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讀中國歷史215:李建成并不平庸,只是李世民太能干,玄武門之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李世民逐鹿中原消滅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時候,唐朝趙郡王李孝恭和行軍總管李靖也大舉南下,沿水路出巴蜀,順江而下,攻滅了割據在江陵的蕭銑(xǐ),將他長江中下游和嶺南地區的地盤也都接收過來。隨后,李孝恭又打下了江淮地區,就這樣,除了還有零星小股的草寇之外,唐朝完成了統一。在這個統一的過程中,總是看到李世民在前臺不停出鏡,盡情表演他卓越的軍事才能,而作為太子的李建成,似乎根本就沒什么表現。李淵的竇皇后生了四個兒子,老大是李建成,李世民是老二,老三叫李玄霸,就是演義里的隋唐第一條好漢李元霸,真實歷史上沒這回事,只記載了他在李淵起兵之前就死了,老四是李元吉。李建成是嫡長子,被封為太子,他的能力也很強,只是不像李世民那樣光芒四射而已。早在公元613年,李建成被李淵派駐到河東,積極招募各類人才,為李淵起兵做準備。被他招募來的很多人,后來都成了能臣名將,為唐朝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當時李建成24歲,是李淵得力的幫手。李世民15歲,就算能力強,他倆對李淵的重要性應該有明顯的差別。李淵起兵進攻關中的時候,李建成作為左領大都督,統領左三軍,獨自對抗隋朝大將屈突通,另外還要頂住虎視眈眈的突厥人,還要守住潼關,防止關東過來敵人,這樣,李世民才能和其他各路人馬全心地去攻打長安。可以看出,他干的都是臟活、累活,而露臉的漂亮仗是李世民打的。之后,李世民領兵逐鹿中原,而李建成一直在邊疆地區作戰,可以說在唐朝草創階段,他為穩固關中根據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才讓李世民有機會在中原大展拳腳。尤其是公元621年,李建成領兵平滅了邊疆少數民族部族武裝數萬人的叛亂,他剿撫并用,重新讓邊疆地區安定下來。公元622年,李世民擊敗了作亂的竇建德舊部劉黑闥(tà),借突厥兵在河北作亂,而山東、河南一帶的豪強紛紛起兵響應,一時間叛亂的烽火又開始燃燒,剛剛平定的大河南北風云再起。如果不能及時將這些反叛勢力撲滅,中原決戰的勝利果實必將付諸東流,而李唐王朝統一天下的日子也會遙遙無期。這么個爛攤子被李建成身邊的魏徵看到了機會,他看李世民幾年來屢立戰功、威望日增,他一直替身為太子的李建成感到憂懼。老百姓家還經常發生兄弟為爭奪家產翻臉的事呢,何況皇帝家這么大的家業呢。而李世民的性格和為人,一看就不是甘心做臣子的人,爹當皇帝就那么回事了,哥當皇帝肯定不行。在魏徵的建議下,李建成主動請纓,率軍去平定關東的叛亂。其實戰功赫赫的李世民讓李淵也很不安,他覺得李建成對自己這個父親更親,對自己這個皇帝更忠心,他一直非常滿意這個太子,就任命李建成為行軍大元帥,擁有平叛的絕對權力,目的就是要提升他的威望,鞏固他接班人的地位。李建成沒用多長時間就攻滅了劉黑闥,收復河北;之后河南的徐圓朗被部下殺了,河南也被平定;梁師都的部下大部分也都投降了李建成。前后不到三個月,轟轟烈烈的這場叛亂就被徹底平定了,可惜史書上對李建成這次平叛記載得實在太簡單了。之后,李建成多次擊敗突厥人的進犯,一直駐防在朔州、并州和幽州這一帶,嚴防死守突厥人,這才讓唐朝統一的事業得以順利進行。相對來說,李世民在常年的征戰中,非常注重培養自己的政治班底,當然他個人極具領袖氣質,號召力很強,手下一批才能出眾的文臣猛將陣容豪華。文有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武將有侯君集、尉遲敬德等,而且這些人對他個人的忠誠度遠高于對唐朝,李淵其實對此都毫無辦法。當然李建成也有自己的團隊,而且四弟齊王李元吉看不慣二哥李世民,主動加入到大哥的陣營中。按史書記載的,李元吉是個智商低下、極其暴虐的人,這絕對是對他的抹黑。還有書上說,他幫李建成,是因為李建成曾答應過當皇帝后立他為皇太弟,以后接班,這更是胡扯。很多人猜測過他加入李建成團隊的意圖,但在我看來,只是單純的個人好惡罷了。現實太殘酷了,他們都是一母所生的親兄弟,可涉及到誰接班的問題,必然會走上你死我活的對決,之后就是赤裸裸的斗爭了。史書記載,李世民曾誣陷過李建成謀反,李建成也下毒害過李世民,兩個人摩擦不斷。李淵想過很多辦法調和兄弟倆的矛盾,但其實他也知道,這倆人斗爭的結果必然是你死我活,可他哪個兒子都舍不得,一籌莫展,終于爆發了那場著名的“玄武門之變”。面對咄咄逼人的李世民,李建成利用太子的地位,讓李淵下詔趕走了秦王府的房玄齡、杜如晦,還把很多人任命到外地,可是秦王府的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還在,感覺到危機來臨的李世民,下決心采取非常手段。之前有謠傳說秦王將擁有天下,之后李世民親自向李淵指控太子和齊王淫亂后宮,結果李淵宣布第二天早上讓三個兒子入宮對質。第二天就是公元626年的六月四日,李世民之前買通了玄武門的守將,這天清晨,他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等人埋伏在玄武門。等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這的時候,突然殺出,射殺了他倆,隨后殺入太子府和齊王府,斬草除根。李世民的政變成功了。之后尉遲敬德向李淵匯報,說太子和齊王作亂,已被誅殺。李淵看大勢已去,只好順水推舟承認了這個事實。2個月后,他宣布退位,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9年之后,郁郁寡歡的唐高祖李淵病逝。奪嫡當了皇帝的李世民,由于玄武門事變的原因,多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記錄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要知道為了保持記錄歷史的真實性,史官的工作一貫具有極強的獨立性,皇帝是不能干預的,所以李世民這樣要求非常不合規矩。后來在唐太宗一再要求下,房玄齡和許敬宗將《起居注》刪定為《高祖實錄》和《今上實錄》。李世民這一行為不僅給史學考究帶來極大困難,其本身也遭到許多學者的指責,章太炎甚至說這兩本“實錄”沒一句真話。新、舊唐書里也將李淵起兵建唐的功勞幾乎都歸功于李世民,而李建成的功勞只字未提。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歷史,可不管怎樣,唐太宗李世民是個偉大的皇帝,他開創了唐朝初期的貞觀之治,把唐朝帶向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燦爛的時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