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一扛,更年期真的可以過去嗎?
調查顯示,僅1%—2%的人會去醫院治療更年期。很多人以為,絕經、卵巢功能減退是個自然現象,“扛一扛”不就過去了,還用治療?殊不知這個自然現象不及時治療,會出現心情焦慮、抑郁,影響生活質量不說,還是女性此后生命中眾多疾病的“罪魁”,如血脂改變進而引發心臟病,鈣質流失導致骨質疏松甚至是骨折等。
焦慮、愛發脾氣等情緒波動,是大家最熟知也是最典型的更年期癥狀,但很多人對此不夠重視。此外,失眠、愛出汗、易疲勞、心悸、潮熱、肌肉關節疼痛、耳鳴、皮膚感覺異常等,都是其早期癥狀,其實這些都意味著卵巢功能的衰退,接著還可能出現陰道干燥、骨質疏松、心腦血管疾病等。
有癥狀必須及時找醫生治療。
那么更年期的問題應該如何治療呢?這要從更年期問題的根源說起。更年期從字面上來講,“更”就是變化的意思,“年”這里指的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一個時代。變化的時代也就是說一個時代的變遷,從這個字面上來理解,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經歷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根本原因是女性卵巢功能的衰退,女性到40歲以后,卵巢功能的儲備急劇減少,到了50歲,大多數人卵巢里面的卵會基本就沒有了。卵巢里面的卵有什么作用呢?生育是它一個主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卵了,人就沒有生育功能了。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雌激素的分泌,雌激素是從卵周圍的顆粒細胞分泌的,其他地方是基本不能產生雌激素的。卵巢功能衰退,卵巢里沒有卵就沒有雌激素的產生了。更年期這個翻天覆地的時代的變遷根本原因就是雌激素的缺乏,因此激素補充治療是解決多種更年期相關問題的根本之道。當然,由于絕經是在50歲左右發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伴隨很多衰老的相關問題,這些不一定全部都是絕經所帶來的,這就需要一個包含生活方式調整、激素補充治療、鈣和維生素D補充、骨質疏松和其他相關問題的針對性治療等一系列全面治療方案,而且在不同年齡段、不同伴隨疾病以及不同更年期問題的嚴重程度下,藥物的選擇也有所不同,這就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把握“時間窗”平穩度過“更年期”
圍絕經期是指卵巢功能開始減退到絕經后1年之間,大約持續3~5年。按照女性絕經的平均年齡50歲來計算,通常出現在45~55歲。
在圍絕經期,女性卵巢的功能衰竭,性激素水平紊亂,月經失調是圍絕經期開始的標志性癥狀,除此之外,超過七成的女性還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其他癥狀,如潮熱多汗、脾氣暴躁、抑郁焦慮、皮膚萎縮和關節疼痛等。對于圍絕經期的癥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與合理的治療,避免為骨折、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和老年癡呆等老年疾病埋下隱患。
圍絕經期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相應減少的時期。在圍絕經期,除女性受孕機會大大減少外,雌激素的下降還會導致骨量呈陡坡式快速丟失,最終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所以,在圍絕經期適當進行激素補充治療,可以保持骨量,阻止骨量迅速丟失,從而預防骨質疏松。同樣,激素補充也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目前還有研究表明,神經系統的退化也與雌激素的長期缺乏有密切關系,早期開始,及時補充雌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老年癡呆的風險。但如果錯過這個“窗口”后才使用激素補充治療,即使雌激素仍然能夠改善血脂狀態,但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和神經系統的退化已經發生,將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癡呆的風險。因此,從圍絕經期開始到絕經早期,是激素補充治療的“時間窗”,國際絕經學會和和各國的專家都指出,在絕經10年之內開始,對有癥狀的中年婦女進行激素補充治療,將形成對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的長期益處。
需求專業幫助,合理使用激素補充治療
激素補充治療是一個醫療措施,因此應該由醫生來掌握其應用,而不能盲目使用。大家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j激素補充治療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絕經及相關癥狀(如血管舒縮癥狀、泌尿生殖道萎縮癥狀、神經精神癥狀等)和預防骨質疏松的需要,是應用激素補充治療的首要適應證,而各種雌孕激素依賴性腫瘤、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和未查明原因的婦產科問題則屬于禁忌證;k激素補充治療不是什么問題都能解決的:年老以后會出現多種衰老的問題,這些問題并不都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激素補充治療只能解決由于雌激素缺乏所帶來的問題,而不能解決因年齡增長帶來的疾病;l激素補充治療不是什么時候都能開始的:由于上面所講的“時間窗”問題,應積極爭取在這一時間段啟動激素補充治療,過了這個“窗口”再開始使用,益處就很有限了。此外,對于有子宮的女性,還不能只補充雌激素,應該同時補充相應的孕激素,這樣才更加安全。
目前,人類的平均壽命接近80歲,50歲前后正在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應該是人到中年的黃金時期。你們是家庭的中堅力量,是工作單位骨干和精英,承擔著繁重的社會職責。在醫生指導下,采用綜合全面的正確健康措施,并適時接受激素補充治療,將可以減輕“更年期”的煩惱,提高生活質量,降低老年慢性疾病的風險,更加健康地安然度過人生的后30年。
為什么女性才有月經,男性卻沒有呢?真的像老人們常說的那樣,月經是女性體內的廢血、臟血嗎?專家告訴我們,這種說法其實對女性是不太公平的。在自然界中,女性承擔著生育和繁衍后代的偉大責任,每個月卵巢會排出卵子,如果能夠和精子在輸卵管內相遇,形成受精卵,就會在子宮內著床孕育胎兒,而子宮內每月都會新生一層的子宮內膜,就是未來的準媽媽們為自己的小baby準備的被子。反之如果沒有受孕,“被子”就會破損脫落,作為月經流出體外,下個月重新生長、準備迎接受精卵,所以月經是女性偉大母性的體現。
形成月經的必備條件包括子宮、雌激素和孕激素,以及調節激素間關系的垂體、下丘腦、大腦等。所以如果月經出現了問題,絕不僅僅是單純的生理現象,還關系著女性身體方方面面的健康隱患。
如何才能判斷是否出現了月經異常的情況呢?請您跟我們一起來做一份測試表,如果您的情況屬于零分,說明您非常健康,而1分的情況說明已經出現了某種問題,需要引起觀察和重視,而2分的情況就比較嚴重了,建議您到正規醫院的婦科向醫生咨詢。
月經異常的所有情況中,最可怕的是該來不來,還是不該來亂來呢?專家為我們總結了可能的原因和后果。這里要提醒年輕女性觀眾的是,人工流產手術也是造成月經異常的原因之一,因為在刮除胚胎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破壞子宮內膜,當子宮內膜的基底層受到嚴重破壞不再生長時,就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月經不規律的情況中有一種叫不排卵月經,不排卵月經不但會影響懷孕和生育,最嚴重的后果是會加劇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如何知道自己的月經是否排卵呢?專家告訴我們可以在家里采用基礎體溫測試表,在一個月經周期內完整記錄自己的體溫變化,下圖為正常曲線,您可以自己對照。
痛經是困擾很多女性的問題,專家指出痛經問題不可小覷,除了無原因的原發性痛經外,很多嚴重疾病都可導致痛經,所以出現痛經劇烈的情況一定要咨詢醫生,及時排除有關疾病,而原發性痛經可以使用止痛片,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避孕藥緩解。
據郎院士介紹,女性一生可分為不同的階段,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女性應該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注意不同的疾病。
而如何盡早發現疾病呢?郎院士提示,血、帶、痛、塊是每一個女性健康的晴雨表。
需要強調的是,絕經后出血,應當引起女性的足夠重視,哪怕是有一次,哪怕只有一天,哪怕只有一點點,都要追究原因。
在生育期的婦女,大家而應該注意的疾病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這種病其實很常見。它的發生率約為15%。美國大約有7百萬的內異癥患者,這一數字是老年性癡呆癥 的2倍,是帕金森病的7倍,足見其常見性。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但一般說來主要是疼痛和不孕兩大方面。異癥的主要癥狀是盆腔痛,80%的內異癥患者有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型的盆腔疼痛。內異癥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不孕,50% 的患者存在不孕問題。需要注意的是,不疼不代表沒有內異癥,反而很多女性都有痛經的經歷,痛經也不代表一定就有子宮內膜異位癥。
對于青春期和生育期的各位女性朋友,郎院士建議大家,不要在生理期進行體育鍛煉或從事強度較大的勞動,以免造成身體的損害。
宮頸癌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婦科腫瘤,被稱為女性的婦科“第一殺手”。
在全球范圍內,每年約有20多萬女性死于宮頸癌。中國每年新發現的病例為13.15萬,而且宮頸癌可向鄰近組織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上可侵犯子宮體,向兩側可侵犯盆腔組織,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腸。甚至可以轉移到肺、肝及骨。而且這種疾病的癥狀出現三個月后就診者已有2/3為癌癥晚期。
很多人都長瘊子,有的在手上,有的在背上。瘊子可沒大家想的那么簡單,瘊子其實是一種由病毒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贅生物,也就是一種良性的腫瘤,所以它沒有什么危險。
宮頸癌也是由這類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這類病毒有好多分型,其中16、18型就是宮頸癌的致病元兇。
這種病毒的名字叫人乳頭瘤病毒,簡稱HPV,許多疾病都和這種病毒有關,比如扁平疣、前列腺癌、膀胱癌等等。
HPV感染在30歲以下(18-28歲)性活躍的年輕婦女, 并非少見。終身積累概率可達40%但這種感染通常是“一過性”的或稱“一過性HPV感染攜帶狀態”多數可以清除,平均時間為8個月。
宮頸癌早期是沒有什么顯著癥狀。一旦出現了異常陰道出血的情況,那么很有可能已經是宮頸癌的階段了,所以一定要重視定期篩查。
癌前病變階段和宮頸癌早期完全可以治療,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早發現。很多人對婦科的檢查非常恐懼,其實完全不必要,宮頸癌的篩查很簡單,只需要做宮頸細胞學檢查或HPV檢測,無創快捷,檢查過程只需要幾十秒。
現在有一個現象在我們國家非常普遍,一個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約80%花在了臨死前一個月的治療上。
很多人不注意平時的體檢,往往發現了疾病就是晚期,花費了很多金錢也沒能救回自己的性命。不僅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遺憾,也給我們帶了很大的遺憾,假如他們能夠早一點查出自己的問題,也許我們就可以挽救他們的生命。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因為一些費用而抵制一年一次的體檢,這種花費相比于臨死之前搶救的花費要小得多,而且往往能挽救自己的生命。
HPV主要靠性接觸傳播,HPV在體外的生命力非常脆弱,和艾滋病毒一樣,大概2小時就會自動死亡,只有到了體內,HPV才有可能導致疾病。
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杜絕性開放思潮的影響,做到潔身自好,自覺地防止性傳播疾病感染。一旦發現性交出血和白帶增多等異常癥狀,一定要盡早就醫。
子宮肌瘤也和異常出血有關。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高達22%,是最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
子宮肌瘤過大、過多,會對盆腔的其他器官有壓迫,會出現尿頻、便秘、急腹癥等問題。還會造成月經量過多,導致繼發性貧血。
子宮肌瘤雖然是良性腫瘤,但是它也可以發生惡性病變。子宮肌瘤惡變率大約是1%,這在大齡女性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肌瘤生長迅速者或絕經后肌瘤患者應提高警惕。
子宮肌瘤對懷孕有一定影響。如果肌瘤影響了宮腔的形態,或肌瘤占據了受精卵著床的部位而不能坐胎。即使受孕,也常因影響胚胎發育而流產。至于到了妊娠晚期,可由于子宮收縮力的異常,而引起早產、阻礙分娩或造成產后大出血。因此,不要認為子宮肌瘤最常見而輕視它,也不要因為經過幾次流產而失去治療信心。總之,子宮肌瘤引起的不孕或不育,并非不治之癥。它不僅容易診斷,而且手術治療的效果也是很好的。不孕婦女的肌瘤切除后,可明顯提高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