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為了向他徒弟羅貫中致敬,于是在自己的作品《水滸》中也設(shè)定了五虎上將的角色,五虎將作為梁山馬軍的主力戰(zhàn)將,在與各路敵軍的作戰(zhàn)中表現(xiàn)英勇,也取得許多驕人戰(zhàn)績,成為了宋江最引以為豪的精銳。
與水滸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一樣,他們各自的外形特點和性格特色都十分鮮明突出,我們這就來分析一下五虎將的各自的特點
大刀關(guān)勝
毫無疑問,姓關(guān),赤面長須,胯下赤兔馬,掌中青龍刀,這活脫脫就是關(guān)羽再世,而且關(guān)勝的確擁有關(guān)羽的嫡系血統(tǒng),這成為了水滸與三國之間唯一相關(guān)聯(lián)的人物。作為五虎將之首,關(guān)勝的武藝自然毋庸置疑,曾經(jīng)雙戰(zhàn)五虎中另兩員悍將林沖和秦明,并毫無懼色,在戰(zhàn)斗生涯中,關(guān)勝幾乎未嘗什么敗績。
要說他的特點,很可惜,關(guān)勝的特點完全被其先祖關(guān)羽的光芒所掩蓋了,他幾乎就是一個關(guān)羽的模仿者,無論是形象、武藝還是行事風格,都在很刻意地向他的先祖靠攏,當然,這都是作者施耐庵的一種曲筆,三國成書的年代與水滸成書年代相差不遠,于是這隔了幾百年的祖孫才能如此相像,也可以說,關(guān)勝是一種三國時代武將精神在梁山上的體現(xiàn),為了更突出宋江“忠義”這一政治方針的具體形象代表。
然而,關(guān)勝在忠義這一項上與其先祖關(guān)羽相比可謂天差地別,當他傲慢地領(lǐng)著宣贊郝思文突襲梁山失敗被俘,宋江區(qū)區(qū)幾句花言巧語就讓關(guān)勝投降叛變了,當年關(guān)公在曹營之時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都沒能讓關(guān)二爺動心,可關(guān)勝為了保自己一條小命,宋江都沒開啥實質(zhì)性條件就一口答應(yīng)愿做帳下一小卒了。形象和氣質(zhì)像是沒有用的,氣節(jié)上的差距實在是有點大。等到收復水火二將的時候,關(guān)勝勸降,一上來就是:“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權(quán),非親不用,非仇不彈……”這個話要是林沖說說也就算了,你關(guān)勝說這話虧不虧心啊,那些弄權(quán)的奸臣可真沒虧待你關(guān)將軍啊,一路保舉你提拔你難道也是非親不用么。
當然了,關(guān)勝上山之后的表現(xiàn)還是比較突出的。也正是因為他形象和氣質(zhì)上和關(guān)老爺?shù)母叨戎丿B,歷來的影視作品里對于關(guān)勝都沒有特別深入的刻畫,像98版水滸中,關(guān)勝只是個留著八字胡拿著大刀的龍?zhí)祝B怎么上山都沒有交代,只是因為后面征方臘時候死得太厲害好漢人數(shù)不夠而湊入的。新水滸里的關(guān)勝完全就是個穿越過來的關(guān)羽,找了個練散打的寶力高來演,完全沒有氣場……
豹子頭林沖
林沖作為水滸中的主要人物,無論是作者的著墨還是讀者的青睞,林沖無疑都是梁山五虎將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同樣也是五虎將中唯一擁有性格傳記的一個。
從形象上而言,我們所看到的不管是早年的戲劇、連環(huán)畫還是如今的影視作品,林沖總是以一個英俊小生的造型出現(xiàn),而在原著中,林沖的形象更接近于張飛,豹頭環(huán)眼。但這種形象顯然不符合他接下來一系列屈辱哀怨的人生歷程,試想一下,一個張飛一般的猛人怎么可能忍受嬌妻被調(diào)戲而選擇忍氣吞聲,被綁在野豬林的大樹上任人宰割呢。再加上他的好哥們魯智深雖不是豹頭環(huán)眼,可也是又胡又胖的莽漢形象,為了把二者在形象和性格上區(qū)別開來,所以后人往往就把林沖這一特征給忽略了。
林沖武功蓋世,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他的武藝絕對在梁山上是名列前茅的,但他的性格其實并不剛烈。林沖擁有幸福的小家庭,生活水平也比較不錯,一千貫買一口刀在當時也不是人人都有這個財力的,本意上而言,林沖根本不想造反,哪怕是在野豬林、哪怕是在滄州的天王廟草料場。林沖都沒有想過要反抗,逆來順受。直到陸謙一路追殺到滄州,火燒草料場趕盡殺絕,林沖才被迫起來反抗。之后上了梁山,在王倫的排擠之下,林沖依舊選擇了忍氣吞聲,默默地坐在杜遷宋萬這樣的無能之輩的下面。直到火并王倫,林教頭才又一次亮出了他的殺人之刀。
論林教頭的能力和威信,晁蓋之后他絕對有和宋江一奪頭把交椅的機會,但林教頭沒有這么做,他殺王倫時候就放棄了這種野心,當宋江拋出招安理論的時候,林沖的反對之聲竟然十分微弱,甚至不如根本沒有受到過什么朝廷迫害的李逵。直到高球被捉上梁山,電視劇中的描述和原著中大相徑庭,電視編劇似乎認為林沖在火并王倫之后他的性格就升華了,他已經(jīng)蛻變?yōu)橐粋€有仇必報的英雄,只有提刀追殺高俅然后氣得吐血才更符合邏輯,其實不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林沖始終是個懦弱的英雄,他的內(nèi)心總在尋求一種安定,缺乏真正的反抗意識,原著中高俅被捉上山,林沖幾乎無動于衷,同其他那些與高太尉無冤無仇的好漢們濟濟一堂,為高俅飲宴壓驚,這其實并非不合邏輯,這才是林沖真實性格的寫照,他沒有變,依舊忍氣吞聲,依舊忍辱負重。同樣,林沖也深知自己的這個缺點,他除了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之外,根本對于權(quán)力毫無關(guān)心。
于是林沖依舊默默地為梁山賣著命,該招安就招安,該征遼國征遼國,打完田虎打王慶,直到最后在征方臘的歸途中患病倒下,在殘疾人武松的照料下默默地離開人世……
林沖還是那個林沖,他絕對不是小張飛,他就是林沖,水滸傳乃至中國古典文學中最為悲情的角色之一。
霹靂火秦明
梁山上性格火爆的人不少,能冠以霹靂火之威名的也只有秦大先鋒,霹靂火一根狼牙棒,上陣幾乎從來不搭話,直接掄起棒子就朝人腦袋上砸。整套書中,死于秦明棍下的猛將不在少數(shù),秦明戰(zhàn)功赫赫,論武力也堪稱一流,但智力卻是秦將軍的一大硬傷。
梁山好漢,智勇雙全的不少,有勇無謀的也不少,秦明就算一個,他上山就是一力證,可以說是上山經(jīng)歷最慘痛的一個,也是宋江采取非常規(guī)手段拉攏人才最邪惡的一次。
憑秦明的武功,區(qū)區(qū)幾個清風山的草寇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就算是智勇雙全的小李廣花榮,斗上四五十合也只好跑遠放箭了,但傻大黑粗的霹靂火,你不必對他動用任何高深的計謀,他必然就是上當?shù)模聦嵣希孛鞒鰣龅牡谝淮沃杏嬍撬麘?zhàn)斗生涯里所中埋伏里最復雜的一次,顯然是因為宋江高估了秦將軍的智商。
同樣他在清風山上的表現(xiàn)也讓宋江更明確了這一點。
第二天的青州城外,妻子的人頭已然高懸于城頭,秦明的大腦頓時陷入一片混亂,宋江不慌不忙地出現(xiàn),明目張膽地將實情說給秦明聽,接下來秦大將軍肚里尋思的事情卻是十分有意思——三個毫無邏輯關(guān)系的理由,一則上界星辰契合,這種一看就是扯淡,根本不能算理由。其二以禮待之,秦明這個霹靂火怕的就是溫柔似水,吃軟不吃硬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者的通病,第三,怕斗不過他們,這斗不過恐怕不是武力上的斗不過,而是怕他們一幫人又耍什么心眼吧。秦某人能跟思考的問題僅限于此,接下來宋江看出他真正顧慮的東西,老婆被人殺了,我堂堂英明神武的秦統(tǒng)制成了光棍了,于是做個順水人情,把花榮的妹子許配給了他,花榮生得一表人才,他妹妹肯定也是個美女,秦將軍一見美女,立刻傻勁大發(fā)。早上老婆被殺的悲憤立刻被拋到九霄云外,跟一幫仇人大吹大擂飲酒商議打清風寨一事了,還拍著胸脯獻計獻策,可見此人不僅智商有問題,情商也是很大問題。
縱觀秦明整個戰(zhàn)斗生涯,除了二十回合敗于史文恭一戰(zhàn)比較丟人,其余可說是戰(zhàn)績輝煌,而且與之交手的多為一流猛將,其實敗給史文恭也不算丟人,敢明目張膽挑戰(zhàn)挑戰(zhàn)史文恭的,梁山上下就他跟李逵兩個,梁山其他高手在對陣史文恭時,均知曉他的厲害,不敢輕舉妄動,李逵,文盲加流氓、無知者無畏,你秦明好歹大小陣仗也見識不少了,居然也二愣子一樣沖上去搶頭功,吃敗仗也是理所當然。又一次證明了秦統(tǒng)制的傻勁和單純。
除了輝煌威猛的戰(zhàn)績,秦統(tǒng)制的低級失誤也是很多的,三打祝家莊戰(zhàn)役時,欒廷玉十分明顯的詐敗讓秦明吃了大虧,成為了梁山好漢戰(zhàn)場被俘的最高級別將領(lǐng)。最后征方臘時,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倒在暗算之手,杜威并不致命的飛刀卻令秦明猝不及防,被方杰刺于馬下。秦統(tǒng)制又成為了梁山好漢陣亡級別最高的將領(lǐng)。
秦明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光明磊落,但總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有時,戰(zhàn)場上除了武藝和勇氣,智謀也是決勝的關(guān)鍵。
雙鞭呼延灼
將門之后,手中一對鐵鞭,身披皂羅袍,胯下烏騅馬,萬夫不當之勇。
呼延將軍一亮相,就為全套水滸帶來了第一件大殺器----連環(huán)馬,除了連環(huán)馬,還擁有轟天雷凌振所轄的炮隊,若是凌振的部隊也投入戰(zhàn)斗,那必定是梁山的噩夢,連環(huán)馬突擊加上遠程大炮協(xié)同,當時簡直堪稱科幻組合,梁山將一點還擊能力也沒有,但呼延將軍并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指揮人才,他僅僅是一個以武力見長的武將,這樣的豪華陣容到了他手里沒個把月就被他敗了個精光,呼延灼于是開始了他倒霉的流浪生涯。
如果說論倒霉,梁山上排名第一的是楊志的話,呼延灼絕對可以排第二。把朝廷給他的超級家底敗干凈之后孤身一人走投無路,沒辦法只能投靠青州知府慕容彥達,半路上坐騎御賜的踢雪烏騅馬還讓小霸王周通給偷了,呼延將軍第二天進城的造型也堪稱全套水滸獨一無二,穿了個便裝,后面跟了個店小二(呼延將軍還欠著他店錢),用扁擔籮筐挑了一副盔甲,以一種近乎搞笑的狼狽姿態(tài)進了青州城。
士可殺不可辱,堂堂呼延灼豈能受此等羞辱,于是急于復仇并將功補過的呼延將軍,在慕容知府面前夸下海口,要踏平青州境內(nèi)的三座大山,李忠周通,孔明孔亮這種小角色當然不夠看,呼延灼三下兩下就劃拉了,還活捉了一個。但真正的硬茬在后面,呼延灼陷入車輪苦戰(zhàn),先是跟魯智深大戰(zhàn)了五六十合,又跟楊志大戰(zhàn)了四十回合,接著梁山援軍一到,跟秦明又打了五六十合。眼看到手的功勞又被攪黃了,呼延將軍自己也中計被俘,悲催啊。
也許是這段倒霉經(jīng)歷,讓呼延灼在上山之后好像換了一個人,縱觀呼延將軍的戰(zhàn)斗生涯戰(zhàn)績,會發(fā)現(xiàn)此人平局特別多,呼延灼的實力絕對不弱,對戰(zhàn)的也多為一流高手,被他擊斃的也絕大多數(shù)是較弱的敵人,從中可以看出呼延灼的性格中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穩(wěn)。他不像秦明這般貪功心切,容易陰溝翻船,呼延灼上了梁山之后的表現(xiàn)一直很穩(wěn)健,而且宋江也愿意將一些重要任務(wù)交給他來完成----譬如深入敵營,對關(guān)勝實施反間計,在梁山各路勢力的較量中也一直保持一個比較中立的姿態(tài),晁蓋攻打曾頭市,與宋江關(guān)系密切的人員一律被排除在他的陣容以外,呼延灼卻赫然在列,可見呼延灼除武藝之外,他的立場也為晁蓋所信賴。另一件事,就在征方臘取得勝利的時候,阮小七這個二貨忘了兩個哥哥慘死的悲痛,竟然穿戴著方臘的龍袍皇冠騎馬嬉戲,被童貫手下的兩個武將看到并立刻上綱上線,七將軍話不投機準備火并,又是呼延灼及時趕到隔開了雙方,成功化解了一次與友軍的擦槍走火。這足見呼延灼思維的冷靜和沉穩(wěn),要是換了秦明,或者索超李逵這種急脾氣腦子又不好使的在場,他娘的敢動我兄弟,基本上不問緣由就掄著棒子斧子上了,后果不堪設(shè)想。
很多人認為呼延灼是梁山降將集團的一個主腦,對招安持積極態(tài)度,做此推斷的主要依據(jù)是宋江在勸降呼延灼時所說的話中首次提到招安事宜,其實這只是宋江的提議,甚至不排除宋江只是借勸降闡述自己政治主張的可能性,作為當時的呼延灼,宋江對他講任何話他都會答應(yīng)投降的,因為他倒霉已經(jīng)倒到這份上了,葬送了幾萬精兵加上連環(huán)馬和大炮,連帶丟了皇帝御賜寶馬,宋江放他回去他也是死路一條,誓死不降那只是做做樣子。至于宋江講什么話,那根本就不重要。
呼延灼本人從頭到尾并沒有對招安發(fā)表過任何意見。
雙槍將董平
董平,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白袍素甲,一對銀槍慣打頭陣。不光會打仗,不光長得帥,還很會玩,三教九流、品竹調(diào)弦無所不通。
很多人對于董平能跟位列五虎上將都有爭議,武功是一方面,人品則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梁山五虎,其余四虎雖各有不足,但人品都沒有問題,也都配得上英雄稱號,可唯獨董平的人品令人頗有微詞。
董平原為東平府兵馬都監(jiān),與太守程萬里一文一武同事為官,程太守有個女兒長得挺漂亮,董都監(jiān)早就看上人家,跟程太守提親幾次都遭到拒絕,等到梁山兵馬來犯,董平再次以按兵不動相要挾要娶人家女兒。程太守還是嚴詞拒絕。董平懷恨在心,被抓上梁山之后立刻變節(jié),賺開城門第一件事就是殺了程太守一家老小,然后奪了了他的女兒當了自己的壓寨夫人。
這可以說是董平人生的最大污點,也可以反映出這個人卑劣的本性,他上梁山的動機完全是為了一己私利,這與梁山好漢替天行道的宗旨是大相徑庭的,欺男霸女本就是犯了梁山道義政治的一個大忌。此前強搶民女的小霸王周通被魯智深打了個半死,李逵在得知假宋江想要強娶民女甚至不惜上山砍倒替天行道杏黃大旗,并欲斧劈宋江,可見梁山好漢對于這種行為的極端不齒。那么這種行徑為何在董平這里就得到寬恕了呢,還是由于其結(jié)果對整個梁山發(fā)展起到了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正是因為董平的迅速倒戈,才讓宋江搶在盧俊義之前拿下東平府,不必再費周折就可以穩(wěn)坐梁山第一把交椅,為此宋江還是對董平心存感激的。當然,即便董平?jīng)]那么快投降宋江頭把交椅還是他的,只是這推來讓去的婊子牌坊戲碼還得再演下去,費神費力,所以董平為他省了大事。宋江自然也要投桃報李,非但這件禽獸不如的事情沒有追究,反而加封董平為五虎將,天罡星座次也不低----第十五名。
同樣違反人品大忌,相比董平,梁山上另一個人就沒那么幸運了,病尉遲孫立,論武功,他排不進五虎也絕對可以排進八彪,論功勞,大破祝家莊全靠他一人,論貢獻,孫新顧大嫂解珍解寶鄒淵鄒潤樂和等一批登州好漢連帶兵馬都是他帶上山的,論出身,登州兵馬提轄,官階不低,這樣一個智勇雙全的戰(zhàn)將,卻排在三十六天罡之外,排在能力出身功勞比他低得多的朱武和黃信后面。更不用說擠進三十六天罡的自己小弟解珍解寶了。為什么會這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犯了道義上的錯誤------出賣兄弟,賣友求榮!
欒廷玉,跟孫立同門師兄弟,陸虞侯出賣林沖被人唾罵,孫立出賣欒廷玉也同樣遭人不齒,盡管他立了天大的功勞,盡管他在戰(zhàn)場上有不俗的戰(zhàn)績,他的人品形象已經(jīng)在好漢們心中定格了,在兄弟義氣為先的梁山組織結(jié)構(gòu)下,這種行跟董平的欺男霸女比起來要嚴重十倍,董平也許只是人品問題,孫立則要上升到人格問題,所以董平還能混上五虎,孫立只能和愛吹牛的黃信一起當當林沖的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