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西安北方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1 年度現金流量表分析如下:
一、現金流量結構分析
西安北方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公司)2001年度現金流量表結構分析,包括流入結構、流出結構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
北方公司2001年現金流量統計如下表(單位:元):
現金流入總量232756903.85
經營活動流入量226899657.52
投資活動流入量176636.74
籌資活動流入量5680609.59
現金流出總量214381982.13
經營活動流出量198160756.02
投資活動流出量8102698.84
籌資活動流出量8118527.27
1、流入結構分析
在全部現金流入量中,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占97.48%,投資活動所得現金占0.08%,籌資活動所得現金占2.44%。由此可以看出北方公司其現金流入產生的主要來源為經營活動,其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基本對于企業的的現金流入貢獻很小。
2、流出結構分析
在全部現金流出量中,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占92.43%,投資活動所得現金占3.78%,籌資活動所得現金占3.79%。北方公司其現金流出主要在經營活動方面,其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占用流出現金很少。
3、流入流出比例分析
從北方公司的現金流量表可以看出:
經營活動中:現金流入量226899657.52元
現金流出量198160756.02萬元
該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流出比為1.15,表明1元的現金流出可換回1.15元現金流入。
投資活動中:現金流入量176636.74萬元
現金流出量8102698.84萬元
該公司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比為0.02,公司投資活動引起的現金流出較小,表明北方公司正處于發展時期。
籌資活動中:現金流入量5680609.59萬元
現金流出量8118527.27萬元
籌資活動流入流出比為0.70,表明還款明顯大于借款。說明北方公司較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債還舊債的現象。
將現金流出與現金流入量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相結合,可以發現該公司的現金流入與流出主要來自于經營活動所得,用于經營活動所支,其部分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用于補償投資和籌資支出;公司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等現金需要主要來源于經營活動所得,其投資活動基本上沒有產生現金流入,說明北方公司在企業資產改造方面的力度較強;而北方公司在2001年籌資活動中加大了借款以償還其原有債務同時更大一部分用于支付借款利息其不足部分使用了經營活動的現金所得,因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為:1000000.00,補充資料中財務費用為:7116889.31,可以看出北方公司基本上沒有分配股利、利潤。
二、盈利質量分析
1、盈利現金比率 (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分析
北方公司2001年經營現金凈流量為:28738901.50元,2001年凈利潤為:48856.17元,其盈利現金比率為:588.23,此比率說明北方公司的盈利質量很高。
2、再投資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 / 資本性支出)分析
北方公司2001年經營現金凈流量為:28738901.50元,:2001年資本性支出7054542.70元,再投資比率:4.07,此比率說明北方公司在未來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創造未來現金流量或利潤的能力很強。
綜合2001年的兩項指標可以看出北方公司在未來的盈利能力很強,且目前盈利質量很高,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很充足,可根據市場情況擴大生產投資,以取得更大的利潤。
三、籌資與支付能力分析
1、外部融資比率〔(經營性應付項目增(減)凈額 + 籌資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入量總額〕
北方公司2001年度經營性應付項目增(減)凈額為:10609808.45元、籌資現金流入量為:5680609.59元、現金流入量總額為:232756903.85元;其外部融資比率為:7%,說明北方公司現金大部分靠內部資金,即經營活動所得籌得,外部資金對企業經營作用很小。
2、強制性現金支付比率〔 現金流入總額 / (經營現金流出量 + 償還債務本息付現)〕
北方公司2001年度現金流入總額為:232756903.85經營現金流出量為:198160756.02償還債務本息付現為:8116889.31(因表中補充資料財務費用為:7116889.31,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為:1000000.00,兩項相加可視為償還債務本息付現額),其計算的此指標值為:1.17,說明北方公司2001年創造的現金流入量足以支付必要的經營和債務本息支出。
以上兩項指標說明北方公司在籌資能力、企業支付能力方面較強。
綜合以上量化分析2001年北方公司在現金流量方面得出如下結論:
1、獲現能力很強,但主要以經營活動獲得且獲現金額較大,其投資、籌資獲現能力為負值,這樣造成企業以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來補償其投資、籌資所產生現金不能補償其本身支出的部分支出,給企業經營帶來一定的負擔且使企業經營業績低下,可以看出北方公司閑置資金較大。建議北方公司可將部分閑置資金用于對外對內投資和償還部分借款以獲得投資上的現金和減少借款上的現金支出;以提高企業的獲現能力。
2、償債能力很強,因為北方公司有充足的經營現金來源償還借款但未分配股利和利潤,說明其吸收外來投資能力很低。建議北方公司吸收部分外部投資以化解上面提到的對外對內的投資和債務支出上的支出風險。
3、北方公司盈利質量很高但存在很高的盈利質量與利潤數額的低下相矛盾的問題,建議北方公司減少舉債。
4、北方公司在發展能力方面由于受債務問題的影響,只能以經營活動來獲取現金且更多用于了經營支出和投資、籌資支出上,同時投資、籌資并未分擔其本身相應的支出。建議北方公司加大投資、減少舉債的同時擴大生產,加大吸收外部投資為企業更好更長久的發展奠定基礎。
現金流量表操縱案例分析
現金流量表以現金收付制為編制原則,不受權責發生制會計的應計、遞延、攤銷和分配程序的影響,因此通常認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以下簡稱經營活動現金流或者經營現金流)與權責發生制的會計盈余相比,不容易被操縱,是相對可靠的“硬”數字。然而,現金流量表并非遠離“偏見”(bias)和“噪音” (noise)的凈土,現金流量表準則的“三分法”為經營活動現金流的確認提供了“會計選擇”余地,債權債務管理等各種理財策略的運用可以調節經營現金流在不同會計期間的分配。這就為經營現金流的操縱提供了技術性空間。隨著現金流量表的價值逐漸受到證券市場投資者的重視,經營現金流及相關指標用于某些隱性契約(如新股發行的審核關注內容),上市公司經理人員自然關心經營現金流量的形象,為了美化利潤“含金量”或者為滿足監管的需要,萌生操縱動機。本文認為經營現金流操縱的手法可分為三種類型: (1)利用現金流量表準則提供的判斷空間與選擇余地; (2)利用理財策略影響現金流的發生時間; (3)直接造假。在實務中這三種類型手法經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以下結合具體案例作一簡要分析介紹。
利用現金流量表準則提供的判斷空間與選擇余地
我國現金流量表格式采納國際上較普遍的“三分法”,將現金收支分為投資、籌資和經營活動。這種“三分法”給現金流量表的分類留下一定的判斷余地和選擇空間。公司出于美化經營現金流的需要,將實質上屬于投資、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納入經營活動現金流,將某些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移至投資、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項目。于是產生了現金流量表的“會計選擇”問題。較普遍的問題是票據貼現和應收賬款出售,從理財的角度來看,票據貼現和應收賬款出售是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的融資行為,不應屬于經營活動現金流,至少不應屬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案例1]安徽某公司2003年第一季度將應收票據背書轉讓4318萬元。在現金流量表中“收到其他與經營有關的現金”只有47.6萬元,“收到其他與籌資有關的現金”只有80萬元,顯然票據貼現收到的現金不是計入上述項目,據此判斷計入“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按照現行準則,收購企業資產(既包括固定資產,也包括應收賬款、存貨等流動資產)所支付的現金全部計入投資活動支出。當收購資產中的應收賬款產生現金回籠、存貨實現現金銷售時,卻“理所當然”地計入了經營活動收到的現金。那么僅僅依靠收購營運資本(非貨幣的流動性資產減去非貨幣的流動性負債)為正的子公司,就可以獲得經營現金流的增長。另外,擬收購的子公司或經營單位在收購完成前結清債務,而在收購完成后債權陸續回收,也可以提高收購公司的經營現金流。
利用理財策略、營銷手段影響
現金流收付的發生時間
具體方法包括加快貨款回收,清理資金占用,延長采購付款期限,通過關聯方代墊費用支出等方式。這種方法也可以與現金流量表分類的選擇結合使用。這些方式往往只能帶來經營活動凈流量一次性的提高,甚至是以犧牲未來經營活動流量為代價。
[案例2]延遲支付貨款和其他款項。某高校旗下公司2000年公開發行上市,發行當年和次年“經營活動現金流”為-860萬元和1726萬元,遠遠小于“經營活動的利潤”的4334萬元和5718萬元,說明各年度經營利潤主要來自權責發生制下應計利潤的增加,缺乏現金支撐,但這在當時并未造成該公司發行上市的障礙。2002年,公司申請配股,該年度現金流量表顯示“經營活動現金流”有所好轉,達到5950萬元,已經接近經營活動的利潤6126萬元。但分析會計報表附注不難發現,2002年應付賬款在年初9731萬元的基礎上增加5393萬元,應付賬款周轉率也從2002年初比2001年初下降25% 至8.7的基礎上進一步降至6.41,說明公司通過延遲付款以減少當年現金支出。與此同時,公司其他應付款長期掛賬,一年以上款項達3000萬元。假如公司在2002年不是有意推遲償付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經營活動現金流將“難看”得多。公司為什么在2000年首次公開上市時對現金流指標并不在意,而在 2002年申請配股時有益修飾呢?2001年以來配股審核對應計利潤和現金流指標的關注也許是合理解釋。
對經營活動現金流直接造假
在實務中常見三種做法:(1)將非經營活動甚至違規行為所得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同時計入銷售收現,結果導致利潤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都獲得提高。(2)配合收入造假虛構銷售收現,同時通過虛構投資支出消化虛增的現金。(3)為避免主營收入缺乏現金支撐的質疑而粉飾銷售收現能力,虛增“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同時虛增“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將虛增的現金部分抵消掉。
[案例3]同時虛增主營業務收入與“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東方電子是以炒股所得支撐利潤高速增長的神話,配合二級市場股價的炒作的典型案例。作為以電力自動化設備制造為主業的工業企業,公司竟然將逾10億元炒股所得納入主營業務收入,同時計入“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2000年年報中主營業務收入高達13.75億元(后調減為8.71億元),相應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達11.09億元。2002年,公司被迫進行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將2000年每股收益0.52元調減為0.107元,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0.41元下調至0.12元。
[案例4]同時虛增“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與“投資支出的現金”。轟動一時的藍田股份操縱財務報表的手法比銀廣夏技高一籌,虛增主營業務收入同時兼顧銷售收現,虛增的現金通過投資活動現金流出中的“購買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被部分抵消,結果又虛增了長期資產。
[案例5]同時虛增“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與“采購支付的現金”。我們無法找到確證的例子,只能從一些公司會計報表的異常勾稽關系中進行推測。例如,新疆某公司2001年度銷售收入5.77億元,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高達8.34億元,而同期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預收賬款的變動合計只有幾百萬元,無法補平銷售收現與銷售收入之間的差距;2001年度主營業務成本4.39億元,采購貨物支付的現金高達7.41億元,同期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及存貨的變動數千萬元,也無法填平2億多元的差距。因此我們似乎有理由懷疑公司是否同時虛增了“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與“采購支付的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