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明明這么努力,卻還是沒有進步?這是近段時間很多人都會自問的問題。然而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自己許多日常中自以為是“勤奮”的行為,實際并不能真的能讓人成長起來,它的作用僅僅是滿足了我們“我需要勤奮”的心理,而并沒有達到“我需要進步”的效果。
怎樣的勤奮才真的能讓你一點點切實進步起來?
01
NND,果然就是假勤奮
雖然過去一段時間,自己一直堅持持續、大量寫作,把自己累成狗,但自己寫作水平似乎沒有什么顯著提高,主要體現在閱讀量、點贊數、贊賞數上,基本沒有什么特別的變化。大多是量的積累,沒有質的變化。現在我就在懷疑了,過去這一段時間的努力,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假勤奮”?
1、 只注重形式上的努力,不注重結果和目標,就是一種假勤奮。過去幾乎堅持每天寫,無論寫什么內容,而對于寫出來的東西能否得到自己認可、讀者認可,專題編輯認可,基本上沒有深入的思考。
2、粗枝大葉,沒有任何環節能夠做到極致,難以成就優秀的努力,就是假勤奮。文章成稿后很少修改,常常會出現簡單的低級錯誤。圖文編輯上差不多就行,研究先進和牛人也不夠深入完整......好像一切都很匆忙,匆忙而潦草地完成一個承諾。只有產量,沒有精品。
3、輸入不夠的狀態下過分關注輸出,熱衷于清湯寡水任務完成的努力,就是一種假勤奮。讀書缺乏自己的系統規劃,導致學習都處在臨時、零散狀態。寫作的東西,也是很難集中一二主題,深入淺出。
4、沒有老師指導下的不斷試錯,總是徘徊于低水平重復的努力,就是一種假勤奮。雖然有10幾個自己相當佩服的老師,也聽了兩次微課。但自己既沒有深入研究和刻意模仿這些老師,也沒有努力尋求面對面的指導,缺失了刻意訓練的關鍵要素。
假勤奮的人有兩大特征:貪多、心急。
脫離假勤奮的狀態,你可以嘗試減少目標,只做你認為最重要的1-3件事情;降低期待,不要想著幾天就看到成效,抱著即使沒有成效也愿意去做的心態去堅持。
02如何走出“假勤奮”這個坑?
昨天剛剛寫了一篇《媽蛋,過去90天,每天都有身體被掏空的感覺》,就看到了弗蘭克老師寫的特別有針對性的一篇文章《普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文中有一句話特別刺激我,“寫作圈的人有這么一句話,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我過去90天,每天身體被掏空,明顯就是自己水喝得不夠多,輸入太少的緣故。這個水到渠成的故事,結結實實打腫了我的臉。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爬出“假勤奮”這個坑呢?我仔細想了想,至少應該有三條自我拯救的繩索:
繩索1: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現狀和努力方向。按照弗蘭克老師把寫作分為五個階段的說法,我現在已經走過了純粹自嗨的第一個階段,現在正處在可以把事情說明白的第二階段;下一個目標,就是進入到第三個階段,是把文章做成產品,每一個觀點都要解決讀者的需求。按照我的理解,每一個觀點,就必須是干貨,讀者真正需要干貨。
繩索2:系統輸入、大量輸入。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情仇,對于水到渠成的自然規律我們必須心存敬畏。
繩索3: 不斷尋求高人指點、名師指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到不同的世界,這就是視野和高度。今年我計劃每2個月要參加一期各類大牛的學習班,自己與大牛們才有可能建立某種形式的連接,發生某種關系。
我們不要假勤奮,要學真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