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 來自全國各地、各種職業(yè)的人紛紛來到廣西省北海市“考察項目”,加入所謂的“1040陽光工程”,即只要每人入股6.98萬元,然后再介紹29個人入股,便能獲得1040萬元巨款。這個被天花亂墜說成是國家暗中支持的“民間資本運作”項目,早已被警方確認為傳銷組織。
然而近10年過去了,依然有許多人做著“發(fā)財夢”深陷其中,甚至陷入“局中局”,誤入以此衍生出來的另一個傳銷項目:炒“恩特幣”(一種虛擬網(wǎng)絡貨幣)。
日前,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嫌疑人張某芳(男,46歲,五華縣棉洋鎮(zhèn)人)被五華縣公安機關依法執(zhí)行逮捕。
今年1月24日,根據(jù)群眾報警,五華縣公安局棉洋派出所民警在轄區(qū)抓獲涉嫌詐騙的嫌疑人張某芳,后根據(jù)受害人和嫌疑人的供述,案件迅速移交至五華縣公安局經(jīng)濟犯罪偵查大隊,警方最終依法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予以立案偵查。
深陷傳銷,小康之家負債累累
經(jīng)審訊后了解,原本張某芳與妻子陳某娟在五華縣棉洋鎮(zhèn)經(jīng)營鋁合金、不銹鋼生意,生活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日子過得衣食無憂,且在村里蓋起了新樓房。然而,2014年2月張某芳聽信他人的言說,“投資”6.98萬元加入了“1040陽光工程”團隊。來到廣西省北海市“考察”期間,看到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集聚自此,而且他們當中不乏專家、教授等高級知識分子,因此張某芳對此項目深信不疑。
后來張某芳和妻子陳某娟東借西湊了6.98萬元,讓陳某娟也加入了這個組織,同時還介紹了哥哥嫂子也一起加入。加上后來投入炒“恩特幣”的錢,張某芳夫婦二人欠下了10多萬元的債,且再無心經(jīng)營生意,只等著輕輕松松賺大錢。
當上“大家長”,吸金100多萬后“失蹤”
然而,這個所謂的由國家暗中操作和支持的“民間資本運作”項目,只在投資者加入后的頭兩三個月返還少量的“生活費”,過后便需要靠發(fā)展“下線”賺收入,每發(fā)展1人可獲利6000多元,發(fā)展至29人即可晉升為“老總”,而被發(fā)展的對象普遍是當事人的親朋好友。2015年11月份張某芳被“1040工程”傳銷組織任命為專門“掌管”五華人的第四體系“大家長”,分管小組長、組員300余人,且受上級“管總”(真實身份暫未查明)的管理。
根據(jù)張某芳的供述得知,所謂到廣西北海“考察項目”,其實就是被人帶著四處觀光,而衣食住行一律自費。漸漸的有許多人覺醒“1040工程”其實就是騙人的,但卻仍有大部分人沉浸在“發(fā)財夢”中不愿醒來。2016年7月份,上級“管總”聲稱“1040工程”運營方面暫時出了點狀況,考慮到大家都等著錢用,他為團隊謀得了另外一條“出路”:投資炒“恩特幣”,投資最低1萬元,最高3萬元。投入1萬每月收益1800元,投入3萬元每月收益5400元。他希望大家通過這個項目賺點錢挽回損失,回家過上正常的生活。
于是乎,張某芳按照上級“管總”的授意,以投資購買能生產(chǎn) “恩特幣”的“礦機”可以獲取高額利潤為由,誘使周某和、魏某鑑、古某東等100多人投資購買,吸納資金合計100多萬元。和“1040項目”一樣,投資者只在前一、二個月獲得少量的“利潤”,此后便再聯(lián)系不上張某芳,致使投注的資金無法追回。
如夢初醒,卻與外界高墻四隔
“原本以為是發(fā)財?shù)臋C會來了,其實我也是受害者,從2016年7月份和妻子開始投入炒‘恩特幣’后我們就沒有再繼續(xù)做不銹鋼生意了。如今家里負債累累,三個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也因此而輟學……我知道這是條錯誤的道路,自己也是被蒙蔽了才會做這個‘大家長’,負責資金收納和發(fā)展下線……”坐在看守所的審訊室里,隔著鐵柵欄,張某芳懊悔地說道。
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芳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依法逮捕,案件的審理和追蹤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支招:如何識別傳銷?
識別傳銷需要看三個主要特征:一是入門費,是否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或發(fā)展他人加入的資格;二是拉人頭,是否需要發(fā)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并對發(fā)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fā)展的人員數(shù)量為依據(jù)給付報酬;三是團隊計酬,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fā)展人員的銷售業(yè)績?yōu)橐罁?jù)計算報酬。如果符合以上特征,就極有可能是傳銷。
信息來源:五華縣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