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謀劃為先,完善本機構醫療技術目錄管理方法。醫療技術管理,是醫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所以首先要建立本機構的醫療技術管理制度,對技術的管理作出明確的規定,對于如何管理技術、如何修訂目錄等工作作出明確規定,為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2.發揮集體智慧,確保目錄的廣度與精準。綜合醫院也好,專科醫院也罷,技術項目是一個龐大的信息庫,醫療技術管理者由于精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專業的技術現狀,這就需要各專業人士發揮作用,分專業對技術、手術等進行梳理、審核,管理者做好分工與督導,各專業協作,有條不紊的推進工作進行。
3.醫療技術管理委員會是醫院醫療技術管理最高審核機構。等級醫院評審要求醫院必須有醫療技術管理委員會開展醫療技術的準入、實施情況的評估等工作。醫療技術管理委員會的不能形同虛設,修訂目錄必須是經過委員會集體討論通過,才能正式印發與實施,以避免出現決策偏差與失誤。提醒一下,對于涉及醫學倫理學問題的技術項目還需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合法合規的同時,也要考慮倫理學因素。
4.兼顧效益與安全,適當設定技術級別。對于醫療技術目錄中涉及的技術、手術級別,也是各家醫院爭議較大的。以手術級別管理為例,一方面,由于醫院為了鼓勵高難度手術的開展,對于高級別的手術等都會給予一定的績效支持,降低級別會直接影響科室經濟效益,也會影響學科、專科建設效果的評定。而另一方面由于青年醫師在醫院的發展中占據著主要地位,而手術醫師權限的限定,一定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科室青年醫師的發展。如何兼顧,是我們必須面臨的問題。在參加各類培訓的時候也有不少專家建議,在原衛生部發布的手術分級目錄(2011年版征求意見稿)基礎上,兼顧安全性的原則,醫院開展較為成熟的技術可以適當降級,從而促進青年醫師的成長,也從另一方面引導醫師不斷挑戰高難技術,推動醫院技術水平的提升。
5.留存痕跡,見證醫院發展的歷史。醫療技術的發展史是醫院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醫院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每一次的突破發展都離不開新技術的開展與應用,而且更要感謝的是那些敢于開拓創新、勇攀高峰的醫務工作者,讓新技術落地、生根、成熟、發展。每次目錄的修訂,都要認真記載廢止了哪些技術、新增了哪些技術、哪些是已經淘汰的、哪些是我們能開展但是還沒開展的,修訂的過程,也是總結醫院技術發展的過程的,也為下一步發展明確了目標。
6.處理好保密與公開的原則。正如一開頭所說,一家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都體現在了技術水平上,那么各家醫院的醫療技術目錄也應該是相對報名的文件。雖然各大醫院都會有意宣傳自己高精尖的技術,但對于市場競爭對手而言也不能暴露底牌。而且,在醫療糾紛頻發的今天,醫療技術目錄也會成為佐證材料被使用,所以管理過程中要合理設定技術目錄的公布范圍,有信息安全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