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大明王朝歷史上最觸目驚心的一刻,皆莫過于李自成的農民軍攻進紫禁城那一幕。
在王朝末日,最慘的恐怕并非皇帝本人,而是皇室的后妃及皇子皇孫們?;蕦m被占之時,他們都是起義軍或者農民軍最主要的攻擊和擄掠目標。
大明王朝也不例外,據史料記載,1644年3月中旬,在李自成的兵將將要殺進皇宮之際,崇禎帝首先讓自己格外尊重的懿安皇后張太后自縊,后喝令自己的周皇后自縊并親自殺死袁貴妃,還揮劍砍殺自己的兩個女兒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那“黑暗”的一刻,皇宮內外殺聲震天,三千佳麗大多香消玉損,成為大明帝國覆亡之時一道悲愴的風景線。
(崇禎皇帝畫像)
史料介紹,1644年3月17日,北京城被圍。而此時,守衛北京城防的明軍官兵對農民軍的圍攻已無抵御之力。兵臨城下,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自知已無力回天,召集群臣商議也毫無作用,只能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此時,太監張殷勸皇帝開城投降,被他一劍刺死。崇禎一再悲呼:“內外諸臣誤我!誤我!”然后,一邊仰天長號,一邊繞殿環走,不停地捶胸頓足,痛哭失聲。整整鬧騰一夜。
3月18日,李自成農民軍攻破了崇禎的最后一道堡壘——北京皇城。崇禎向后妃傳下了他最后一道旨意,讓她們自裁。當天夜里,天啟帝懿安皇后張嫣自縊身亡。3月18日晚,朱由檢與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高處,望著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炮火,五內俱焚。他一語不發,匆匆回宮后寫下詔書,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烺。
崇禎又命周皇后、袁貴妃入宮。他大聲叫喊要左右把酒送上來,一口氣連飲幾十杯酒。然后流淚長嘆道:“朕上對不起列祖列宗,下負我百姓!”周皇后、袁貴妃見此,也陪著流淚不止。扔掉酒杯,崇禎又將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照、定王朱慈炯召來,準備將他們托付給各自的外祖父家,希望能夠給自己留下一點血脈。那時定王13歲,永王12歲。崇禎簡單叮囑了兒子們幾句,命太監將他們快速送往各自外戚家避藏。
完成了托孤之事后,崇禎帝哭著對周皇后說:“你是國母,理應殉國?!敝芑屎笠部拗f:“妾跟從你18年,陛下沒有聽過妾一句話,以致有今日,這也是天命啊!現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說完,周皇后徑直跑回坤寧宮解帶自縊而亡。
朱由檢又面無表情地對袁貴妃說:“你也隨皇后去吧!”隨即賜白綾給袁貴妃以及西宮眾嬪妃,對她們說:“皇宮馬上就會被闖賊攻破,嬪妃不能落到賊人之手。你們應守住貞節,以保全列祖列宗的禮制···?!闭f完,揮手督促:“自盡吧!”
(影視劇照)
這時,崇禎已經充耳不聞女眷們的哭泣聲,他驟然想到了自己的女兒:“闖賊打進宮內,絕不能讓他們污辱了公主?!庇谑?,崇禎把15歲的長平公主召來。
平時最受父皇寵愛的長平公主,見父親滿臉殺氣,情知大事不妙,她扯著崇禎的衣襟大哭不止。
崇禎帝流著淚無奈地吼道:“你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說完左袖遮臉,右手拔出寶劍砍中了女兒的左臂,接著又砍了她右肩一劍。長平公主立刻倒地昏死了過去。
接著,身上濺有長平公鮮血的崇禎帝又疾步來到昭仁公主的住處,他不顧女兒的苦苦哀求,不顧宮女嬪妃們的死命阻攔,一把將6歲的昭仁公主抓在手里,沒容她再作掙扎,就把利劍刺進了女兒的胸膛····。
殺了公主后,崇禎帝徑直來到坤寧宮,剛進大殿,便有一個宮女向他哭報說:“周皇后自縊了!”崇禎呆滯地走上前去,用手摸摸周皇后的尸體,已經涼了。他喃喃地說:“好,…好…”接著又轉身來到了西宮。
當崇禎走進大殿時,袁貴妃自縊的繩子突然斷了,整個人跌在地上。崇禎見狀,二話沒說,拔劍連刺三下,袁貴妃立刻氣斷身亡。這時,一個太監向他稟報:“郭寧妃、莊妃割脈而亡;李淑妃、吳康妃跳水而死;王賢妃、鄭裕妃等五人準備出逃,已經被擒?!背绲澛牶蟠笈顚⑦@五名妃子帶到他面前,然后,他持劍一個一個將她們全部殺死。
據傳,此后當李自成的大兵沖進后宮時,宮人們紛紛逃跑。有一個宮人魏氏大呼:“我們必會受到污辱,有志氣的人要早早想出對應的辦法!”說完躍入御河而死。在她的帶動下,眾多宮人投河而死。
殺完親人嬪妃,崇禎帝決定進行最后一搏。他叫來大太監王承恩,吩咐他準備行裝,自己也換上了便裝。
之后,崇禎和王承恩混在太監和難民中,企圖出城。結果,連闖三面城門都碰了壁。走投無路之下,崇禎帝已無意再回皇宮,只想一死了之。他命王承恩在前帶路,二人踉蹌爬上了煤山山頂。
此時的萬乘之尊已是狼狽不堪,崇禎身上穿著白色內衣,頭發披散,只有左腳還穿著一只鞋。走到山頂壽皇亭時,天色已經大亮。皇帝知道京城已完全陷落,不由萬念俱灰,他伸手解下衣帶搭在一棵老樹的樹杈上,自縊而死。
史料記載,崇禎帝死后,朝廷戶部尚書倪元璐、工部尚書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華、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常寺卿吳麟征、左中允劉理順、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駙馬都尉鞏永固全家自殺。太監自殺者以百計,宮廷禁軍官兵戰死在千人以上。宮女自殺者三百余人。紳生生員等七百多家舉家自殺···。
據傳,崇禎帝死后,留有一份遺詔也非常特殊。這份遺詔是崇禎自縊前咬破手指,以指當筆,用鮮血寫成的。這份遺詔的發布對象也很特別:它不是向自己的臣民交代后事,而是專門留給對手李自成看的。
遺詔僅寥寥數語:“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p>
與其說這是一份遺詔,還不如說這是一份亡國之君的自責自悔書,也可算是一封給對手的哀告信函。
(位于現今北京景山公園的崇禎帝殉國處遺址)
有史料記載,滿清貴族進入大明京城后,找到崇禎帝朱由檢和周皇后的尸首,用柳木棺收殮之,寄于寺廟。當時清兵入關打著為明報仇的旗號,因此不能不善待明朝皇室。他們給朱由檢贈的謚號是“莊烈愍皇帝”,謚周皇后為“莊烈愍皇后”,并將他們一同葬入已葬田貴妃的思陵。清廷此舉固然意在籠絡人心,但畢竟也是撫慰了亡國之靈。
還有史料說,滿清入主中原后,崇禎皇帝的三個皇子下落不明。一直有他們或被農民軍殺害;或被迫出家做和尚;或被清軍殺死等傳說。最傳奇的是長平公主,史料記載其確實被崇禎砍掉一只手臂而昏死過去,但不是鹿鼎記記載的那樣做尼姑了。而是其被舅公救起,后來落到清軍手中。在順治時期,長平公主請求出家,但被拒絕,之后無奈與已經降清的原來駙馬周顯完婚,18歲便在悲痛哀怨中病逝。
(劇照)
有趣的是,在康熙年間,有人以崇禎皇帝第三子朱慈炯的名義,發動大規模起義,反清復明。但是,最后被迅速平定,而且清廷確認這個明朝三太子是冒充的。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