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當前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共有五個,即中、美、俄、英、法。由于安理會具有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職能,而作為安理會“班干部”的五大國又擁有著一些十分重要的特殊權利(比如沒有任期限制、一票否決制等),所以“五常”在國際政治、軍事乃至經濟等各個領域均有著相當強大的影響力。
很顯然,如果安理會有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可能的話,其垂涎者必定很多,畢竟能夠擁有這樣既有面子又有實惠的頭銜,是很多國家夢寐以求的,所以趨之若鶩甚至爭相搶奪、大打出手也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另一方面,由于當前的“五常”都是世界級大國、強國,就決定了很多中小國家即使有這個想法也不會輕易提出來以免自取其辱。不過,那些頗具實力的非“五常”國家可就不一定這么想了,它們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也都是名列前茅,有些甚至已經超過了五常中相對較弱的英法兩國,所以它們就會不可避免地、孜孜不倦地去謀求這個可能“可能存在的”新席位。
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競爭該席位最積極的五個國家應該就數日本、德國、印度、巴西和土耳其了。單純從實力角度而言,這五國的確都可算是實力派,但在爭奪常任理事國席位這事上,究竟誰最沒勝算?誰又最具冠軍相呢?我們不妨來逐一簡析:
1.土耳其
從人口、面積、經濟等很多方面來看,相對其它四強,土耳其在世界上都不算是很突出的。但即使如此土耳其對于這個席位也還是十分積極,在很多人看來其野心與實力可謂嚴重不匹配。然而客觀上來說,土耳其有此野心的背后,其自身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最關鍵的一點,其實就是其地處東西方咽喉要道這樣關鍵的地理位置。土耳其扼守著土耳其海峽這個黑海唯一的出口,所以黑海沿岸眾多國家特別是俄羅斯也必須給它幾分薄面;土耳其東連戰亂紛飛的中東,西接富裕繁榮的歐洲,是難民進入歐洲、中東油氣輸往歐洲的必經之地,所以包括英法德這樣的歐洲列強也不敢隨便招惹它;土耳其控制著俄羅斯向南的出海口,所以美國也需要利用土耳其遏制俄羅斯。即使我們中國聯通歐洲的“一帶一路”也需要經過該國。所以土耳其如果提出這個入常的想法,“五常”各國確實也都不好輕易拒絕。但因此一點就能成功嗎?怕是很難,五常席位的獲得關鍵還是要靠實力,土耳其僅憑這種左右逢源的國際關系就能獲得,那其它實力派強國還不就吵翻了天?
土耳其地處東西方聯系的咽喉要道
2.日本
論綜合實力,日本恐怕是這五個國家中最強的。其經濟實力高居世界第三,僅次于中美;人口過億,也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工業、科技實力十分強大,掌握著很多頂尖的技術,擁有著眾多強大的跨國公司;軍事發展雖然受到限制,但實力卻不容低估……所以,如果僅憑實力的話,日本入常的希望可以說是最大的。但即便如此,日本要真的入常還是很難實現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日本的民族秉性和日本人對于歷史問題的態度。眾所周知,日本在歷史上是一個好戰的、且侵略成性的國家,如果讓這樣一個國家成為聯合國的“班干部”,對于世界和平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很難說的。再加上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對其它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但至今卻依然沒能正視并表示真誠的道歉,這是很多國家特別是中國這樣曾經遭受其嚴重戰爭創傷的國家難以接受的。所以,縱使日本的入常再怎么積極,但要真的實現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3.德國
與日本相似,德國的綜合國力也是名列前茅,甚至比英法兩強更高。經濟上,是歐洲GDP最高的國家,擁有眾多世界級的工業品牌;人口超過8000萬,在歐洲僅次于俄羅斯,超過英法;科技上,德國是諾貝爾獲獎人數僅次于美英的國家……而且與日本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截然相反,德國在戰后主動與死敵英法等國和解,并且對二戰中犯下的滔天罪行進行了深刻的反省和道歉。再加上德國是歐洲經濟的發動機,又相當于很多東南歐相對落后國家的“提款機”,其在歐洲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所以從很多方面來看,德國在國際上顯然都比日本更受人歡迎,更容易贏得尊重,所以筆者認為德國入常的機會比日本稍大一點點。但德國入常也有自己的不利因素,因為其所在的歐洲已經有英法俄三個聯合國“班委會成員”了,如果再加個德國,那難免會引起其它大洲國家的不滿。
德國所在歐洲已經有三個“五常”
4.巴西
巴西顯然也是一個妥妥的世界大國,這本身就是其爭取入常的實力基礎。巴西的人口和面積都居于世界第五,遠超英法,差不多與中美俄是同一級別的體量,是拉美地區中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的經濟相對不是很突出,但也高居世界第九,在拉美國家中也是最大的經濟體。而且巴西入常最大因素還不是這些,而是因為廣大的拉丁美洲(面積200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近6億)需要一個聯合國代言人,顯然巴西是最有資格的。再加上巴西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如果入常的話可以增加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顯然也是一個有利因素。然而巴西并不是沒有自己的弱點,比如巴西對于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明顯不及其它競爭對手,比如巴西雖然經濟總量巨大但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較低,再加上巴西在國際事務中過于追隨歐美的特點等。所以巴西如果想入常,自身的實力確實還有待加強。
5.印度
在眾多發展中國家里,除了中國、巴西,印度也算是為數不多的大國之一了。綜合各方面來看,印度的綜合實力甚至是強于巴西的。兩相對比,巴西的主要優勢是國土面積和自然資源,但印度卻擁有遠超前者的人口,而且印度的經濟總量顯著高于巴西,印度的軍事力量和科技實力總體上是強于巴西的。所以印度可以稱為加強版的巴西,客觀來說它入常的可能性是高于巴西的。而且印度看起來比巴西更具有國際影響力,因為其地處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的北岸,可以說是位于整個東半球的中心。而當前世界上的主要政治、經濟舞臺還是地處東半球,這是偏居南美的巴西所不具備的。所以無論是亞歐大陸上的中國、俄羅斯、歐盟,還是對此大陸有“野望”的美國,都十分重視與印度的關系。所以作為僅次于中國的發展中大國,無論是實力因素,還是國際關系因素,印度的有利因素都很多。但印度也有不利,主要一點就是其咄咄逼人的周邊外交,特別是與中國的關系,會直接影響著它的入常之路。
印度地處東半球的中心
已有的五常和五大入常積極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