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境內最長的兩條河流長江和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實,除長江和黃河之外,中國還有無數條河流,它們其實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正是無數條大大小小的河流哺育了中華各族兒女繁衍生息至今,才有了今天中華56個民族的大家庭,只不過長江與黃河哺育的人更多而已。然而,大家發現沒有,長江與黃河雖然是中國最重要的兩條河流,而且同樣發源于青藏高源的青海省,綿延數千公里東流到海,而且兩條河流都流經數省,如長江流經11個省,黃河流經9個省,并且兩條河流都是中國古代的四水(即江、河、淮、濟四條河流)之一,但是,黃河除了三個源頭有不同名稱之外(黃河三個源頭分別叫扎曲、約古宗列渠、卡日曲),無論是上游、還是中游、或是下游都稱作黃河,幾乎沒有其他不同的稱呼。而長江卻不同,從源頭開始直到長江口,那稱呼在不斷的變化,如源頭叫沱沱河,到了當曲口之后直到青海玉樹又叫通天河,然后到宜賓的岷江口又稱為金沙江,而宜賓到湖北宜昌又習慣性稱川江,接下來到岳陽又被稱作荊江,江西九江段又稱潯陽江,而江蘇揚州以下段又習慣性稱揚子江,而江蘇鎮江市附近又稱京口,而附近長江段稱作京江等。實際上長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地方還有不同的稱呼。
為什么長江各段有不同的稱呼而黃河幾乎沒有,這原因到底在哪里?其實,長江各段名稱不同而黃河幾乎沒有,根本原因是古人對長江的認識相比黃河更漫長。
黃河主要流經中原地區,而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也就是說,中華民族剛開始出現就在黃河邊,而且活動范圍主要在今天的秦嶺以東,從甘肅、寧夏、陜西直到山西、河北、河南、山東這一帶,而黃河就流經這幾個省,而甘肅以上,黃河就只有很短的一段在青海了,而且中原地區除了黃河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大河,即使黃河也有幾條支流,但都相對短且流量小,相當好辨認,所以,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弄清楚了流經這幾個省的河流就是一條河流,或許在有文字之前,黃河各段有不同的名稱,但自文字出現之后,祖先已經知道這條河流就屬于一條河流,于是,取名為河,在中國古代,河專指黃河,所以,古書上說的河或大河或中國河,不用做其他猜測,那就是指黃河。
但長江不同,長江在中國的南部,在過去那是蠻荒之地,到處是河流、湖泊,群山,而且瘴氣彌漫,就相當于當年遠征軍經過的野人山,很少有人來。直到后來隨著祖先的遷徙,才來到長江流域,他們看到的長江流域那有太多的河流,而且都相當長,包括長江的支流,即使是現在測量,那超過幾百公里的支流那有幾十條,其中最大的支流漢江就達1500多公里,而長江大的支流源頭幾乎都流經多個省份,在當時的人看來,幾乎是找不到頭,而且各河之間通過無數湖泊都相連,并且那個時候的湖泊都相當大,如洞庭湖在古代有云夢澤之稱,而云在今天的湖北省,夢在今天的湖南省,在春秋戰國時期面積至少達4萬多平方公里,當時的長江就穿云夢澤而過,浩如煙淼,以當時人們對地理的認識,很難弄清楚云澤東西的河流就屬于同一條河流,因為云夢四周的河流實在太多,我們現在知道的大河流就有漢江和湖南四水。所以,對于不同地方的長江,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稱呼,即使是長江的支流,在不同的地方稱呼都有可能不同。何況,當時生活在長江流域的人并不多,來往也就不是很緊密,對于河流的認識僅僅局限于自己看到的地方,于是,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對于本地方的河流取不同的名稱那同樣正常。
而且,中原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不但開發比較早,而且人口相對稠密,特別是政權更迭,戰爭不斷,就迫使統治者要弄清楚河流的走向,所以,作為中原地區幾乎是唯一的河流黃河經歷哪些地方那早就弄得一清二楚,那黃河各段的稱呼就不會有其他了,即使有,那也會統一。而長江流域從來就不是中國的政治中心,雖然出現過幾個地方政權,但也主要集中于東部,并且開發比較晚,特別南方山太多,不要說江南的那些小山,在湖南以西,重慶、四川、云南、青海、西藏,哪里不是高山峻嶺,很難弄清楚長江真正流經了哪些地方,統治者也不會重視這些方面。
特別是南方政權林立,各自劃江為界,按照自己的習慣對河流命名。南方在古代一直有許多小政權存在,直到秦統一中國之后,南方還有許多政權,如云南、貴州、青藏高原等地,而且中國的歷史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不同的時期,南方的小政權更是無數,如荊江,那是因為古代的荊州而得名,三國時期,成為各軍閥爭奪的核心地帶;如川江,曾經是劉備管理的地方,那金沙江,那主要在云南和四川西部,而蒙古統一西藏之后,長江的源頭才有了新的稱呼,沱沱河其實是蒙語。
另外,古代文人的文章對長江不同段的描寫也有關系。長江中下游許多地方之所以有不同的名稱,那是古代文人的作用,如江西九江的長江段稱為潯陽江,那與白居易的詩《琵琶行》中的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有關,如江蘇鎮江附近的長江段稱京江,那與王安石一詩《泊船瓜州》中的第一句“京口瓜州一水間”相聯系,等等,雖然這些長江段在這些文人的文章之前或許早已有這些的稱呼,但直到今天還如此稱呼,那確實因為這些文人的偉大作品有關系。
所以,長江各段有不同的稱呼而黃河沒有,一方面是我們的祖先進入長江流域相對較晚,所以開發比較晚,而黃河流域尤其是中原地帶,是祖先最早開發的地方;二方面是長江流經的地域太復雜,既有平湖、還有湖泊,而且長江支流太多,也比較長,且流量與主干長江沒有顯著的差別,而且在湖南以西更是高山峽谷,這也是長江進入四川之后,現在仍然保留各種稱呼的原因,在金沙江以東,雖然長江各段歷史上有不同的稱呼,但已經習慣稱為長江了。而黃河中下游主要流經平原地區,且支流比較小,而且不多,特別是流量相對較小;三方面中國古代的核心地帶一直集中于中原和長江中下游一帶,而黃河自甘肅的河西走廊往東,一直就是中國古代的文化、政治、經濟等中心,占據著黃河的絕大部分長度,但長江自湖南以東,還不到長江的一半,而湖南以西,人煙稀少,且不是中國古代能夠管轄到的地方;四方面是古代文人寫的文章提到的不同名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