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萬物生長。這個季節的野菜,是一年之中獨有的美味。這個時候吃它們,可以取天地的生發之氣,不僅順應時令,促進陽氣生發,更能祛病痛哦~
1茼蒿:消痰飲、利腸胃
茼蒿,又叫安南草,為菊科植物野茼蒿的嫩莖葉。《本草綱目》記載:茼蒿“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每年春、夏、秋三季,可摘其嫩莖葉、幼苗炒食,葉子綿綿的富有肉感,葉柄脆脆的,甜滑可口,味道極美。
2枸杞芽:延年益壽
枸杞嫩苗又稱枸杞頭或枸杞芽,略帶苦味,后味微甜,很爽口,能清火明目,民間常用來治療陰虛內熱、咽干喉痛、肝火上揚、頭暈目糊、低熱等。《食療本草》中記載枸杞頭有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和去虛勞等作用,是強身壯體、延年益壽、美容養顏的佳品。
3馬齒莧:糖尿病
馬齒筧含有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腺分泌胰島素,調節人體糖代謝過程、保持血糖恒定,所以對糖尿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功效。此外,它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抑制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生成,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
4車前草:痛風良藥
車前草性寒味苦,富含車前甙,具清熱利水、通淋消腫、祛痰明目之功用,其還有治療痛風的效果。車前草可涼拌、清炒、做餡包餃子,曬干的車前草還可以泡茶喝。
5苦苣菜:解毒止咳
苦苣菜性寒味苦,可清熱解毒、補虛止咳,并具抗氧化之功用。因其性為寒,脾胃不濟者慎食,尤其慎生食。代表菜有醬蘸苦菜、蒜茸苦菜、苦菜豆腐湯、苦菜雞蛋湯等。
6地瓜葉:防治夜盲癥
地瓜葉也稱紅薯葉,即紅薯地上秧莖頂端或兩側的嫩葉。亞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將紅薯葉列為高營養蔬菜品種,稱其為“蔬菜皇后”。紅薯葉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癥等保健功能。
7筍:通腸道
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并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此外,竹筍含脂肪、淀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還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
8蒲公英葉:排毒草
蒲公英性寒、味苦,其茶料、蒲公英酒、蒲公英醬具清熱解毒、利尿散結之功用。
9薺菜:百歲菜
薺菜性寒、味甘,富含鈣、胡蘿卜素、維生素C、氨基酸、薺菜酸等營養成分,可和脾利水、止血明目,對高血壓、心臟病有食養輔助作用。
10薄荷:咽喉疼痛
薄荷,可作藥用亦可食用。薄荷是散風解熱藥,它所含的薄荷油是藥用的有效成分,常用于防治傷風感冒、咽喉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