應的回報,再加上農民都是小本經營抵御風險的能力低,誰還愿意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