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位置形勢來講,有熊部落的前途不容樂觀,東面有九黎部落的不斷侵襲,西部是神農氏部落的虎視眈眈,若是兩部落化敵為友,結成聯盟,有熊部落很容易成為陜西當地的一道名菜——肉夾饃。
偏偏蚩尤向來習慣挑戰權威,姜榆罔向來做慣老大,兩者聯合的可能性幾率幾乎等于零。姬軒轅先生大可以安整以暇地處理完周邊事務,壯大自己后,再將這兩個強鄰各個擊破。
一接到神農氏部落的邀請,姬軒轅先生就帶著大部隊出發了,他的目標,很明確,對神農氏部落發動突襲。猝不及防下,沒有防備的神農氏部落遭到全面性打擊,節節敗退之后,姜榆罔集結起所有人員在阪泉之野(河北涿鹿東南)與公孫軒轅先生進行最后的大決戰。
這是中國歷史書上所記載的第一次有規模會戰,一個新興部落與一個沒落部落的對決。代表著兩種文明的沖突,也是兩個民族融合的最好契機,不論誰勝誰敗,將深深影響到整個中華文明,因為以后的我們將以這兩者為名,并以此為豪。
戰役總共打了三次,具體過程已經沒有人知道,結果是神農氏部落敗了,部落子民都成了俘虜,牛羊家畜也成了有熊部落的公家財產。一個曾幾何時強盛到足以控制整個中華區域的部落從地球上消失了,姜榆罔先生這位被稱做“中華三始祖”之一、“炎黃子孫”的炎字輩開創人物也在戰役中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奉獻出僅有的生命。
戰爭的勝利,使得姬軒轅先生進一步認清自己的實力,“天下”這個總目標越來清晰明確。他決定再接再厲,乘著高漲的士氣,將向來不服治的九黎部落一鼓作氣拿下。
于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天下第一戰”涿鹿之戰轟轟烈烈上演。
這場戰爭有三個說法:
“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
——《史記 五帝本紀》
“蚩尤乃逐帝,爭于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于黃帝,執蚩尤,殺之于中冀。”
——《逸周書 嘗麥解》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山海經 大荒北經》
按《史記》的說法,姬軒轅戰勝姜榆罔后,才打得蚩尤;《逸周書》則說是姜榆罔和姬軒轅聯合做掉了蚩尤;《山海經》神神乎乎地白紙黑字寫上蚩尤挑戰姬軒轅不成而吃了敗仗。
不管哪種說法,對戰爭的結果是沒有異議的,姬軒轅勝了,蚩尤敗了。
戰爭的過程,我總結了一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版本:傳說版本和科學版本。
傳說很動人。
相傳姬軒轅的軍隊與蚩尤的軍隊相逢于涿鹿郊野,擺開陣勢后,便是“好一場廝殺”。
姬軒轅屬下設有“熊羆貔貅貙虎”為主的野獸軍團,非常兇猛,戰斗力也非常強勁。“它們”首先發起沖鋒。蚩尤與他那八十一位“銅頭鐵臂”兄弟也不弱,面對有熊部落強力攻勢,毫不退避,扛著兵器迎頭而上,沖入動物先鋒隊中就是一頓亂砍。
交戰初期,雙方實力不相上下,難以分出勝負,處于相持階段。不過,膠著沒多久后,蚩尤顯示出他那“神靈”之力,據說只是大口那么一張,噴了幾口氣,百里之內起了彌天大霧,還三天三夜經久不散。
按理大霧條件下,對兩軍都是很不利,但根據相關記載,似乎受影響的只有姬軒轅的軍隊。蚩尤部隊活得挺自在,猶能持續作戰,有熊部落一時間有點支持不住。
危難關頭,姬軒轅召集部落里的所有領袖人物召開了一個緊急軍事動員大會,以應付這次突如其來的非自然事件。所有那個時代知名風云人物如力牧、大鴻、應龍等等全都趕來,唯獨缺少一個叫風后的,不知在搗鼓什么東西,遲遲也不見身影。
姬軒轅一打聽,才知道,風后正忙著搞發明創造呢!本來酋長大人是很火的,這么重要會議,做為自己首席臣子,竟然不參加,什么道理,但一聽說風后的研究項目,酋長大人立馬就露出了迷人的笑臉。
這東西,就是在后世鼎鼎大名的指南車。
有了指南車的幫助,有熊部落的軍隊成功地從迷霧中突圍。重新布置軍隊后,姬軒轅找來得力助手應龍命他在高地上筑壩蓄水,想要將蚩尤軍隊全部去喂王八。
直到此時為止,姬軒轅那為后人所稱頌的“神靈力量”一點也沒有顯現,我們所看到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軍事將領。
蚩尤也不是這樣就消停得了,姬軒轅在布置事宜的時候,他請來了兩位神仙級別自然破壞系人物:風伯和雨師。
顧名思義,風伯,就是管刮風的,雨師,就是管下雨的。
兩人一登場,戰場形勢立即就發生變化。
狂風暴雨持續不斷侵襲著姬軒轅和他的軍隊,眼看著大勢將去。姬軒轅先生忽然間神威大展,憑借著與各路神仙的友好關系,從天上請下重量級同屬自然破壞系神仙天女魃。
魃,是旱災的罪魁禍首,誠所謂“旱魃一出,赤地千里”。風伯雨師名頭再響,法力再高,一碰上這姑奶奶,立馬隔屁,霎時間天下大旱,雨停風止,姬軒轅乘機帶領軍隊開始反擊。
戰局進行到這地步,有點《荷馬史詩》里特洛伊戰爭的意味,凡人在地上打著,奧林匹斯山上的希臘眾神們分成派系在后面支持著。尤其是這位女魃同志,據說是由僵尸演變而來,身上全是白毛,眼睛長在頭頂上,真正的眼高過頂,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全是由一條條小蛇構成,像極了希臘神話中的美杜莎。
形勢逆轉下,姬軒轅先生的優勢明顯,一般來說,人們偏向勝者,神仙也不例外。
這時候,神仙級別領袖人物西靈圣母落井下石派了自己的徒弟九天玄女下來,傳授給姬軒轅先生各種奇妙法術及兵法(據道家的紅口白牙講述著名的房中術也是這時傳下來的)。
這為傳說中原型為人頭鳥身不知名生物的神仙,除免費贈送給公姬軒轅先生各項諸如符、印、節、幡、劍等天上神仙研制高科技產品(那時節稱做法寶)外,還前往東海流波山以滅絕手段殺了一群只有一只腳獨立行走形似牛的基因突變稀有珍貴上古原始動物夔牛。
夔牛遭受滅頂之災,全由一身厚實的皮所引起,九天玄女用它的皮制成八十面大鼓,又是無償贈送給姬軒轅先生(九天玄女對姬軒轅超出常人的熱情,實在讓人期待兩人是否能夠發展出一段動人美妙的辦公室戀情)。
當鼓聲響起時,聲音最高可傳達三千八百里,戰場上一片震動,大有天崩地裂之勢。九黎族兄弟雖然個個神勇無比,也為這巨大鼓聲震得頭暈目眩,找不著北,姬軒轅乘勢追殺,大敗蚩尤軍隊。
激烈戰斗過程中,蚩尤被殺,因他是不死之身,姬軒轅命人將他五馬分尸,身體的各個部分埋葬在各地。
據說蚩尤戴過的枷鎖被拋棄在荒山上,那地方最后化為一片血楓林,他在東平壽縣的墳墓上常常有赤氣冒出,形狀就好似布匹,當地人稱之為“蚩尤旗”。
顧及到蚩尤實在太兇猛,在蠻人中的影響及地位,姬軒轅先生將蚩尤尊奉為“兵主”,一個不屈不撓的戰神形象就此定位。
傳聞姬軒轅的軍隊旗幟上往往使用蚩尤肖像,各地諸侯(主要是蠻人地區)見有這樣的旗幟往往都是不戰而降。蚩尤不愧是那個時代的大人物,即使死了,為姬軒轅的“天下事業”做出不少貢獻,傳聞里蚩尤被打敗的那些部眾,躲到了貴州的叢山萬林里,那些人就是苗族的祖先。
科學很理性。
約是在距今4600多年前,以姬軒轅為首的華夏集團與以蚩尤為首的東夷集團在河北省涿鹿縣展開一場大會戰。
有熊部落融合神農氏部落,逐漸沿著黃河向華北平原發展,九黎部落興盛擴展后,也將勢力范圍延伸到華北大平原上,兩部族之間既得利益的不可協調,造就解決矛盾的方式,只能以戰爭形式上演。
交戰雙方互有優勢,姬軒轅乘新勝之機,士氣旺盛,屬下又有以熊羆貔貅貙虎為圖騰的各善戰氏族部落,蚩尤屬下也有81個部族聯盟(傳說中的81兄弟),人多勢眾,武器精良,能征慣戰,戰局的勝負很難定論。
蚩尤部族率先發難,對姬軒轅展開攻擊,姬軒轅派出應龍占據高地筑壩蓄水,以減緩蚩尤軍隊的進攻速度。很是不巧,戰爭進行過程中,持續超長的大霧降臨,九黎部落本就生存在蠻荒,見慣了惡劣天氣,因而在大霧中猶能得心應手地作戰,有熊部落抵擋不住,連續九次失利,暫時退卻。
沒過多久,天氣情況開始轉好,明朗潔凈的氣候,讓姬軒轅的軍隊緩過神來。在另一個當地部族玄女族的鼎力合作下,姬軒轅選擇了一個好時機對九黎部落發起總攻。
交鋒過后,九黎部落最終失敗,蚩尤被殺于冀州之野,戰爭宣告結束。
素以“成敗論英雄”的歷史規律,在戰爭后得以體現,姬軒轅因其豐功偉績而為眾多史學家所銘記,并且越來越神化。蚩尤的失敗,導致他從此改頭換臉,本有望成為“中華三始祖之一”的光輝形象迅速墮落而在“窮兇極惡、擾亂天下”分子身上來個華麗轉身。
#暑期創作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