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一只戴著紅色圍巾名叫QQ的小企鵝跳上了人們的電腦桌面。它是騰訊公司的的起點也是迄今為止最為經典的一款產品。截止到2017年QQ的月活躍用戶大約在8億,但是卻被來自同一公司的微信超了0.9億。在QQ帝國的基礎上,新一代的微信帝國已經誕生,未來的微信比QQ更能適應用戶的需求和審美,擁有極好的前景。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基于語音交流的社交平臺。僅僅一年,憑借QQ的龐大用戶基礎微信的用戶就已突破3億,截止到2017年微信的用戶達到9億的量級。微信的logo是以綠色為背景的兩只白色聊天氣泡,在微信的啟動界面是地球的全貌,下面站著一個人,有人說那就是“微信之父”張小龍。
微信并不是張小龍的第一個品,在此之前張小龍做出了一款辦公郵箱工具,名為FoxMail。那時的FoxMail也是如日中天,騰訊QQ當時的用戶也只不過只有十萬用戶,而FoxMail已經擁有200萬的用戶。但是FoxMail是完全免費的,張小龍也不知道如何去實現商業化。面對周鴻祎在1998年的批評,張小龍不以為然,他堅持追求情懷拉攏用戶,其他的并不放在心上。
2000年,張小龍被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描述為“悲情人物”,這個事情給張小龍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一個月后,FoxMail被張小龍作價1200萬賣給了博大國際互聯網公司。當時張小龍買了一輛車去西藏旅游,聽著許巍的《藍蓮花》凈化心靈。
后來的博大經營出現狀況,把FoxMail和張小龍打包賣給了騰訊。張小龍憑借小有的名氣坐上了廣州研發部老大的位置,而這成為了張小龍“一戰封神”之路的起點。
微信的誕生起于張小龍發送給馬化騰的一封郵件。張小龍嗅到了一些基于語音新起的社交軟件將會對騰訊造成威脅,他致電馬化騰說明了自己的看法。2011年,微信就這樣誕生了,而張小龍就成為了人們所說的“微信之父”。微信可以說是張小龍精心培育的孩子,而馬化騰則給予微信更多的支持。微信走進億萬人的視野,趙小龍完成了自己的“一戰封神”之路。
到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及小米在2010年推出的一款產品:米聊。米聊早于微信誕生,但是由于微信憑借QQ龐大用戶的導入而迅速壓垮米聊成為新一代社交軟件的領軍。提及米聊產品,微信在功能及原理上幾乎與其如出一轍,就連圖標也有著極大的相似性。微信和米聊都是跨通信運營商的手機端免費即時通訊工具,通過手機網絡(WiFi、3G、4G、GPRS)跟聯系人進行實時的語音對講,信息溝通和收發圖片。但是米聊卻由于用戶的局限性而失敗了,這也成為了雷軍心中難以掩蓋的心痛。看著微信今天的取得的巨大成功并且具有極好的發展前景,雷軍一定想過:如果當年將張小龍拿下的不是騰訊馬化騰而是自己,那么今天的微信就是當年的米聊。
從馬化騰的QQ企鵝到張小龍的微信聊天氣泡,騰訊完成了華麗的轉變。但是互聯網的迭代速度之快容不得半點的疏忽,我們不得不想“騰訊帝國”的下一個根據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