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腎結石患者嗎?
他們的腎結石有幾顆?
1顆、3顆?
最近在東莞有一位張先生
體內取出1258顆腎結石
堪稱密恐福利!
▲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東莞市第三人民醫院)從42歲的患者張先生體內取出1258顆結石,見上圖。
張先生喜歡跟朋友聚餐宵夜,而且喜食大魚大肉,啤酒烤串兒通通安排,那么他是否有痛風或高尿酸血癥呢?而他體內的結石,是否屬于腎內痛風結石呢?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患者,除了關節周圍皮下出現痛風石,尿路也會出現結石,尤其是腎臟。尿酸對腎臟的損害主要包括腎內痛風結石(也稱腎內尿酸結石)和痛風性腎病。今天我們就主要來了解下腎內痛風結石
六
然
醫
療
健
康
先
行
part.1
腎內痛風結石是怎么來的呢?
患上尿路結石,會出現什么情況呢?血尿、劇烈的腹痛。結石從腎臟經過輸尿管到膀胱的流動過程中,可以讓腎臟受傷出血并產生疼痛。疼痛通常發生在腹部左右兩側側面,也有因結石所在地方不同,而導致腰、背部疼痛。尿路結石可能在X線片上顯示不出來,但是超聲檢查很容易發現。
張先生右側輸尿管上段結石及左腎多發結石,結石數量多達1258顆,而且比較大。如果結石小,在無癥狀的情況下可以隨小便排出。通常腎內痛風結石臨床上以多發性腎結石為常見,結石在腎臟內的位置沒有規律,可以在腎臟上極、下極、腎盞、腎盂等,結石分布也不均勻,可以發生在雙側,也可只在單側;一般來說結石的大小也有差別,小者如米粒,大如紅棗。少數痛風結石可以出現泥沙狀的結石。
part.2
為什么痛風結石好發在腎臟?
①血中尿酸的主要排泄是通過腎臟:
80%的尿酸由腎臟排出,20%左右的尿酸由膽道進入腸道,隨糞便排出。其他器官如肺、胰等幾乎不排泄尿酸,所以尿酸容易在腎臟內沉積形成腎結石,尤其是血中尿酸濃度過高超過腎臟的排泄能力時,腎臟痛風石更容易發生。腎臟是尿液形成的場所,尿液pH值一般在5.5~6左右,呈酸性,加上尿酸主要由輸尿管及膀胱內沉積形成結石。一般來說,腎功能維持正常的痛風病人,尿中尿酸排出量,明顯增加;尿中尿酸排出量越多,痛風結石發生率也越高。
②尿酸沉積與局部組織環境的酸堿度有關:
一般來說,如果出現高尿酸血癥,尿中的酸堿性的指標偏酸性,尿酸在腎臟和尿路中更容易沉積,血液中的尿酸越高,就越容易形成結石;正常人血液pH值為7.35~7.45,呈中性,心肝脾肺腦等組織pH值與血液相近,而且不是尿酸排泄的場所,所以尿酸不易出現沉積形成結石。
part.3
腎內痛風結石如何自我篩查?
①排尿異常
由尿液表面有泡沫、尿液顏色較深、到尿急、少尿、無尿等排尿異常現象,主要是由于尿酸過高,尿酸沉積在腎臟,形成結晶,影響腎小管對尿液的正常排出;
②腎結石癥狀
腎絞痛(表現為雙側腹部或腰背部絞痛)、尿急、尿痛、尿頻、血尿合并感染者可有發熱和膿尿;
③關節腫大疼痛
尿酸最容易沉積在關節腔內,常見的有大腳趾、指間關節、踝關節、膝關節腫脹、疼痛。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痛風;
④口渴、乏力
在早期腎臟功能受損以后,在早期未出現各種排尿異常,但會表現為打不起精神,總是有乏力感,甚至身體有一系列應激變化,比如皮膚瘙癢、脫屑、口渴、胃口差等;
⑤睡眠異常
晚上睡覺腰背疼痛不適,口渴、醒來后發現下肢浮腫等。
如果您出現了以上癥狀,就要注意到正規醫院檢查自己的腎臟健康情況,也要注意檢查是否尿酸偏高了。
part.4
如何防治痛風結石?
①調節尿酸
積極治療,調整血液中尿酸的濃度,將血尿酸降到360umol/L以下,有體表痛風石患者應將血尿酸降到300umol/L以下,盡量減少或中止痛風急性發作;
②多喝水
調整尿中尿酸的排出量和尿量,將每日尿量提高到2000毫升左右,也就是說每日喝水要在2500毫升以上;
③調節尿液酸堿度
保持尿液的pH值在6.2~6.9,堿化尿液、促進尿酸排泄溶解結石的同時,預防新的痛風結石形成。可使用《高尿酸血癥痛風診療指南2019》版推薦用藥枸櫞酸制劑;
④調整生活作息,健康飲食
調整生活作息,積極調整心態,保證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飲食清淡,低嘌呤飲食,禁酒。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減少熬夜;
⑤了解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
使用促尿酸排泄類的降尿酸藥時比如(苯溴馬隆),會使尿中尿酸排泄量明顯增加,容易引發腎內痛風結石。所以服用苯溴馬隆時應與堿化尿液,融石類藥物聯合使用,《高尿酸血癥痛風診療指南2019》版推薦使用枸櫞酸制劑;
水楊酸鹽類(如阿司匹林)、甲氧苯青霉素、噻嗪類利尿劑等可抑制尿酸的排泄,促使尿酸在腎臟內沉積,痛風病人應該避免使用或少用這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