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先秦史話丨7.五帝時代(5)帝舜

帝舜(媯姓,姚氏,名重華,字都君,號有虞氏,為五帝之一,前2255年-前2208年在位),是黃帝之八世孫,瞽叟之子。其世系是:黃帝——昌意——帝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帝舜姚重華。帝舜的母親叫握登,看見巨大的彩虹,意有所感,于是在姚墟生下舜,故帝舜以姚為氏。舜的眼睛有兩個瞳孔,故名重華。舜長得龍顏大口,皮膚黝黑,身長六尺一寸。

舜的母親早逝,舜的父親瞽叟又娶了妻子生下象,象生性傲慢。瞽叟偏愛后妻之子,總想殺舜,舜都躲過去了。如果懲罰不重時,舜就委屈地忍受著。舜恭順地侍奉著父親和后母,不失子道,對弟弟友善慈愛,日益謙恭謹慎。因此舜在二十歲時,就以孝順而聞名;三十歲時被帝堯選拔任用并禪以帝位,讓他攝政二十八年;五十八歲時帝堯駕崩,舜為其守喪三年;六十一歲時(即前2255年),舜代堯登上帝位,仍以建寅之月即夏歷正月作為一歲之首。

帝舜元年(前2255年),帝舜任命九官。這九官的情況是:大禹(姒姓,名文命,是黃帝之玄孫、鯀之子,為夏朝的創建者)為司空(總理國政),棄(姬姓,名棄,是黃帝之玄孫,帝嚳與正妃姜原之子,為周朝的始祖)為后稷(主管農業),契(子姓,名契,是黃帝之玄孫,帝嚳與次妃簡狄之子,為商朝的始祖)為司徒(主管教化),皋陶(音高搖,亦稱咎陶、咎繇,是六、英二國的始祖,晚年時被大禹舉薦為帝位繼承人,但他先于大禹而去世)為士(主管刑獄),垂(亦作“倕”,堯舜時的巧匠)為共工(管理百工),伯益(嬴姓,是帝顓頊的曾外孫,女脩之孫,為秦、趙二國的先祖)為虞(主管山澤),伯夷(齊太公姜尚的先祖)為秩宗(主管宗廟祭祀),夔(亦稱后夔,堯舜時的樂官)為典樂(掌管音樂),龍(古人名,堯舜時的大臣)為納言(主管宣達帝命)。據《史記·五帝本紀》載,大禹、皋陶、契、棄、伯夷、夔、龍、倕、伯益、彭祖(黃帝之七世孫,帝顓頊之五世孫,陸終氏的第三子),這十位賢人從帝堯時代就被選拔任用,但沒有明確的職務分工。舜即位后,任命大禹為司空、棄為后稷、契為司徒、皋陶為士、倕為共工、伯益為虞、伯夷為秩宗、夔為典樂、龍為納言。加上十二州的州牧,舜此次授職共二十二人。這二十二人都成就了他們的功業:皋陶任管理刑獄的大理,執法公平,民眾都相信他能據實斷案;伯夷主管禮儀,朝廷上下都能謙讓;倕主管百工,各種工匠都能做好本職工作;伯益主管林牧,山林水澤都得到開發;棄主管農業,各種谷物都能及時播種,長得茂盛;契主管教化,百姓都親近和睦;龍主管接待賓客,遠方的諸侯欣然來朝;十二州的州牧奉法行事,天下之人莫敢違抗命令;而大禹的功勞最大,他開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處湖澤,疏通了九條河流,劃定了九州邊界,并規定了各州按其職分應向朝廷進貢的物產,沒有一處不恰當。這時帝舜的疆域,方圓五千里,一直到達遙遠的荒服(古代以天子國都為中心,每五百里為一區劃,將天下由近及遠分為五服,即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天子國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域稱為甸服,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域稱為侯服,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域稱為綏服,綏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域稱為要服,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域稱為荒服。)之地。南至交阯(地名,泛指今五嶺以南、越南北部一帶)、北發(即“北向”,指極南之地,窗戶向北開的地方,在今越南境內),西至西戎、析枝、渠廋、氐、羌(這五個都是西方的部族名,大約分布在今陜西西部、四川西北部及甘肅、青海一帶),北至山戎、發、息慎(這三個都是東北方的部族名,山戎在今遼寧西部,發的具體方位不詳,息慎在今黑龍江、吉林一帶),東至長夷、鳥夷(這兩個是東方的部族名)。四海之內都感激帝舜的功德,于是夔創作了《九招》之樂,這首曲子一演奏,就會招來各種祥瑞之物,連鳳凰也飛來盤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就是從帝舜開始的。

這一年,帝舜將堯的兒子丹朱封在丹淵,以奉祀其先祖。舜又用車載著天子的旌旗,前去朝拜父親瞽叟,神態恭謹,像一個普通的兒子在盡孝道。舜將異母弟象封于有庳(地名,相傳在今湖南道縣境內,九疑山西北),為諸侯。

帝舜二年(前2254年),帝舜設立誹謗之木,使天下人可以指出其過錯;又設置敢諫之鼓,使天下人可以暢所欲言。這一年,帝舜制作五弦之琴,唱著《南風》之詩:“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南風溫和地吹啊,可以解除萬民的煩惱。南風適時地吹啊,可以豐富萬民的財物。)

帝舜五年(前2251年),夔創作《箾韶》之樂,此樂變換演奏九曲之后,鳳凰來儀。帝舜即位之后以夔為樂正,命夔制作二十三弦的瑟。夔編修《九招》、《六列》、《六英》,來歌唱帝舜的功德,又定正六律,協和五音,用以通貫八風之音。重、黎想增加人來掌管音樂,帝舜說:“一個夔就夠了。”

帝舜十四年(前2242年),帝舜創作歌曲來詠唱。當時有景星出現,卿云興起,百官相和而歌。帝舜于是歌唱道:“卿云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卿云燦爛啊,舒緩回旋啊。日月光華,天天照臨啊。)”八伯(京畿外八州的州牧)上前稽首而唱道:“明明上天,爛爛星陳。日月光華,弘于一人。(明亮的上天,陳列著燦爛的星星。日月的光華,照耀我君一人。)

帝舜二十五年(前2231年),息慎氏(古族名,亦作肅慎氏。商、周時,居“不咸山北”,“東濱大海”,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從事狩獵。周武王、成王時曾以“楛矢石砮”納貢,臣服于周。秦漢后稱挹婁,有時亦稱肅慎。南北朝后的勿吉、靺鞨、女真及今滿族等都和它有密切的淵源關系。)前來朝見,進貢弓矢。

帝舜三十一年(前2225年),帝舜將大禹推薦給上天。帝舜有三個妃子。正妃娥皇,無子;次妃女英,生商均;第三個妃子癸比氏,生二女,名叫宵明、燭光。帝舜又有庶子八人,他們和商均一樣,皆不肖,故將天下禪讓給大禹。

帝舜三十二年(大禹攝政元年,即前2224年),正月初一,禹在神宗(即帝堯的宗廟)接受禪讓。

帝舜三十三年(大禹攝政二年,即前2223年),大禹將十二州恢復為九州(即荊州、梁州、雍州、豫州、徐州、揚州、青州、兗州、冀州)

帝舜三十五年(大禹攝政四年,即前2221年),命大禹征討三苗(古族名,亦稱有苗,在今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陽湖一帶)。據《尚書·大禹謨》載,帝舜對大禹說:“禹啊!三苗不遵從教命,你去征討他們吧。”大禹于是會合群臣諸侯,誓師道:“眾位諸侯,悉聽我命。三苗蠢動,昏庸不恭,侮慢眾人,妄自尊大,違反正道,敗壞德義,君子在野,小人在朝,棄民不保,天降災殃。因此,我率領諸位,尊奉舜命,討伐罪人。希望你們同心同力,這樣才能建立功勛。”戰事進行了三十天,三苗仍然負隅頑抗。伯益就向大禹進言說:“惟德動天,無遠不至。滿招損,謙受益,這是天道。當初帝舜在歷山耕種時,來往田間,每天對著天空號泣,對于父親和繼母,他寧愿背負不孝的罪名,招來邪惡的名聲。帝舜有事去見父親瞽叟時,恭恭敬敬,戰戰兢兢,瞽叟也就變得和順了。至誠能夠感動神靈,何況是三苗!”大禹拜受了伯益的這番美言,說道:“講得對!”于是班師回朝。帝舜于是廣施文德,讓人放下兵器,拿著盾牌和羽翳在臺階前跳舞。撤兵七十天之后,三苗主動來歸順了。

帝舜四十八年(大禹攝政十七年,即前2208年)帝舜到南方巡狩,駕崩于蒼梧(漢郡名,郡治廣信,即今廣西梧州)之野,葬于長江以南的九疑山(山名,在今湖南寧遠南),也就是后來的零陵郡(漢郡名,郡治在今廣西全州西南)

帝舜駕崩后,三年(前2208年-前2206年)的喪禮結束,大禹避讓舜的兒子商均,居住在陽城。天下諸侯都離開商均而去朝拜大禹,大禹于是即天子之位,面南而坐,接受天下的朝拜,國號為夏后,姓姒氏。大禹即位后,堯子丹朱,舜子商均,都享有封地,以奉祀其先祖。他們穿戴的服飾和所用的禮樂,與他們的父親在世時一樣。他們以賓客之禮朝見天子,天子不把他們作臣民看待,表示不敢專有天下。

大禹登基,意味著五帝時代的終結,夏朝的來臨。按《帝王世紀》、《冊府元龜》、《資治通鑒外紀》、《繹史》等史書的記載,五帝時代共有黃帝、少昊、帝顓頊、帝嚳、帝摯、帝堯、帝舜等七位帝王,在位時間至少在四百八十年以上,平均每位帝王在位六十余年,以當時的醫學技術明顯不可能。而《古本竹書紀年·五帝紀》說:“黃帝至禹,為世三十。(從黃帝到大禹,共經過三十代王。)”這個說法倒值得參考。


參考書目:

1.《今古文尚書全譯》 江灝、錢宗武譯注  周秉鈞審校(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第2版)

2.《史記》 [漢]司馬遷著 韓兆琦譯注(中華書局,2010年6月北京第1版)

3.《竹書紀年》[梁]沈約注(上海涵芬樓影印天一閣刊本)

4.《欽定四庫全書·皇極經世書》[宋]邵雍著 [清]呂光復等校

5.《綱鑒易知錄》 [清]吳乘權等輯 劉韶軍等譯(中華書局,2012年2月北京第1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五帝
禹(夏朝開國君主,黃帝玄孫、顓頊之孫)
顓頊、帝嚳、堯、舜、禹和黃帝的世系關系是怎么排列的?
五帝人物關系圖
上古傳說之五帝(二)
從盤古到大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区。| 巨野县| 嵩明县| 天柱县| 太湖县| 沛县| 左权县| 旬阳县| 雅江县| 和田市| 乐平市| 灌阳县| 皋兰县| 柞水县| 嵩明县| 伊宁县| 金华市| 荔波县| 平乡县| 上虞市| 黄山市| 临猗县| 平昌县| 望谟县| 边坝县| 马龙县| 福泉市| 高州市| 建阳市| 昌吉市| 长岭县| 清流县| 临沭县| 上蔡县| 潞西市| 昌吉市| 灵川县| 鸡西市| 固镇县|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