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嘴 大嘴讀史
原文:
后數日,上臨山林,主自執宰敝膝,道入登階就坐。坐未定,上曰:“愿謁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頓首謝曰:“妾無狀,負陛下,身當伏誅。陛下不致之法,頓首死罪。”有詔謝。主簪履起,之東廂自引董君。董君綠幘傅,隨主前,伏殿下。主乃贊:“館陶公主庖人臣偃昧死再拜謁。”因叩頭謝,上為之起。有詔賜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進觴。當是時,董君見尊不名,稱為“主人翁”,飲大歡樂。——《漢書·東方朔傳》
譯文:
過了幾天,武帝駕臨太主府第,太主穿上廚子用的圍裙,親自引武帝進府,登上臺階請武帝在大廳就坐.還沒坐定,武帝就說:“希望見見主人翁。”太主就急忙下殿,除下簪子耳環,光著腳叩頭請罪說:“臣妾沒有臉面見人,辜負了陛下,犯下死罪。陛下不加罪于我,妾叩頭請罪。”武帝下詔免去太主的罪。太主戴上簪子穿好鞋站起身,到東廂房領董偃出來。董偃戴著下人包頭用的綠巾,身穿套袖,隨著太主來到殿前,俯伏于地.太主這才介紹說:“館陶公主的廚子董偃冒死拜見皇上。”董偃趁機叩頭請罪,皇上讓他起來。詔令賜予衣帽讓他上殿。董偃起身,去換衣服就坐.太主親自給武帝獻食敬酒。在此時,董偃雖受尊重但無稱號,稱為“主人翁”,君臣開懷暢飲,歡樂異常。
一
史書記載中的太主就是劉嫖,她是漢朝400年唯一的大長公主,地位在諸侯王之上,皇帝之下,稱竇太主。
第一感覺是:堂堂一個公主,怎么居然用個“嫖”字做名字呢?其實,這個“嫖”字有兩個讀音,一個是“吃喝嫖賭”的“嫖”,讀第二聲,還有一個讀第一聲,意思是勇健輕捷的樣子。劉嫖的“嫖”就是后一個意思。
她是漢文帝劉恒與竇皇后的嫡長女,漢景帝劉啟的同母姐姐,也是漢武帝劉徹的姑媽兼丈母娘,還是劉徹姐姐的婆婆和女兒婆家的老祖母。
劉嫖的女兒是漢武帝劉徹第一任皇后陳后,后世習慣以“陳阿嬌”稱呼陳后,也是成語“金屋藏嬌”的典故出處。劉徹和阿嬌是表兄妹關系。
劉嫖的二兒子陳蟜娶了劉徹的姐姐隆慮公主,還是表兄妹關系。
再后來,劉嫖的孫子、陳蟜的兒子還娶了劉徹的女兒夷安公主,同樣是表兄妹關系。
這叫一個亂啊!都是近親結婚鬧的。
二
劉嫖的首任丈夫是世襲堂邑侯陳午,公元前177年,劉嫖下嫁。陳午是陳嬰的孫子。陳嬰起初是跟項羽混的,后來才加入劉邦陣營。在漢高祖功臣列表中,陳嬰僅僅是倒數第二的列侯,所以說劉嫖是下嫁。
竇太后一共有二子一女:劉啟、劉武和劉嫖。劉啟當了皇帝,就是漢景帝,劉武封了梁王,按照漢朝的國家體制,諸侯王必須去封國居住,不得長留京城,免得弄出點顛覆叛亂的事情。
竇太后早年失明,漢景帝劉啟忙于政務,劉武又遠在梁國,身邊最親近的人就是劉嫖了。劉嫖和劉啟的姐弟關系很不錯,又常給弟弟進獻美女,所以弟弟對姐姐也十分好。
劉嫖仗著母親的寵愛和弟弟的縱容,皇宮內外,出入自由,權力極大。
劉嫖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做皇后,就想把自己的女兒阿嬌許配給太子劉榮。但劉榮的生母栗姬堅決反對,為啥?還不是因為劉嫖總是給弟弟送小姐。
劉嫖十分惱火,退而求其次把阿嬌許配給當時還是膠東王的劉徹,接著,聯手劉徹的生母王夫人斗垮了栗姬,叫你得瑟!
后來太子劉榮被廢,王夫人當上皇后,劉徹成了皇太子。
劉徹登基后,阿嬌成為皇后。身為皇帝的姑媽兼丈母娘的劉嫖也算是從龍有功,被劉徹加了封號,跟從竇太后的姓尊稱為竇太主。
三
公元前129年,劉嫖的丈夫陳午過世。五十多歲的劉嫖長夜寂寞,又沒了當年到處管閑事的特權,就把目光投注到“小鮮肉”身上,展開了一段精彩的老妻少夫之戀。
有個小孩,名叫董偃,長得很是俊秀。早在董偃十三歲的時候,跟著母親一起做珠寶生意,經常出入富家豪門,也是劉嫖府里的常客。劉嫖聽說這個男孩漂亮出眾,一時好奇,就把董偃找來,一看果然名不虛傳,便對董母說:“你這個兒子很招人喜歡,讓他留在府里,我幫你撫養他成人。”
小鮮肉從娃娃抓起。劉嫖信守諾言,展開“小鮮肉養成計劃”,不但請人教他讀寫算術,還教他騎射功夫,廣泛接觸各種經史典籍,往文武雙全的路子上加以培養。
很快,董偃十八歲了,性情溫文爾雅,相貌俊俏,風度翩翩。哈哈,到了采摘果實的時候了。劉嫖幾經引誘,很快就獲得成功,和這位養子之間產生了驚世駭俗的“祖孫戀”。
現在看來,如果不是錢勢所迫,就是這位超級帥哥多少有點戀母傾向——從發展的情況看,兩者或許兼而有之。
四
劉嫖對這位幾乎可以當她孫子的小情夫萬般寵愛,唯恐有讓他不滿意的地方,她特地囑咐帳房:“凡是董偃所要用的,只要一天內不超過一百斤金子、一百萬錢、一千匹帛的上限,就沒有必要報我批準,任憑他去用。”
董偃相貌出眾、才華俱佳、為人性情溫和,還舍得花錢,很快就聲名雀起,許多公卿名人都樂于和他交往,全城都尊稱他為“董君”。
但是,這畢竟不是正式的婚姻,本質上,董偃就是一個公主豢養的男寵,不但拿不上臺面,說不定隨時都是殺身之禍。
有一個名叫袁叔的人,跟董偃關系不錯。知道董偃的憂慮所在,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袁叔說:“皇上年年都要來祭祀安陵。但是安陵附近沒有像樣的行宮,皇帝每次來往都沒辦法好好休息。而大長公主的私家園林正好在安陵旁邊,如果你能勸說公主將園子送給皇帝,皇帝知道這是你的主意,必定對你好感倍增了。”
董偃將袁叔的主意說給劉嫖聽,劉嫖立即照辦,將別院送給了侄子皇帝。劉徹十分高興,立即將這座別院改名為長門宮,對姑媽的心意贊不絕口。
五
袁叔再接再厲,繼續出謀劃策。
他教劉嫖裝病。劉徹剛收了姑媽的大禮,拿人的手短,聽說姑媽生病,自然前去看望,詢問有沒有要自己幫忙的地方?劉嫖便開口請皇帝等自己“病愈”以后,再到自己的山林別府游宴慶賀。
漢武帝聰明絕頂,也早已聽說了姑媽私納小夫的消息,于是一口應允下來。
于是就有了漢書中的這段記載。也有了“主人翁”和“綠帽子”兩個典故。
“主人翁”一詞,最早出自戰國時宋玉《諷賦》:“正值主人門開,主人翁出,嫗又到市,獨有主人女在”。不過,這兒的意思是“主人家的老漢”,和漢武帝說的“主人翁”所指不同。在這里,漢武帝劉徹說的“主人翁”是戲謔的叫法,特指與他的姑媽劉嫖私通的董偃,并不是現在意義上的“當家作主的人”。
當時,董偃戴著綠帽子,跟隨劉嫖來到漢武帝面前。綠色在當時為賤色,表示地位低下,因為董偃和劉嫖的這種特殊關系,從此又有了“綠帽子”一詞。不過,現在“綠帽子”一詞已經不是當時的意思了。
劉嫖為了與董偃在一起,獻長門園、親自引侄子皇帝進府,還光著腳磕頭請罪,如此放低自己身價百般討好劉徹的行為,也是蠻拼的。
六
董偃是個短命鬼,才三十歲就死了,劉嫖則是在董偃死后數年才過世,遺言要求與董偃合葬。
館陶公主去世前沒有提到已經被廢后的女兒陳氏,也沒有提到自己的兩個兒子陳須、陳蟜。
按照道理,劉嫖死后應該和丈夫陳午合葬,她選擇了情夫董偃,就說明她選擇了不再和陳家的任何人有墓葬上的牽扯。合葬本身就是圖一個黃泉路上相伴的伴侶以及轉世后的姻緣,劉嫖選擇了董偃,就意味著她的黃泉路乃至來生都要和董偃一起。
老太太對“小鮮肉”也算是死心塌地了。
這里還要提到一個歷史名詞——“越禮之始”。普遍認為,劉嫖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也就是從劉嫖之后,公主養男寵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制度,有很多逾越禮制的事情發生。而這個根子就在劉嫖和董偃這里。