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此處可以觀看視頻:井岡山會師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同步練習:
1. (時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占領了南昌城。南昌起義打響了 。
1.1927年 8月1日 周恩來 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2. (時間),毛澤東在 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后來,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向湘贛邊的 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2.1927年9月 湘贛 井岡山 農村革命根據地
3. 年4月, 率領南昌起義的隊伍和湘南的農民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兩軍會師后,改編為 ,由 任軍長、任黨代表。這是
第一支堅強的隊伍。
3.1928 朱德、陳毅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朱德 毛澤東 中國工農紅軍
4.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武裝起義的歷史意義是
。
4.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例1.電影《秋收起義》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在進攻受挫后,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率隊伍進入井岡山地區。毛澤東的舉措遭到當時的黨中央和前敵委員會的權力反對,認為此舉是要“落草為寇”,毛澤東要做“山大王”。
你同意誰的觀點?試簡述理由。
答案:(1)同意毛澤東的觀點。(2)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在深入分析中國國情后作出的選擇。并不是所謂的“占山為王”,而是點燃了中國革命的熊熊烈火。
點撥:本題考查學生對毛澤東為什么要向農村進軍,創立井風山革命根據地的理解和認識。
1.毛澤東之所以選擇井岡山作為革命根據地是因為( )
①離大城市較遠,敵人統治力量薄弱 ②群眾基礎較好 ③那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④附近農產品豐富,便于籌糧籌款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A點撥:在秋收起義后,毛澤東認真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認識到要避開敵人鋒芒,必須到農村去;井岡山人民在國民大革命時期,非常擁護北伐軍;這里物產豐富、易守難攻。通過以上分析,不難選出正確答案。
例2.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給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最重要的啟示是( )
A.必須進行武裝斗爭
B.必須與國民黨決裂
C.必須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村
D.必須奪取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權
C點撥:這是一通知識遷移題、主要考查對武裝起義、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和土地革命三者之間關系的理解。產生錯誤的原因是誤認為題干說的都是武裝起義,它的啟示就是A了。D項奪取城市失敗了。只有C項才是一條走向勝利的正確道路。
2.井岡山根據地的鞏固和建立( )
A.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戰爭開始的標志
C.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端
D.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2.A點撥:本題主要考查對井岡山根據地意義的把握。解答時應根據井岡山根據地建立和發展的史實進行分析。B、C是南昌起義的影響,D項是三灣改編的結果。井岡山根據地是中共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工農武裝割據”的開始,所以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練習
1.參加南昌起義的領導人有( )
①毛澤東 ②周恩來 ③賀龍 ④朱德 ⑤葉劍英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的武裝起義是( )
A.湘南起義 B.廣州起義 C.湘贛邊秋收起義 D.南昌起義
3.毛澤東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而進軍井岡山,最主要原因是( )
A.那里敵人力量薄弱 B.那里群眾基礎好
C.那里糧食物產豐富 D.那里地形很險要
4.歷史上有名的“朱毛紅軍”最早出現是在( )
A.南昌起義后 B.秋收起義后
C.井岡山根據地建立后 D.井岡山會師后
5.中國革命在農村建立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據地 B.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C.湘贛革命根據地 D.閩浙贛革命根據地
6.1927年中國共產黨為挽救中國革命,作出的努力和斗爭有( )
①召開“八七”會議 ②領導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 ③建立井岡山等革命根據地 ④創建人民軍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歷史事件是( )
A.秋收起義 B.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C.中國共產黨成立 D.井岡山會師
7.B點撥:解答本題重點在于抓住“中國革命實踐”,我們知道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可以排除A、C,而B、D中,B符合題干要求。
8.井岡山是我國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下列歷史事件與之聯系最緊密的是( )
A.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B.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鞏固和擴大
C.最大的農村革命根據地
D.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地
8.B點撥:井岡山之所以是我國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是因為在這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發生了井岡山會師,分析四個選項,沒有井岡山會師的內容,故選B項。
9.下列說法哪個是南昌起義軍占領南昌城后,卻南下廣東的原因( )
A.敵人力量強大,打不過便跑
B.準備奪取廣州,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然后第二次北伐
C.與毛澤東領導的軍隊在井岡山會師
D.開展游擊戰爭
9.B點撥:本題如果沒有透過歷史現象看本質,或者沒有與所學知識前后聯系,就無法選出正確答案。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廣東,主要目的是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再次進行北伐,打倒軍閥,完成大革命未完成的任務,而誤選C則說明沒有完全理解這一歷史時期的發展進程。
10.1927年,毛澤東寫道:R20;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他稱贊的是( )
A.南昌起義 B.湘贛邊秋收起義 C.紅軍長征 D.井岡山會師
10.B點撥:本題主要考查閱讀理解材料和再議再現教材知識的能力。解答此類題時,要精讀材料,明確知識的定位。結合選項,獲取有效信息,抓住解題題眼(關鍵語句),本題的關鍵詞是“秋收”,由此判斷答案應為B項。
11.閱讀下列材料:
“革命靠軍閥的部隊是靠不住的,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武裝來打倒反革命。現在,我們起義成功了。這里的軍隊歸共產黨領導。”
——摘自周恩來講話(1927年)
請回答:
(1)文中的起義指何時爆發的什么起義?
(2)這次起義有什么意義?
(3)為什么說“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武裝來打倒反革命”?
11.(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2)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3)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發動政變,瘋狂屠殺革命者。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反動政權,必須要有革命的武裝力量。
點撥: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后,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中國共產黨為了發展自己的武裝力量,舉行了南昌起義。
12.閱讀下列材料:
“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工人士兵齊暴動,紅軍戰士最光榮;朱德率領隊伍走,進軍湘南改紅軍;秋收暴動毛澤東,鬧得湘東遍地紅;井岡山上朱毛合,創建四軍建奇功。”
請回答:
(l)上述歌謠涉及哪些歷史事件?
(2)“南昌打響第一槍”是指什么?
(3)“朱毛合”而“建四軍”有什么奇功?
12.(1)歌謠涉及的歷史事件有。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和創立紅四軍。(2)“南昌打響第一槍”是指1927年8月1日中共領導發動南昌起義,是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開始;(3)組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
點撥:本題以歌謠的形式,考查了學生對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和創立紅四軍等歷史事件的認識和理解,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趣味性。
13.(探究題)《中共八七會議全體黨員書》指出:“在嚴重的環境之下……我們要整頓自己的隊伍,糾正過去嚴重的錯誤,尋找新的道路。”就所引材料指出“嚴重的環境”出現的原因,并用有關事實說明中共是怎樣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從中我們得到哪些認識?
13.(1)“嚴重的環境”出現的原因:客觀上,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勢力的聯合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力量,國民黨左派發動了反革命政變;主觀上,黨的領導人陳獨秀放棄了革命領導權。(2)中國對革命道路的探索:單槍匹馬——搞統一戰線,不懂得掌握武裝和革命的領導權——武裝起義,攻打大城市——失敗后轉向農村,開辟農村包圍城市之路。(3)認識:革命事業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對此應該充滿信心;要取得革命事業的成功,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
相結合,尋求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
點撥:中國共產黨從大革命的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即要想取得革命成功,必須發展革命武裝,并從中國國情出發,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14.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的起義地點是 ,這次起義的時間是 年 月 日。
(2)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在 發動 起義后建立的。
(3)描繪出秋收起義的隊伍向井岡山進軍的路線。
(4)這兩次起義有什么重大意義?
14.(1)南昌 1927 8 1(2)毛澤東 湘贛邊界 秋收 (3)(提示:結合課本插圖繪出戰線)(4)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點撥:這是一道識圖題,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是武裝包圍城市道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