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婦要讀懂的四大“婆婆心思”(博首、草根重點推薦)
(2011-08-01 08:21:27)
標簽:
育兒中國婆媳關系消費觀潛規則分類:
生活百味俗話說:婆媳是天敵。都說婆媳關系難處,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媳婦經常會數落婆婆的不是,但有時捫心自問一下:我們這些做兒媳的是否就真的了解了婆婆的心思了?其實,婆媳關系的融洽與和諧與否,還要講究一些方法和策略的!作為兒媳,你必須明白婆媳間和平相處的那些潛規則:
一、婆婆不是親媽
婆婆含辛茹苦地養大兒子,老是擔心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當她心里有了這種顧慮,易吃媳婦的醋,且常把醋意遷怒于媳婦。她兒子比一般人有孝心,聽了媽媽的抱怨,會向著媽,或者明知是他媽媽不對,也不敢逆老人家的意。
相處建議:記著世界上只有一個女人是不會妒忌你,就是你親生的媽。婆婆雖然跟你媽媽差不多年紀,你也叫她媽,但她永遠不是你媽。所以她同樣有一般女人的心理。在她眼里,你是一個年輕的女人,一個她辛苦養大的兒子現在卻對你呵護倍至。所以你這個侵略者占有者要仔細婆婆內心脆弱的憂傷和失落。要永遠記著婆婆是女人。
二、婆媳間的禁忌
中國的很多婆婆都有重男輕女的封建感觀念。當你們一起生活時,婆婆經常拿她年輕時的事情與你對比,彼此容易產生生活觀念上的摩擦。
相處建議:在媽媽眼里,兒子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沒缺點沒錯誤。即便丈夫劣跡斑斑,也只能關起你家房門私下教育。而不能跟婆婆一本正經地反映情況。盡可能在婆婆面前夸獎丈夫的好處,這對婆婆來說,無疑是最受用的事情。如果實在沒有什么可夸的,最好閉上嘴巴想想這個問題--這樣的丈夫,留他何用?
三、婆婆需要教育
有些婆婆讀書少,不懂人情世故,最讓媳婦頭痛的是這種婆婆愛斤斤計較。一些生活小事,你沒做對或沒讓她滿意,她就跟你沒完沒了的!
相處建議:婆婆需要教育。千萬別以為這是大逆不道的想法。盡管婆婆是最最不能得罪的人,但一味逆來順受也決非聰明女人的做法。用行動教育永遠比言語教育來得有效,婆婆是長輩,總不會聽你小輩語重心長地“教導”,只有通過直接的行動讓她認識到你的立場和原則,她才能在尊重的地位上看待你們的關系。
四、改變要一點一點來
老年人一般很固執,她們的節儉本能,是幾十年捉襟見肘的清貧生活留下的印記。但太過于戀舊,無法接受新事物的婆婆,很叫做媳婦的頭疼。他無法接受現代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不斷變化的生活將使她失去安全感,而對你百般不滿,肚里宣傳員火。把媳婦定義成了一個“敗家仔”的形象。
相處建議:改變要一點一點來,不能指望60歲的婆婆一夜之間完全接受你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千萬不要操之過急,一點一點的來影響她,久而久之,便會有所改變。如果強迫婆婆來適應我們,對她也不公平,她會覺得喪失了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權,會覺得小輩不尊重她。抵觸心理一產生,改變她的節儉與懷舊心態,就格外難了。
記得有首歌這樣唱的: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別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可是,要做一個好兒媳,你就必須了解和明白婆婆的那些小心思,這樣,你們的關系才能融洽與親密起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