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在老年人中十分普遍,50歲以上發病率超過50%,80歲以上的人發病率80%以上,而且骨關節炎的致殘率也非常高,60%—7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上的畸形,出現內翻、外翻或伸不直腿等,很多患者疼痛難忍,一旦病程進展到一定程度,將難以挽回。
病例:
現在已經進入8月了,天氣非常炎熱,而75歲的李阿姨在家里卻依舊穿著三層厚的褲子,無論嚴寒酷暑,幾乎每天都要穿著棉褲睡覺,晚上都要蓋著厚厚的被子,這樣的生活已經持續了30多年。
原來李阿姨得了“膝關節骨性骨關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關節炎”。她的膝蓋已經出現了畸形,平時上樓下樓都特別費勁,也不能久站,如果不穿得這么厚,腿就會冷得發脹,十分疼痛。
李阿姨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丟失了膝關節中的兩塊非常重要的“軟黃金”—— 軟骨和半月板。
關節之間的兩個面是軟骨面構成的,關節兩個軟骨之間的墊片叫半月板,這兩塊“軟黃金”的壽命是有限的,磨損多少就剩多少,而磨損所造成的后果幾乎是不可逆的。
▲軟骨和半月板運動動圖
骨關節炎之所以高發,是因為關節軟骨從30歲就開始出現退變,軟骨越來越脆,彈性和抗磨損能力明顯下降。
以膝關節為例,人年輕時,軟骨面很光滑,軟骨間的滑液充足,膝關節活動自如,30歲之后開始退變,出現磨損,幾乎所有人到40歲時,負重關節都會有一些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
有數據顯示,60歲以上的人群中,近八成人的膝關節軟骨磨損得只剩一半了。
▲真實人體膝關節標本圖
軟骨磨損后,在長期刺激下,軟骨缺損處的骨頭會長出骨刺,使患者疼痛明顯,可能出現走路打軟腿、摔跤,上下樓梯困難。
軟骨磨損嚴重者,往往疼得走不了路,慢慢地腿部肌肉會出現萎縮,骨頭出現廢用性骨質疏松,而膝關節處又不斷骨質疏松,變成腿細、關節大的癥狀,到了晚期就變成畸形的X形腿、O形腿。
另外,軟骨磨損后的碎片掉到關節腔內,還會刺激滑膜組織分泌出大量關節液和炎性介質,使關節出現酸脹和疼痛。
既然關節的使用壽命有限,骨關節炎就像人的衰老一樣無法避免,那么就應該在30—40歲開始提前保養,避免過度使用關節,提前到達使用壽命,出現骨關節炎。
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意味著您的膝蓋“軟黃金”正在離你而去,此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了。
骨關節炎自測
1、關節疼痛及壓痛,休息后緩解
2、關節僵硬,活動后緩解
3、關節腫大
4、骨摩擦音(關節咔咔響)
5、關節無力、活動障礙
人們之所以患上難纏的骨關節病,其根本原因就是體內缺乏氨糖和軟骨素。
氨糖是形成軟骨成分的前體,軟骨素則能清除關節內的廢物,刺激軟骨再生,促進氨糖轉化成軟骨成分。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氨糖和軟骨素逐漸流失減少,軟骨素會被活性較低的硫酸角質素取代,從而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加重骨關節炎的病理。
▲人體內的氨糖趨勢
人體在30歲之后,氨糖的含量不斷降低且不再生成;45歲以后,人體內的氨糖含量只相當于18歲時的18%;60歲以后,氨糖在人體內的含量已微乎其微,是中老年人關節軟骨不斷退化和磨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發現,使用氨糖與軟骨素協同治療活動性膝骨關節炎 6 個月,79.7%的患者表示關節疼痛腫脹癥狀減輕了50%以上。
對早中期關節炎、關節間隙未見狹窄或者輕度狹窄的病人,也可以考慮補充氨糖和軟骨素預防和養護關節。
▲專家提示:補充氨糖和軟骨素的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長期堅持
1久坐人群、上班族、手機控
長期固定姿勢久坐、看電腦看手機,常年點鼠標、鍵盤打字的上班族,非常容易出現腰椎和頸椎酸疼的情況,可能已經處于骨關節炎早中期而不自知,從長遠來看,需要補充氨糖和軟骨素彌補關節的持續磨損。
2 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30—40歲開始,關節酸疼的情況會越來越頻繁。特別是老年人,很多已經是早中期骨關節炎,可能已經反復的關節酸脹、上下樓疼痛。
活動關節時常常有咔咔的聲響,彎腰或坐久后起身困難,活動一會就能走,走了一會又痛,坐下歇會疼痛又減輕,要警惕關節軟骨病變。有這些關節癥狀的,可以適當補充氨糖和軟骨素,長期保養軟骨關節。
肥胖人群的關節壓力格外大,需要重點關注關節軟骨的磨損。
3跑步健身、球類運動、體力勞動者
跑步是對膝蓋傷害最大的運動之一,長期跑步的人如果沒有正確保養,關節將會提前達到使用壽命。足球、籃球、力量健身等劇烈運動,如果過于頻繁,也會造成同樣的膝蓋問題。
大多數相關專業運動員的膝蓋都有不同程度的傷病,有的甚至整塊軟骨都被磨損沒了。所以運動時,一定要做好緩沖保護,并且適當補充氨糖和軟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