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腫熱痛
不一定是痛風
尿酸和痛風雖然有密切的關系,但臨床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的患者尿酸值很高,但發生關節炎時卻不一定是痛風發作。而且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尿酸值可表現為正常范圍。因此要準確地診斷痛風,是要根據詳細的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并配合肌骨超聲檢測、尿酸檢測和X線檢查等各種檢查,才可以簡單并準確的診斷痛風。
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鑒別
01
典型特點:疼痛部位在兩個以上且左右對稱
痛風幾乎見于絕大多數男性,患者多偏肥胖。常表現夜間突然發作劇烈疼痛多以單關節急性關節炎呈紅、腫、熱、痛開始72小時達到頂峰一兩周可自行消失,常在吃含嘌呤多的飲食如動物內臟、沙丁魚、酵母、煙、酒、劇烈運動、受寒、外傷等誘因后發作。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多見于女性患者,患者多偏瘦。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是慢慢開始的,與其說劇烈疼痛,不如說是一種長期糾纏令人心煩的疼痛,發作為多關節疼痛,常在兩處或多處關節發生,呈對稱性。
類風濕關節炎是慢性的頑癥關節畸形、功能喪失明顯呈僵直或癱瘓。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沉和CRP增快,X線檢查時可看到骨萎縮或糜爛。痛風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時也會合并出現,要注意鑒別診斷。
與假性痛風的鑒別
02
典型特點:發生炎癥的原因為焦磷酸鈣
與關節退行性病變的鑒別
03
典型特點:主要原因是關節衰老
拇外翻
04
典型特點:穿高跟鞋的女性易患
女性在訴說拇趾疼時,就懷疑有拇外翻。
拇外翻是腳拇趾向內側過度傾斜引起的疾病。由于穿著高跟鞋等腳趾負重或不合腳的鞋導致拇趾前部向內側彎曲,根部腫并向外翻。根部可能疼、發紅、發熱。若只憑發生部分判斷就易誤認為是痛風,拇外翻的時候,尿酸是正常的,根據血液檢查、X線檢查、肌骨超聲檢查就可以正確判別。
化膿性關節炎
05
典型特點:細菌入侵關節引起
化膿性關節炎是葡萄球菌等細菌入侵關節引發關節性疾病,少見大腸菌和結核菌引發。
化膿性關節炎多發生在關節及其周邊,癥狀與痛風很類似。因此,如果在痛風發作易發生的部位發生,可能就很難區別,但通過化驗關節液是否有細菌就能準確判斷。
反復性風濕病
06
典型特點:癥狀酷似痛風
反復性風濕癥是最常被誤診為痛風的一種關節炎,少數反復性風濕癥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紅斑性狼瘡的前兆,須注意鑒別診斷。反覆性風濕癥好發于二十到四十歲的男女性,可能侵犯四肢任何關節或關節周圍組織,其中以手指及腳趾、腕、膝及踝關節最常發作,也可能侵犯足底和手掌面。
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炎
07
下肢關節腫痛
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炎包括強直性脊椎炎、干癬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癥、及反應性關節炎,特點包括薦腸關節炎、脊椎炎下背疼痛,及外圍不對稱性的2到4個關節炎,典型的是在下肢大關節 (膝、踝關節),及軸心關節 (肩、髖關節) 發生腫痛,常伴隨著肌腱骨骼附著部病變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